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续修家谱倡议书
续修家谱倡议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使用上倡议书的情况与日俱增,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怎么写倡议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续修家谱倡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续修家谱倡议书1
各位宗亲:
熊氏家族全国人口约400多万,绵延了三千八百余年,有国必有史,有姓必有谱,而**西乡x熊氏上次修谱(四修)于x年,距今已x年了,欣逢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之时,熊氏宗亲合议,拟续修**西乡x熊氏族谱,其目的是以免长幼不分、亲疏不明、遗忘先辈之功绩。尊宗敬祖是华夏传统美德,修谱是为了宗族世代繁衍有据,激励子孙后代,进而丰富发展,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为此,经x年六月二十九日在**城区召开的第一次**x熊氏宗亲会联谊会讨论,决定续修x熊氏(五修)族谱,倡议如下:
一、 为调查、挖掘修编好宗谱,希望家族成员无偿提供有关熊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如谱书、手本、字画、图片、碑文及祖坟墓地位置,上述资料经拍照复印后原件奉还;
二、 凡我族不论何支或何地,都要配合修谱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做到所提供的文字、数据、实物等准确无误;
三、 修谱是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因家族居住分散,在族谱成书之前,需相当的人、财、物力,如车船之旅,打印资料,拍照等费用之需,望族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无私捐款,捐款者功绩将载入新修族谱,此外,每位族人在登记之时凭工作人员开具的专用收据交纳工作费用20元;
四、 为便于工作,特成立**x熊氏续修族谱组委会,其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
顾 问:
副 主 任:
秘 书 长:
总联络员:
各地联络员名单见附表
五、 专门成立财务小组,由x任组长,x任会计,x任出纳,收取费用采用加盖专门印章的收款收据,修谱结束后,进行财务审查并公布;
六、 为方便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北正北路228号人和家居。
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由于家族大,居住分散,本倡议书难以逐户送达,敬请相互传阅,以达家喻户晓之目的,另外,因各种原因可能思虑不周,差错难免,敬请谅解的同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续修族谱工作圆满成功。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续修家谱倡议书2
尊敬的黎氏宗亲: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黎家族文化,有极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尊祖,敬宗,睦族,祭祀先祖,秉承血脉传承,乃中华民族之美德!
我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x等宗亲倡导、努力下,x年元月编写、出版了《x黎氏族谱》。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局限,该谱存在诸多错漏和缺陷,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内容和修订,现决定进行第二次修谱续谱工作。我黎氏在x周边乃至x各地生活年代遥远,子孙繁衍人口众多,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有的无史可考,导致无法续宗。为了不让我黎氏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提供各种资料,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修谱续谱大事。我们倡议成立xx黎氏宗亲会,产生修谱编纂委员会,以x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进行有序修谱编纂工作,以家为史,以黎成宗,求同存异,寻根问祖,正本清源。修谱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计划从今年开始着手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力争x年完成修谱工作。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续修家谱倡议书3
各位宗亲、各位胡氏族人: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体现了我胡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增强了胡氏家族的凝聚力,展现了我胡氏家族同心同德。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缮族谱、建立宗祠、古护祖坟。修纂族谱和建祠修墓是宗族的`头等大事,邦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而然。邦国无史,无以识其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国盛修志,族旺修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事迹,谱叙世代之源流。”无家史,族无根;根不茂,族不兴。宗谱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透过族谱,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还可以看到变幻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可以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可以发扬传统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后代、促进社会和谐,更是延续人文、传承文化的德行善举。家族中有宗谱,家族成员都按字辈命名,虽历经多年或远隔千山万水,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照家谱论出辈分高下和亲疏来,所以宗谱是家族的“传家宝”。
修谱联宗睦族已成为我胡氏氏家族生活中当务之急,以修家谱而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别长幼;以修家谱而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胡氏根源;以修家谱而沟通宗亲,团结族人,昭示后生,兴丁旺族。修好家谱,等于为子孙留下一笔永久享用之精神财富。宋代名贤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等甘作胡氏家族的不肖子孙吗?吾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以后谁识君?现在,胡氏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已具备续修缮胡氏族谱的条件,为此,我们倡议:胡氏族人立即行动起来,立即修缮《胡氏族谱》! 修编族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必将耗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我们广大胡氏族人发扬崇尚族亲、爱家爱祖的精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修编族谱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谱资金的筹集,秉持自愿捐款之原则,凡捐款500元者,赠新续族谱一部并载入功德名录;
凡捐款3000元者,除载入功德名录外再登录个人照片一张;
凡捐款5000元以上者,再加登录个人简历。
凡捐款10000元以上者,除享受前列待遇处,再登录个人传记一份。
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修编《胡氏族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希望广大胡氏族人同舟共济、人人参与、广泛宣传、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本次族谱修缮工作,以告慰胡氏先祖,昭告胡氏后代。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第2篇:孙氏家谱续修倡议书
孙氏家谱续修倡议书 各位宗亲:
盖我孙氏家族,自凤阳定远县遇仙公以来,到凉州公定居常州以来,孙氏家族为常州大族,自一九四六年修谱至今约六十八年,因各种原因,未能续修,有违祖训,二十五年须一续,当今太平盛世,孙氏原裔,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因宗统族,续修家谱的使命。
国家建史籍,地区修方志,家族续谱牒。这是繁华盛世意识形态的自然体现,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明支柱,是炎黄子孙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家谱即家族档案,是立家之本。它是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史,它记录着家族的繁衍脉络和生命血统的延续,它联系着每一户家族成员的根基。从微观上,家谱标志着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程度及社会影响,反映其家族综合实力和家族成员的总体素质,从宏观上,家谱可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与历史人文变革等相关信息,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们续谱一句《孙氏家谱》的条例,结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热情诚邀我孙氏族亲,举族同心,完成修谱任务,面对现实,困难重重。首先族亲对续谱的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没有了祠堂的经济后盾。其
三、由于坂上、灵台、塘洋、居地分散,还有迁徙远走,时间跨度大,还须立传作赞等,事项繁琐,因此续修家谱是一项艰辛,细致浩繁复杂的文字工程。
面对现实,续修家谱就要所有宗亲、统一认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慷慨解囊、踊跃参与、热情协助、由衷支持,在全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孙子家谱》续修起来,修好撰就成册,以慰先祖,告知后裔。
最后,祝一脉宗亲,与世促进,兴旺发达,永世昌盛!
第3篇:关于续修家谱倡议书范文
关于续修家谱倡议书范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倡议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还是对倡议书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续修家谱倡议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续修家谱倡议书1
尊敬的黎氏宗亲: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黎家族文化,有极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尊祖,敬宗,睦族,祭祀先祖,秉承血脉传承,乃中华民族之美德!
我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x等宗亲倡导、努力下,20xx年元月编写、出版了《x黎氏族谱》。但由于种种原因和局限,该谱存
第4篇:续修家谱记
续 修 家 谱 记
家之有谱,如国之有史也。缅怀先贤,敬崇祖先,昭穆有序,不忘所自,乃我辈当然之义。我王氏世居义(宜)兴,其谱曰环庆王氏。有明之后,元嘉公之子仪、礼、智三公自宜兴永定迁居武邑,分居王家(公)岸、下岩两村,子孙瓜瓞繁衍,人才辈出,清朝时分出小桥头世系、壇(谈)沟等派系。关于王家祠堂渊源以前茫然无知,仅从伯父以前话语中得知一二信息。今年春节回家省亲,我与本家兄长健竹及本家侄伟玉提议修谱一事,竟无从着手,不想几月后,下岩王家塘族人春良等寻亲而来,所为正是修谱之事,甚感欣然。有幸一阅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修之天美堂王氏族谱,如沐春风,久旱甘霖。人之有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根据族谱所载线索,我与拙内雪梅多方考证家族渊源,忍着饥渴走访了王公岸(旧谱记为王家岸),村落有部分拆迁,村民谱
第5篇:续修郭姓家谱 序
2005年续修郭姓家谱 序
据考,郭姓从黄帝(轩辕氏)传至十九世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为郭姓始祖,得姓三千余年。姓氏位列全国第十八位,台湾第十位,而且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有乔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摘自《平乐郭氏家谱》)
我嵩县大章东湾郭姓始祖郭均节,祖籍山西,郭子仪之后。明洪武年间,朝廷大迁民时应召南迁,与族人砸锅分别,怀揣锅片由山西洪洞县之大槐树下徙于嵩县大章乡东湾村刘坪自然村,择基定居,并且告诫子孙以“烂郭”与天下郭姓认宗,又订下“均洪子世龙,耀凤永振崇,长殿维国仕,锡鹏克天庭”二十个字号代代相传,立碑修谱,昭示子孙。现已传至十五代,人口众多,支派畅茂。嵩县大章的甲山、下营、后瑶、杨庄、大章街、牛头沟,板桥洼、马石沟崔碾、麦仁场、刀刃沟、旺坪村,
第6篇:宗族家谱修
宗族家谱与巴南精神解析
林永蔚10635
全文提纲:
一、巴地宗族家谱中蕴含的精神要素
(一)、“百善孝为先” 的拳拳感恩之心。
(二)、“立身勤为本” 的勉勉耕读之道。
(三)、“善者仁为高” 的慭慭亲和之力。
(四)、“智者学为先” 的孜孜进取之志。
(五)、“强者谋为上” 的铮铮贲勇之行。
二、宗族家谱的追踪溯源及其文化价值
(一)、宗族家谱产生的文化基础。
(二)、宗族家谱的形式及其内涵
(三)、家谱及家族文化的历史价值
(四)、家谱及家族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三、传承和发展家族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由孝而忠,宏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家族文化是道德伦理建设的重要载体
千百年来,在巴县民风民俗的各个载体中,犹以宗族家谱中所表现的宗族文化颇具文化思想特色。我们所有的人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会天然依附于一个以生物血缘
第7篇:孟氏宗亲团拜会——续修家谱报告
2013孟氏宗亲团拜会——续修家谱报告
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大家好:
受修谱办公室的委托,由我在这里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家谱的续修工作。
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下:今天我们为什么能够坐到这里欢聚一堂?是什么力量让大家放下繁忙的工作,争先恐后的来到这里?那是因为咱们拥有一个让其他人尊重,羡慕,甚至嫉妒的姓。正是因为咱们都姓孟,咱们同祖同宗大家才有缘坐到一起。为什么咱们孟家就这么团结,这么有凝聚力呢?不单单是因为咱们有一位伟大的始祖孟子,更主要的是咱们孟氏家族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记录家族发展历史的方法,就是——修家谱。并且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使整个家族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史可查。
家谱的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资料,可以满足各位宗亲“寻根问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很多宗亲通过
第8篇:宿松余王氏族续修家谱开始
宿松余王氏族续修家谱开始
一、余王氏族的由来:据记载,宿松余王氏系陕西三槐堂王氏 由一世祖王宇真(葬于涧东仙人座 配吴氏)自江西迁移而来。一世祖遇育三子分别为妙宜(葬涧西金线钓葫芦),妙廣(葬中人穴配洪氏),妙庆(葬邱家栾)其中妙宜传铁山,锡山。妙廣传道铉、道铭、道鎧(kai)、道铎、道镇、道珏。妙庆无传。妙廣传后改余姓,从此余王同姓,余王氏开枝散叶。
二、余王氏的派系:分旧派,新派。旧派:金木水火土,一尚士大德。新派:道希萬彦崇,孔应比士大,知世思先泽,兆昌锡景长,咸恒勗(xu)守正,敏学志怀芳,炳質令闻起,懋猷溥惠良,逢时賡佳际,星岳曜齐光。
三、余王氏族谱续谱记录:第一次续谱时间:1736年 乾隆元年,第二次续谱时间:1783年 乾隆48年,第三次续谱时间1819年 嘉庆24年 第四次续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