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年的来历》学习案(人教实验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的:
1、 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学会生字:历、异、除、躲、避、宇、凡、耀、武、扬、闯、贴,会认:性、畜、避、凡、耀、武、闯、皇、拥,学会词语:来历、异常、凶猛、除夕、躲避、气宇不凡、耀武扬威、闯进、张贴;
3、 积累好词佳句。
二、 学习过程:(好朋友一起学)
1、看拼音写词语:
lìshǐduǒbìyàowǔyánɡwēizìtiēyǔzhòu
()()()()()
2、区别多音字。(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
困难(nánnàn)灾难(nánnàn)避难(nánnàn)
3、查资料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分组完成)
①安然无恙:
②气宇不凡:
③灯火通明:
④耀武扬威:
⑤七嘴八舌:
⑥腊月:矍铄:
4、近义词:异常---()凶猛---()躲避---()
5、默读课文:
又叫“年”。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为了“年”,每年那天人们就,牵着牲口,赶着鸡鸭,躲进深山,等第二天再回来。有一年,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儿,手拄拐杖,,,他把“年”赶跑了。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户户,,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最后就形成了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三、 知识拓展:
学了本课,我了解到“过年”是在农历,传统风俗习惯有:
、等,我们这儿过年还有等风俗。我过年最想。
四、学习交流。(回组内交流,看老师所做参考答案)
五、分享。(小组长展示本组收集的好词佳句,全班一起跟读;主动交流知识拓展内容及搜集的资料)
六、检测。
1、 我让你来考。
2、 我要考考你。
展示交流
一、 好词佳句:
词:
句:
二、 我搜集的资料:(课外交流)
三、 我想考考你:
第2篇:“年”的来历教学设计
“年”的来历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过程与方法
(1)读想结合,读懂故事(2)读议结合,了解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智慧
(2)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或困难要冷静,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
重难点:理解课文,弄懂白胡子老头儿把年兽赶走的办法。弄清白胡子老头把年兽赶跑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教学准备:课件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出示课件)1.看课件,认识年及他对百姓的残害。
引导学生观察图,找出相关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再读,边读边想像年兽的样子及百姓受伤害的情景 2.自主学习白胡子老头的样子及撵跑年兽的经过
(1)自由读白胡子老头的相貌。指名回答,图文对照,理解:精神矍铄、气宇不凡(2)小组学习,讨论研究
①他用什么办法赶跑年兽的?(贴红对联 灯火通明 放鞭炮)②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你觉得白胡子老头是什么样的人?(勇敢…)从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3)小结
三、拓展:
1.家乡过年有哪些风俗?
2.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
四、作业:将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板书设计:“年”的来历
贴红对联 灯火通明 放鞭炮 ↓ ↓ ↓
怕红色 怕亮光 怕响声
第3篇:《年的来历》教学设计的
一、学习目的:
1、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学会生字:历、异、除、躲、避、宇、凡、耀、武、扬、闯、贴,会认:性、畜、避、凡、耀、武、闯、皇、拥,学会词语:来历、异常、凶猛、除夕、躲避、气宇不凡、耀武扬威、闯进、张贴;
3、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习过程:(好朋友一起学)
1、看拼音写词语:
lìshǐduǒbìyàowǔyánɡwēizìtiēyǔzhu
()()()()()
2、区别多音字。(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
困难(nánnàn)灾难(nánnàn)避难(nánnàn)
3、查资料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分组完成)
①安然无恙:
②气宇不凡:
③灯火通明:
④耀武扬威:
⑤七嘴八舌:
⑥腊月:矍铄:
4、近义词:异常---()凶猛---()躲避---()
5、默读课文:
又叫“年”。传说:古时候有个叫
第4篇:年的来历教学设计
30、《“年”的来历》教学设计
城关镇寨沟小学 韩静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后是如何将“年”兽撵跑的,他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了解年的来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交流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
4.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教学过程:
一.诵读经典,激趣导入
1、课前诵读(三字经选段)
2、春夏秋冬合在一起为一年,年表示什么?(时间);生活中,年还表示什么?(节日)我们昨天学习的课文,大家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齐读课题,并强调谁的故事,故事中的年是什么?(野兽)
3、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和词语,大家认为自己掌握得好吗?怎样证明呢?(开火车认读词语,齐读词语)
4、设疑质探,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
第5篇:《年的来历》教学设计
年的来历
授课教师:铜山小学
贾娟娟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30 “年”的来历》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年”的来历。体会白胡子老头的聪明才智,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懂白胡子老人把年兽赶走的办法。难点:弄清白胡子老头把年兽赶走的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教具、教学准备:
年的来历的动画,查阅与春节有关的其他习俗资料,准备各地的春节习俗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画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到了最冷的时候有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又非常重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呀?(过年)这一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30 “年”的来历》。首先,老师给大家带
第6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上册)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学习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本课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课文条理,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解决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四、教学资料准备
1、教学挂图。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
第7篇:《年的来历》教学设计的范文
《年的来历》教学设计的范文
一、学习目的:
1、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学会生字:历、异、除、躲、避、宇、凡、耀、武、扬、闯、贴,会认:性、畜、避、凡、耀、武、闯、皇、拥,学会词语:来历、异常、凶猛、除夕、躲避、气宇不凡、耀武扬威、闯进、张贴;
3、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习过程:(好朋友一起学)
1、看拼音写词语:
lìshǐduǒbìyàowǔyánɡwēizìtiēyǔzhu
()()()()()
2、区别多音字。(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
困难(nánnàn)灾难(nánnàn)避难(nánnàn)
3、查资料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分组完成)
①安然无恙:
②气宇不凡:
③灯火通明:
④耀武扬威:
⑤七嘴八舌:
⑥腊月:矍铄:
4、近义词:异常---()凶猛---()躲避---()
5、默读课文:
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