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菊花与刀》有感-1200字作文
读《菊花与刀》有感-1200字作文
读《菊花与刀》有感_1200字
菊花代表皇权、谦和、隐逸,而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刀精神,代表武力、好斗,而这矛盾的二者恰恰代表了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令日本成为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费解的民族。
曾有一段时间迷醉于日本文化,极为痴迷地赞叹日本茶道中蕴含的深意、淡然的技巧,还有那日本建筑沉寂、古典、稍纵即逝的美感,以及日本文学中隐晦细腻、境界唯美的表达。这一种痴迷正如我之前对埃及的念想,尼罗河上夕阳笼罩的埃及,在太阳神拉的照耀下,时光永恒地停留在金字塔的'尖端。那是单纯从灵魂深处传来的,对文化的渴求和震撼。
对日本有所了解,是通过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和《东瀛过客》,而喜爱日本却因各种精美的文学作品,如川端康成《雪国》、《叶隐闻书》、《阴阳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心中始终存在一个疑问,为何那个固守过去、传承经典的日本可以如此毫无芥蒂地接受现代文明,同时又可固守原有的传统,这令人总是禁不住想要堆出“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这个答案唯有我在看了历史的那部堪称经典的着作时才得到了解决,它就是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着的《菊花与刀》。
当时作者受到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针对二战后美国到底该如何处置日本,日本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做出一份出色的报告,作者果不负重任,虽然她的一生从未到过日本,但却能从各种文献和战俘的口述中还原出日本人性格的本质,甚至连日本人都对这本书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住地赞叹,成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公认最佳读本,至今畅销不衰。
《菊花与刀》由日本人矛盾的本性、岛国的特性引出,深刻地探讨了这种矛盾性格在日本社会、军事、文化、政治各种现象的体现,从而揭露了日本人那些“奇怪”行为的本质。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道德观、情感圈、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其行文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日本人的特点正如文中所说“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礼、既刻板又善变、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他们即可与美国保持亲密无间的距离、站在同一战线,同时亦可在日益强大的同时发出“对美国说不”的呼喊;他们既可以日出之国自居,骄傲地说天 皇政权可福泽万世,又可拍出像《日本沉没》这样极具忧患意识的灾难影片。他们的性格如同那脆弱又决绝的樱花,花开后又迅速凋零,那决绝的姿态不带一丝眷恋,因而造就了她如梦幻一般的美丽,形成了日本文学特有的“哀物”、“幽玄”之境。
身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历来以传授者自居,而始终不肯接纳外来文化,也忽略了每一种文化都其独有的民族性。其实在那遥远的唐朝,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早已开展起了“脱汉运动”,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与他们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从《菊花与刀》中,我更加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在以后阅读日本文学时,可以从他们的本性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
第2篇:读《菊花与刀》心得
读《菊花与刀》心得
高一体育孙伟杰
《菊花与刀》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作品,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约,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报告,后来该报告为美国治理战后日本的政策的基础理论。1946年经过作者整理出版。书中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深入浅出的表述语言,融思想与趣味为一体,说本书是“了解日本民族的最佳读本”绝非虚言。
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样东西:菊花和刀。菊花是皇室的标志,代表着美和艺术;刀代表着荣誉和忠诚。因此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十分复杂个性的民族。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野蛮又文雅,即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并且这些矛盾的特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本人对日本历史并不是很了解,囫囵吞枣之余,看了本书附录“评价与批判”对于川岛武宜给与的提纲性的分析,受益匪浅。川岛认为书中第二章“战后的日本人”第四章“明治维新”第十三章“投降以来的日本人”不重要,这也印证了日本特别是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顽固”立场。
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些章节非常的具有现实意义,她通过具体的事实分析了日本战后的心态,给战后的美国人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把握日本的动向和行动,通过这一点,也印证了作者方法论的正确。作者通过人类活动中的文化素材比较,得出共性和差异。她认为完全依靠本民族对自身的思想行动的认识是盲目和不现实的。每个民族观察生活的透镜是不一样的,人们很难意识到自身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开看待事物。这就好像一个外科大夫很少能自己给自己做手术一样。她要求对民族差异进行对比,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宽宏大量的气度——正视历史的耻辱,坦然面对现实的差距。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真实的事实资料来比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西方的和日本的对比,这给我们的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毕竟中日文化之间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世界人权天定这是不可亵渎的法则,但日本统治与服从都是由报恩的义务构成,恩不是德,但报恩是德。这也从另一面肯定了人作用,只是这种义务不是主观加以履行的而是带有外在的强制性。
我们普遍认为社会的不稳定都来自于各阶层的不平等,中国历来大王变换之旗由于各个阶级的矛盾激化形成。但日本的很少发生朝廷的更迭,天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原因却是他们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世袭等级身份,日本的等级制度建立在家族之上,日本人的行动规则也是建筑在家族制度之上,人们的行动和思想源于等级制度,大家默认自己的“圈子”各守本分,支撑着繁琐的社会生活。大家都知道日本从7世纪开始就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引入本国,但他们没有引入中国没有世袭等级的生活方式,这与他们学习中国的制度的目的不同和与东晋南北朝后中国士族阶层的没落有着主客观上的原因吧。
日本是个受儒家传统浸染的国家,忠义孝悌在日本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说当日本人说“我得到了某人的恩惠”他的意思就是“我对某人负有义务的重担”。这种报恩的义务是无限的,从无限中产生了从属、依附的关系。从另一层人身结合的关系范围中说是统治者所付一定的道德义务,而不是“人所付的一般道德义务”。
“仁”是中国的道德标准的本质,它维系了中国的各种人际关系,它是“忠”“孝”的前提。但在日本人的眼里它没有那么突出。它被排斥在伦理体系之外的道德。甚至被用在鸡鸣狗盗者间的利益关系上,“行仁义”成了下九流的道德规范。我认为,孔孟理论在董仲舒以后就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它已经成了统治者的工具,它到了二程和朱熹发展趋于成熟。日本的唐宋时期的来访学者,也正是看到了“仁”已经不是孔孟原来意义上的“仁”。一方面说明程朱理学虽然确定了它的思想统治地位,但其影响力还没有显现。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学者学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辩证吸收中国文化的传统。
作者的陈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是“恩”为主的关系还是“仁”为主的关系,它们都是一种伦理的社会关系,并不存在契约的束缚,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可循。我们现在多提倡竞争机制,当然这是好的,但在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眼里会产生不安定的情绪。竞争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他们不再注视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拼命的维持自己现在的既得利益——攻击同类,攻守同盟,损人利己都会时刻爆发。怎样建立一个和谐又有竞争的环境,这才是我们需要弄明白和探讨的问题。
人类的文化系统中,有以罪恶感为基调的文化和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基督文化属于最恶感为基调的文化,人的罪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赎罪、坦白来释放心身的压力。以耻辱感为主要基调的文化中,人们对引起的罪恶行动感到懊恼,它不能用赎罪和倾吐来减轻压力,他们有庆祝的仪式而没有赎罪的仪式,日本的文化就属于后者。它必须需要外力来约束历来行善而不是来自内心。了解这一点的目的在于,我们不是对日本的以前对周边各国带来的伤害找理论依据,而是对着日本现实中的一些政治作为。比如,掩盖侵华历史、参拜靖国神等种种丑行,应该给与充分的反映和约束。菊花与刀,两个截然不同的象征融入在一起,造就了它的精致,它的个性鲜明。作者这样写道: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有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又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新加坡前总理、资政李光耀说: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论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的道德世界不可能通过外部世界的矛盾来达到内在的统一,道德不是自主性的自律性的精神世界,它是由他律性的外部强制力得以保障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菊花与刀》依然给我们巨大的启示,这说明民族的个性有着它自身的稳定性。我们认识日本,也以之为鉴,就会正视自己的发展,给我们的行动披上沉静的理性光辉。
第3篇:读《菊与刀》有感
读书笔记
——读《菊与刀》有感
一、作者简介
《菊与刀》这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期间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在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任教。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拜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为师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从1936年起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的民族性研究,从而写出了成就最大的著作——《菊与刀》。此外,她还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了心理学派。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
第4篇: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作,最初她是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作者采用两个象征性的事物:恬淡静美的“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作为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来作为日本的代表。在我读这本书时,也同样感受到,日本的国民性就是菊之优雅与刀之杀气的矛盾的结合体。
对于《菊与刀》的矛盾性书中也写到,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并结合到所学知识,对其中日本国民性特点有几点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归纳来看就是对道义的捍卫,耻感
第5篇:菊花与刀 读后感
菊花与刀是日本皇室和武士道德象征。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日本的卡斯特等级制度,宣扬了天皇至上的理念,同时也是的日本从没发生过改朝换代的革命的重要因素。作者在书中得出了不同与欧美罪恶感文化的日本文化是耻辱感文化。罪恶感文化是靠内心服罪来行善的,而耻辱感文化是靠外部约束力行善的。不同与中国的“仁”,日本人认为这是给道德低的人设置的标准。日本人的灵魂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的只是柔和与凶猛。在不同场合这俩个都是善德,都是需要的。日本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名的侵略战争,他们认为是一种道德输出,不是以侵略来看待的。作者着重强
第6篇:《菊花与刀》读书笔记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如何理解深受中华文明影响,却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始终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青年在“面对”日本时,冲动的情绪往往超越理性的认知;但是,浅薄和脆弱的情绪终不能带给我们理性和平静的思考。其实一直以来,我对日本的感情都是又爱又恨的,仇恨的同时也掺杂着强烈的兴趣,因此在本学期我阅读了美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科特的社会学名著——《菊花与刀》。
这本书不仅体现了一个美国人对日本人的较为深入的剖析,也体现了一个人类学家的坚强意志和无比宽容的胸怀。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样矛盾的日本国和日本人民,并且对我们了解日本和日本人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后的读书笔记:
一、作者提出研究课题的社会背景
第7篇:读《美国刀》有感
读《美国刀》有感
读《美国刀》有感
当黎明到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回想起过去,多少人为了祖国的和谐安定做出了牺牲,才使祖国终于迎来了光芒四射的黎明!
《美国刀》讲述的是作者的父亲在朝鲜战争带回了一件战利品——一把美国刀,很是坚利,左邻右舍有硬骨头都去他家砍,镇上的“刀王”不服气,精小打造的硬刀一点都敌不过美国刀。时间过去了很多,家里的姐姐去美国留学,一次姐姐打电话给父亲,说她不回来了,要做一个美国人,美国比中国好,就连四十年前造的刀都那么好。但父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在朝鲜,没有好刀的中国人,把有好刀的美国人打败了。”对谁说兵器好,就一定能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中国人团结一心,那力量就如万里长城永远不倒!!
这又让我想起了《阿凡达》里的一个镜头:冷酷无情
第8篇:[转】读《菊花与刀》所想到的
读《菊花与刀》所想到的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首页,便引用了迪格尔印第安人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她认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有多种可能,但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无穷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价值取向,通过形式化方式演变成风俗礼仪,从而形成这个部落的文化模式。而后,在1944年,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邀请,研究日本,写了这一本《菊花与刀 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代表国民性研究的开始。国民性建筑在一个民话的经济地域基础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心理倾向,经历了阶级时代种种变迁,却保有某种形式结构的稳定性,以独特的心理物质扎根于每一个具有共同祖先民族成员的心理结构之中。《菊花与刀》正进一步向我们展示
第9篇:读《菊花》有感
读《菊花》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菊花》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菊花》有感1
今天,我阅读了《小学生阅读周计划》,看到了一篇文章,名字叫《野菊花》,
我很感兴趣,就读了下去。
故事主要讲了深秋的大草原上,有一朵野菊花,它刚开了几天,就要凋谢了。他暗暗的想,如果白天到来了,太阳普照大地,我将吸收阳光,还能再活一段时间,那该多好呀!这时,一只甲虫爬来了,它说:“亲爱的野菊花妹妹,你就不要在妄想了太阳公公关心的是牧场啊,草丛啊,即使分一点阳光给花草,也是富贵的牡丹啊,美丽的玫瑰啊,都是散发香气的。你看看你,你既不香又不美,凭什么让太阳公公为你劳神呢?你就不要在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