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七年级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等基本知识很不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对电脑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连基本的操作都不会,甚至有些学生还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针对此情况,计划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对学生进行授课。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认识和操作方法、文本编辑。文本编辑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指法练习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做一个成品出来:如电子报刊、贺年卡等。
五、教学措施
本学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1、信息技术的认识:1课时(理论)
信息技术的认识、计算机的组成2、指法练习、基本键位及其准则:1课时(上机)
3、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6课时(理论与上机各3课时)
WINDOWS窗口认识、附件、资源管理器、开机与关机
4、初识WORD:2课时(理论与上机各1课时)
WORD窗口的认识、创建、打开、文档的保存
5、文档编辑:6课时(理论2课时,上机4课时)
文章输入与修改、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及表格。
第2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年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初一新生,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8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青岛版的教材,本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基本结构、操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文本编辑排版与打印、因特网应用等。文本编辑是这学年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指法练习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做一个成品出来:如电子报刊、贺年卡等。
五、教学措施
本学年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内容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信息(1 课时)
第二节 信息技术(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指导建议: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 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 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 2 章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计算机的硬件结构(1 课时)第二节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 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
1、认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指导建议: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第 3 章 操作系统及其基本操作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发展(1 课时)
第二节Windows XP 的启动与退出(1 课时)第三节鼠标操作(1 课时)
第四节 Windows XP 窗口组成与操作(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发展
2.学会 WINDOWS XP 的启动及关闭方法
3、初步认识 WindowsXP 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对话框等术语。
4、熟练掌握鼠标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 Windows XP,掌握启动、退出的操作。(2)难点:鼠标器的操作,Windows XP 桌面和开始菜单。指导建议:本课是学习Windows XP 的基础,鼠标的灵活使用非常重要,因此应让学生了解鼠标指针形状的含义,多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使用鼠标。要强调关闭系统 之前,必须先关闭打开的窗口(应用程序)、再退出 Windows XP 系统,以确保所做的 工作已经保存到硬盘上。
第4章 键盘及其操作第一节 认识键盘(1 课时)第二节 键盘指法(1课时)第三节汉字输入(1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键的功能
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3.识记基准键键位,掌握手指的分工。
4.识记键位,争取实现“盲打”。教学重、难点: 5.学会用汉语拼音输入汉字
1)重点:正确的指法、熟练地输入。
2)难点:速度、准确率、键位识记。指导建议:可以结合指法软件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时刻提醒学 生,不能以单手、单指击键提高速度,指法正确是前提,尽量坚持盲打。
第 5章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本章共十一节内容,教学目的: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1.认识“资源管理器”,并会查看文件和文件夹。
2.学会新建文件夹和给文件夹重命名,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文件夹。
3.学会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4、学会删除或还原、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操作。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是整个 WINDOWSXP 单元中最重要的内容。学习了这部分,学生就应能够独立地操作计算机,尤其是其中的复制、删除等内容更是重要,教学时应边讲边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各种操作。
第6 章 文本的编辑、排版与版式设计(5 课时)
第一节Word 2003文字输入(1课时)第二节文字编辑(1 课时)第三节文字的排版(1 课时)
第四节在文档中插入符号(1 课时)第五节文本框的使用(1 课时)
教学目的:
1、熟悉 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 Word 中输入简短文字、特殊符号。
2、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文字格式以及文档的修改。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文字的增、删、改操作。
教学建议:本课都是修改操作要用到的知识,所以是前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难不在于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是否能掌握。让学生在文章修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插入、删除、恢复和移动的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不必强记操 作步骤。教学时以练为主,以全体学生会熟练操作为目的。教学目的:
1、学会插入所需要的各种图片并掌握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2、熟练掌握“绘图工具栏”和“自选图形”的设置。
3、会插入、修改艺术字,并能按要求设置版面。
4、掌握表格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修改、美化图片和制作表格的方法。教学建议:本课内容很多,但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时可先演示 WORD 设 计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结合课本,向学生讲解插入图片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插入剪贴画的步骤和每一步的作用,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上机时间练习,进行尝试练习,边讲边练,已达到熟练的程度。
第一节 页面设置 第二节插入页码 第三节文件打印
教学目的:
1、掌握页边距、纸张大小的设置。
2、学会插入页眉页脚的方法。
3、学会文档的打印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的页面设置方法。教学建议:以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素材的选取,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多加练习,可以 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给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创作的时间。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第3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在这个学期当中,我担任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为了更好的配合我校的工作,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为了提高我校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为了信息技术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本学期的工作我做了以下计划:
一、教学方面
1、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材分析
在七年级的教学当中,安排学习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系统和Windows操作、文字处理
第4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实用13篇)
计划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行动的安排和规划,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需要考虑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可能的变数,在计划中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南和安排。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并有条不紊地去实施。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制定计划的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篇一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