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出师表》《诸葛亮,言家事》比较阅读答案
《出师表》《诸葛亮,言家事》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2题。(11分)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2分)
20.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全、都
18.(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19.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20.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第2篇:《诸葛亮,言家事》阅读答案
《诸葛亮,言家事》阅读答案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诸葛亮,言家事》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诸葛亮,言家事》阅读答案1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1.用“/”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2.解释加点词语。
仰( ) 赢( )
3.由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4.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度/……食/……官/……生/
2.①依赖 ②充盈
3.尽心为国 ,不谋私等。
4.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
《诸葛亮,言家事》阅读答案2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布衣(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19.(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2分)
20.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17.(1)平民百姓(2)地位低下,学识浅陋(3)奔走效劳(4)全、都
18.(1)在军事失利时我接受重任,在危急关头接受使命。(2)到诸葛亮死时,情况果然如他说的一样。
19.三顾茅庐或临危受命
20.尽心为国,不谋私等;一代贤相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写一篇《出师表》被陆游赞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等
第3篇:出师表诸葛亮传比较阅读答案
出师表诸葛亮传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6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
第4篇:《出师表》《诸葛亮传》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7.解释下面加点同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2)先帝不以节卑鄙 卑鄙:。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9.联系《出师表》上下文,你认为诸葛亮自述刘备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