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 购物小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 购物小票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 购物小票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教材】
《购物小票》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本节课通过购物小票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核对小票上找回的钱是否正确,引出小数加减运算,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时,数位一定要对齐。
2.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我紧紧抓住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探索方法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情境导入——探索方法——运用发展
情境导入
首先,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一位阿姨到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套被子125元,一件衣服208元,买单后,售货员给了阿姨这样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这张小票,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小票上相关的数学信息。“你们能不能帮阿姨核对一下这张小票,该怎样核对呢?
由于学生有了相似的生活经验,很快想到三种方法,一是用121+208=329(元),另外两种是用329—208=121(元),329—121=208(元)。我让学生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会说:“用1个一加8个一等于9个一,2个十加0个十等于2个十,1个百加2个百等于3个百,”也可能会说到用相同的数位相加或相减得出结果。通过整数的计算和说算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计算作好铺垫。
接着,我又出示:下一位阿姨买完单后,又拿到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先观察小票上的信息,再请学生帮忙这位阿姨核对,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出:1.25+2.41,也可能列出:3.66—1.25或3.66—2.41。
通过帮阿姨核对小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认知规律,在这个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探索活动
活动一:探索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刚才列出的算式,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我到下面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计算后,我请学生汇报方法,有的可能会说:“用5分加1分等于6分,2角加4角等于6角,1元加2元等于3元。”也可能会说:“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1个百分之一,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等于4个十分之一,3个一减去1个一等于2个一。有一部分学生会用到竖式,(教师板书三个竖式)我请用竖式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竖式,并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借助整数计算的经验,还有的可能会说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其他就跟整数加减法一样计算”,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的方法。学生每说出一个正确的方法后,我对给予肯定和鼓励。“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这个方法只是建立在学生的一些数学经验和掌握的数学规律上,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为什么要相同的数位对齐。”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计算小数加减法,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活动二:理解计算方法
“请你们翻开课本14页,完成涂一涂,在涂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在亲身经历涂的过程后,学生体会到1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1个一与2个一才能相加,0
2和4是十分位上的数,2个十分之一与4个十分之一加起来才得6个十分之一,5和1是百分位上的数,5个百分之一与1个百分之一才能相加得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才能相加。学生涂完后,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的时候,只要能说得清楚、明白,我都会肯定他。接着,我进行总结:在小数计算时,我们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一样计算。
通过涂一涂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会掌握得更扎实。
(三)在运用中发展
“同学们,想不想用运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一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1.算一算
我先给学生出示这样几道计算题:
1.3+2.5 3.11+2.29 4.7—2.8 35.8—13.3 8.2+1.55 15.2—1.05
前四道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而后两道题是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在汇报前四道题时,我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来提醒学生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退位、进位。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对于后两道题,我会展示部分学生的竖式。由于学生刚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计算整数时有把末位的`数字对齐的习惯,学生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板书)这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运用算理解释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说出:“2个十分之一与5个百分之一加起来既不得7个百分之一,也不得7个十分之一。”在经历了这个错误后,学生感受到:如果只找相同数位,有可能会看错“同学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才能使相同的数位准确又迅速地对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我指出:“小数点对齐就说明相同数位对齐了。
本练习采用几道有坡度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也通过对错误的分析,使学生总结出一个更简洁、快速的方法来对齐数位。同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摘帽子
老师身高1.58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由于思维限制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老师站在凳子上后再伸手就摸得到。然后我请两派的同学分别发表意见,在认为摸得到的同学最终说服摸不到的同学时,我也可以亲自给学生做个示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第2篇:四年级数学下册《购物小票》的教师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购物小票》的教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购物小票》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本节课通过购物小票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核对小票上找回的钱是否正确,引出小数加减运算,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时,数位一定要对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我紧紧抓住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探索方法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情境导入探索方法运用发展
(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一位阿姨到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套被子125元,一件衣服208元,买单后,售货员给了阿姨这样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这张小票,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小票上相关的数学信息。你们能不能帮阿姨核对一下这张小票,该怎样核对呢?
由于学生有了相似的生活经验,很快想到三种方法,一是用121+208=329(元),另外两种是用329208=121(元),329121=208(元)。我让学生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会说:用1个一加8个一等于9个一,2个十加0个十等于2个十,1个百加2个百等于3个百,也可能会说到用相同的数位相加或相减得出结果。通过整数的计算和说算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计算作好铺垫。
接着,我又出示:下一位阿姨买完单后,又拿到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先观察小票上的信息,再请学生帮忙这位阿姨核对,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出:1.25+2.41 ,也可能列出:3.661.25或3.662.41。
通过帮阿姨核对小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认知规律,在这个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探索活动
活动一:探索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刚才列出的算式,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我到下面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计算后,我请学生汇报方法,有的可能会说:用5分加1分等于6分,2角加4角等于6角,1元加2元等于3元。 也可能会说: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1个百分之一,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等于4个十分之一,3个一减去1个一等于2个一。有一部分学生会用到竖式,(教师板书三个竖式)我请用竖式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竖式,并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借助整数计算的'经验,还有的可能会说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其他就跟整数加减法一样计算,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的方法。学生每说出一个正确的方法后,我对给予肯定和鼓励。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这个方法只是建立在学生的一些数学经验和掌握的数学规律上,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为什么要相同的数位对齐。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计算小数加减法,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活动二:理解计算方法
请你们翻开课本14页,完成涂一涂,在涂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在亲身经历涂的过程后,学生体会到1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1个一与2个一才能相加,0
2和4是十分位上的数,2个十分之一与4个十分之一加起来才得6个十分之一,5和1是百分位上的数,5个百分之一与1个百分之一才能相加得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才能相加。学生涂完后,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的时候,只要能说得清楚、明白,我都会肯定他。接着,我进行总结:在小数计算时,我们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一样计算。
通过涂一涂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会掌握得更扎实。
(三)在运用中发展
同学们,想不想用运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一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1.算一算
我先给学生出示这样几道计算题:
1.3+2.5
3.11+2.29
4.7-2.8
35.8-13.3
8.2+1.55
15.2-1.05
前四道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而后两道题是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在汇报前四道题时,我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来提醒学生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退位、进位。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对于后两道题,我会展示部分学生的竖式。由于学生刚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计算整数时有把末位的数字对齐的习惯,学生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板书)这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运用算理解释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说出:2个十分之一与5个百分之一加起来既不得7个百分之一,也不得7个十分之一。在经历了这个错误后,学生感受到:如果只找相同数位,有可能会看错同学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才能使相同的数位准确又迅速地对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我指出:小数点对齐就说明相同数位对齐了。
本练习采用几道有坡度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也通过对错误的分析,使学生总结出一个更简洁、快速的方法来对齐数位。同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摘帽子
老师身高1.58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由于思维限制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老师站在凳子上后再伸手就摸得到。然后我请两派的同学分别发表意见,在认为摸得到的同学最终说服摸不到的同学时,我也可以亲自给学生做个示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第3篇:购物小票教学案例
购物小票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核对“购物小票”,安排这一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问题,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二是通过涂一涂的过程,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即小数点对齐)。三是直接用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小数计算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购物小票”的情境,也可以采用当地学生熟悉的题材。其次是利用直观手段(如涂一涂,算一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讨论小数加减法中,
第4篇:购物小票教学设计
篇1:“购物小票”教学设计
“购物小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
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书架间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找准起点,提高预期。
师:(出示购物小票)从这张购物小票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生:知道买了一盒酸奶1.45元,一袋饼干2.32元。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可以提“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也可以提“一袋饼干比一盒酸奶贵多少钱?”
师:要解决“一共用了多少钱”,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1.45+2.32=3.77
二、尊重差异,相互启发
师: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方法写在这张纸上,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想的过程;也可以用画图说明;也可以用竖式??你觉得怎样写清楚就怎样写。但是,要考虑怎么说才能使别人也明白。
师:谁愿意到黑板写出自己的
第5篇: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购物小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1
通过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小票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欲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在研究购物小票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购物小票中发现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获取新知识与寻求策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编制”生活内容。特别是在“应用
第6篇: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购物小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教学中我始终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的计算题,个别学生常常会受整数减法的影响,将末尾的数对齐。为此,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凡是遇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时,
第7篇:热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热购物小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购物小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购物小票教学反思1
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通过设计购物小票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同学们都能明白: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教学中,我不仅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自己去发现并加以归纳,从而去较好地掌握知识。现在反思如下:
1、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去完成了对新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