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呵,马兹达散文
呵,马兹达散文
呵,马兹达!
人类从夸张走向合理,从一个符号指谓无数含义走向一个符号规定一个意思。自这个意义上说,后代的任何有关夸张的表述比起先民们都要逊色许多。明白这个以后,再看见夸张手法的使用便只能令我觉得可笑了。不过,夸张原也是为了制造幽默。这点只需看看憨豆先生就能一击顿悟了。
从那个意义上还说,人类的想象力已大不如前。这很可能是精确、实在的科学发展的后果,好或坏则难以评说。想象力具备一种发泄的作用。我相信在思维里杀过人的该当不少,或将其所憎恨的人狠狠地毒打过,又或者在想象力认为自己占领了广域无疆的国度,一个号令就可以翻了江倒了海,星辰易了色。因为现世中不及如此,但思维是没有限度的,它有方向,却无限度。它某种程度上还拥有极为强大的力量。不应该用现世的实物比喻想象力之迅猛,而应该以想象力之迅猛形容实在之物(这里我没有分辨想象力是否实在)。阿维斯塔里赞美领有辽阔原野的梅赫尔的弓箭时说:离弦的弓箭以思想力的速度,飞向妖魔鬼怪的头颅。
再没有人能体验创世的乐趣,永远不会再有一个新的文化体系的兴起。几乎一切的想象力都依附于过去,正如某种孑遗生物。假如真有末日来临的一天,假如那之后仅只留下一对新的亚当与夏娃,他们面临新的山峰与河川,他们会不会创造出一个类似我们的旧文明的源流?大约是不会的,他们既染有旧文明的'污垢,也遗忘了所该承继的一切。他们兴许会发明另外的东西,他们兴许第二天就死了。是啊,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极可能是:我们孤独无助,我们需要缅怀。
假想一个实验,将一个新生婴儿放在一个远离人迹的地方,交给某种动物,或者就是猩猩或猿猴之类的,那么他会怎么成长,思维习惯会怎么样,他是否会如我们的先民一样爆发巨大的夸张想象力,创造一个最高的存在,猩猩一样的长满毛的上帝,继而问天问地,问善问恶,问太阳与星辰,问植物与江河,问乌云与狂风;他是否会说一种呀呀呀的语言:我要问你,请给予回答;他是否会由于某个突然的契机统帅了猩猩群,然后开始制造弓箭、弯刀,点上火,烤一头羊,捞一把鱼?……有一个最高的存在不一定是恐惧作怪,这样去理解只会导致僵板的结果,好比说爱一个人是对寂寞的恐惧——这让我想起一种对爱情的说法,爱情既是情欲的渴望,同时是理想的崇往;确实很难想象先民们那样的绝对式的信仰。
想象力如一支笔。笔弯曲在水杯里,水杯有一种透明的质地;笔弯曲在透明里,看不见了。
第2篇:呵,自卑散文
呵,自卑散文
01
那年,我6岁,世界一片灰蒙蒙,似乎没有未来。由奶奶暂时扶养,每天上学放学循环往复,最值得开心的,便是春节前夕,也就是除夕。
因为这天是爸妈回来的日子。
依稀记得,村口高高的水渠(也就是村民浇地用的渠道),就在水渠的边沿,我跟弟弟静静的等着。等着出现一对提着大包小包的身影,一高一低的身影。
有时我常常想,村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呢?
这样想着,仿佛自己被困在一所牢笼里,白雾雾的被笼罩着。
最令人伤心的,便是离别。记得有次实在舍不得,在临走时的那个晚上,整夜整夜的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那么的温暖,那么的不想失去。
一年见一次,长达数年的间隔离别终究熬不住,但却盼着下雨,因为有一次他们下雨的时候回来了。
很傻,我带着弟弟在楼房顶上跪着求雨,回想起来,觉得丢人,又觉得可怜,觉得心塞,觉得自己没有一颗坚毅的心。
02
求雨果真没用,9岁那年,我们被带去了父母工作的地方求学。
我记得当时的我,眉心至鼻尖,两眼之下全是雀斑,瘦弱的身子,土土的麻花辫直到腰间,看到有的小朋友的小皮鞋时,更觉得自己的手工布鞋老土。
于是为了合群,去小卖部的时候总是被坑五毛钱。渐渐的,因为放学后还总是拉着弟弟的手回家而被嘲笑。
我开始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男孩子的眼睛。似乎看一眼就能把我整个人看穿了去。
事事好像都不如意,于是开始发奋读书,靠着成绩获得一些自信。发现真的有成效,成效还颇大。
这也不是一件好事。
03
因为视学习成绩高为别人尊重我的理由,这样的我,其实特别脆弱又让人无法理解,至少让现在的我无法理解。
因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
自尊心强,那时上的重点初中其实让我无法从自卑中走出,因为成绩总在中等上游。加上从小被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无法适应住宿生活,甚至严重到放半天假下着刀子也要回家的程度,一度想要退学,久久以为生活在梦境中。这样的状态一直到初中毕业还隐隐存在。
唯一值得骄傲的事,是身处在重点初中。最悲哀的是,心却不在。
常常回想着,在宽阔的田野间,肆意的奔跑,追着蒲公英,在下雨的日子里,在磅礴的树下躲雨,在田间的砖瓦房中躲雨,跟奶奶在院中仰望着北斗七星。
如果能回去,炎炎夏日提着满是泥土的污水去浇地我也愿意。
如果我没来这讨厌的都市该多好,是不是我的命运都改变了呢?是不是我会更加幸福呢?
04
初中毕业,勉强上了个高中。
父母艰苦的养育着我们。但那时的我,是那么的讨厌开着电动三轮车来接我下学的父母。
当时一直不明白他们的艰辛和来自生活的不易。确切的说,我其实不想去明白。不孝也好,不尊重也罢。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很天真,很可笑,甚至是那样的令人苦恼。
我的家庭是压抑的,是紧绷的,令人喘不上气。有些话不想听,因为是冠冕堂皇的话,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像我本身内向,你叫我开朗一点,我本身依赖,你叫我独立一点,我本身自卑,你却不知道哪里就让我自卑了,还叫我不要自卑。
缺失某种东西的年纪,需要在别的地方去弥补。比如如何爱。
如何爱自己的父母,是在当我关心自己的男友时才开始显现的。可能你会觉得惊奇,但这就是事实。
05
我有自己的男友这件事,其实是件好事,标志着我不再那么自卑。至少我敢看男孩儿们的眼睛,不再是那个整日整日满脸忧郁的样子了。
说的每句话都能同时发自内心的笑出来,并且有所回应,相处自然,傲娇不做作,内向却开怀,他仿佛是我的救星,改变着我的人生轨迹,带我从自卑的深渊里慢慢走出。
我们经常聊天,不是闲聊,而是谈心。我告诉他我的自卑来源,他告诉我他的家庭一路走过的大起大落。
慢慢的,我觉得,我应该给父母分忧,并且改变自己,从内心的改变,一个彻底的改变,做个洒脱的人。
06
人不是完美的,在从对方那里获得某方面的救赎后,总会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比如说,在学习方面的分心加上完美主义的心态时,总会演变为知错不改虚假满分的场面。
在成长的路上,人总会犯错,在错误中成长的人让我由衷敬佩,因为不正视错误所带来的代价实在惨痛,足以后悔一辈子。
于是高考失利,总是没再去考。
路是自己所选,总要跪着走完。
心态放宽,总会随风逝去,渐渐成为遗憾。
假装我很好。
07
早恋这件事终究被发现。被叫家长也好,被看作是坏孩子也好,都让我开心。
因为不用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是多么值得培养的对象,多么为父母分忧的乖孩子,一下子,我变得轻松,同时又那么的欣喜。不被关注的感觉真好。
我一直坚信着一个道理。
默默无闻的有所成绩,才最好,最令人舒服。
可能是因为,默默无闻没有成绩也不会被叫去谈话吧。可能是因为,谈话也谈的是假话吧。
总之,做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真好。
08
我们至今还在一起,过着初恋般的日子。我所说的初恋般,其实不是懵懂的情愫,而是久离不依赖,见时很熟悉。
关于自卑这件事,关于少时难以启齿的话语,终究都说出来了,终究也不甚在意。
……
过往的那些痛苦又难熬的日子,总归就那样逝去,再也回不来,只能在脑海中想像,在文字中记忆,成为以后怀念的一部分,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以后的日子,就留给现在的我谱写,呵,自卑!
第3篇:故乡的鸟呵散文
故乡的鸟呵散文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的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我为一只鸟哭过一次。那是一只麻雀或是癞花。也不知从什么人处得来的,欢喜得了不得,把父亲不用的细篾笼子挑出一个最好的来给它住,配一个最好的雀碗,在插架上放了一个荸荠,安了两根风藤跳棍,整
第4篇:毕淑敏散文《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毕淑敏散文《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马萨达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希腊文手抄本中,在亚拉姆语中是“堡垒”之意。下面是毕淑敏散文《马萨达永不再陷落》,欢迎阅读。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马萨达是以色列死海边高昂的头颅。
马萨达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希腊文手抄本中,在亚拉姆语中是“堡垒”之意。它位于死海西岸边的峭壁上,看不到丝毫绿色,和周围充满盐土气息的绵延小丘,没有大区别。马萨达山脚下的砂石大地上,绘有粗糙的水纹状痕迹,这位不拘一格的大手笔涂鸦者,乃是死海日复一日的咸浪。想当年这世界上最低的咸水湖,面积比现在要大,波涛汹涌。由于气候干旱变暖,死海不断瘦身,留下了这身宽体胖时的飘逸衣褶。马萨达凭山扼海,是绝佳的制高点。站在山下遥望,想起让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的“街亭”,似乎有某种神似。这里的易守难攻不言而喻,当年的人们如何
第5篇:兹彼丽女士散文
兹彼丽女士散文
小区里有一位女士,身高不足一米五五,大学毕业以后求职,先碰了几次壁,人家也不明说,但她很快悟出,是嫌她个子矮,于是,再一次到公司应聘,面试时没等人家提问,先主动说:“我知道你们会嫌我个子矮,而且你们也不是没有你们的道理——既然别的个子高的应聘者跟我别的条件差不多,那何必非录用我呢?但是,”说到这里她站起来,还转了转身,接着说:“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是自成比例的,而我的自成比例,还不仅仅体现在保持身材上。”面试她的副总经理被她的自信打动,也没再提什么问题,就定下了她。
试用期里,几件事过手,公司几层领导都发现,此女为人处事确实自成比例——既可看脑袋做帽子、守着多大碗吃多大饭,却又能润物细无声地使芳草越铺越远——于是,转正留用,一年过去,擢升为部门负责人,矮个子领导了一片高挑俊男倩女。
第6篇:呵,那瞬间的风散文
呵,那瞬间的风散文
在那个人们不知道的地方,有无限的花生地,花生地的地边上,茂盛地长着潇洒的簸箕柳,明媚的太阳挂在柳梢上的时候,金雀鸟在枝头上欢愉地唱歌。
那条弯弯的小路,是生产路,路上长满了执着的野草。那些野草上,是还没有褪去的露珠。绿色的田野里,正悄悄地迎接秋天的到来。
这是盛夏的一个早晨。小路旁有一个瓜园。看瓜的老人站在瓜棚下用苍老的声音开始唱歌。谁也没有想到,我站在这里等待什么。这是一个高中生稚嫩的内心在期盼着自己梦想中的一个节奏。谁也不敢保证,你会从花生地的那边出现,谁也不敢保证,芦苇边的茅草坑里是不是有一个穿着毛兰花布衫的女孩。乌黑的大辫子,水灵灵的大眼睛,回头一笑的销魂倾间,都是梦中的思念。
我捧着《红与黑》,我就是那个于连,期望着贵妇人的出现。可是你不是贵妇人,你就是一个清新的农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