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28 07:14: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

一 文史大观园

1 《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宋代______ 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神宗的“ _____”的评价而得名。

2 古代的“经”特指 ____ 、____ 、_____ 、______ 、《春秋》等儒家经典作品。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

3 面对不同的对象,称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样,请说说下列称谓所指对象及感情。

卿:对象: 感情:

孤:对象: 感情:

大兄:对象: 感情:

二 词汇万花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及鲁肃过寻阳

蒙乃始就学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三 探究训练营

1 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3 鲁肃与吕蒙是如何对话的?为什么要详细交代?结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什么深刻含义?

4 请同学们写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启示。

四 拓展大舞台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当别人为大自然和人世间奇妙的景象惊奇迷醉时,他却在沉睡。

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1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

沉睡:

心声:

2、本文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 “门”在本文的具体指什么?它有何特点?(用文中两个词回答)

答案:“门”具体指文学;特点是“重要”、“神奇”。

3 为什么说“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衰弱的人”?

4、文中划线句子,先从 阐述阅读文学作品的益处;后从 阐述不阅读文学作品的危害!最后得出 的结论。从结构上说是 形式。

5、文中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你也一定有这种体验,请你仿照下列句式,写两个句子,使其形成排比。

阅读《论语》,收获坦然自如的人生智慧;阅读 ______,收获 ________;阅读______,收获__________. .

第2篇:孙权劝学练习题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答案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鲁肃过寻阳  过:

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1)重新。 (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  鲁肃惊赞

4、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今: 现在,当涂: 当道,掌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推托 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 好处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岂: 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邪:通“耶”,语气词”吗”

但当涉猎 但: 只是 涉猎: 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耳 见: 了解 往事: 历史 耳: 罢了

蒙乃始就学: 乃: 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 及:到了……的'时候 过: 到

卿今者才略 今: 现在 才略: 才干和谋略 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不再是

即更刮目相待 更: 重新 刮目: 擦擦眼

2、翻译以下句子。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

(2)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4)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6)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呢?

3、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A、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B、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机敏精干,善于学习;

(3)鲁肃:忠厚的长者,爱才,惜才。

5、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造句:几天不见,你的变化可真大啊,真让人刮目相看。

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 对吕蒙严格要求,有充满关爱的期望的态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 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 的态度。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第3篇:孙权劝学阅读附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附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附答案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但当涉猎(应当) 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非复吴下阿蒙(收复)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我难道是想要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 4、但当涉猎 涉猎 ;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权劝学练习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