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
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3.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谈谈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通过课本资料的数字,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
6.讨论,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本节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本节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保护资源。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生活资料图片,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确这些生活资料最终来自自然界。
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二、请同学们阅读图3.1,回答问题。
1.上述自然资源哪一种与其它自然资源不同?
2.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3.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三、读图3.2和3.3,回答问题。
1.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图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和保护资源?
四、出示我国陆地、矿产、耕地、河流年径流量、森林等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资料,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自然资源
作业: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第2篇: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
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3.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过程与方法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谈谈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通过课本资料的数字,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
6.讨论,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本节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本节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保护资源。
教法学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生活资料图片,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确这些生活资料最终来自自然界。
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二、请同学们阅读图3.1,回答问题。
1.上述自然资源哪一种与其它自然资源不同?
2.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3.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三、读图3.2和3.3,回答问题。
1.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图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和保护资源?
作业: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第3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示例2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教学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并知道自然资源是如何分类的。
②能通过观察具体数据,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点。③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教学时间
本节课可安排为1~2节课。●○教学准备
①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图片、文字资料)。②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教师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长周期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找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材料和数据,教师提供一定的查询范围和相关网址。)附:查询范围
①查找生活中的自然资源 ②矿产资源的分布形成 ③大连水资源状况
④网址:中国资源网、中基网
⑤分组:第一组:正方辩题(矿产资源存在着枯竭问题)第二组:反方辩题(矿产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
第三组:
第4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方案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自然资源和我们;(2)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重点在于要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及作用,能举例说明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这些都是很好的国情教育材料。故本节课重在用网络教学的形式,结合实际,让学生去分析、讨论问题,感受到对于自然资源要利用好,更要保护好的观点,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会辩证分析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作用;能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说明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的讨论,学会结合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和观点的学习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
第5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_人均不足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导学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探 究 课 题: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学校:哈一OO中学 班级: 姓名:
一、探究目标
1.会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探究重点
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三、探究难点
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四、探究过程:
(一)自学指导(阅读P60—64页找出下面内容,先明确基本概念、名词)。
(1)在 中对人类有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两大类: 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如:矿产等。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
第6篇: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3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内容点析
1.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
第7篇: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课时教案
焉耆县第二中学2012 — 2013 学年 第一 学期 地理 科目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科目【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第1课时】 授课教师 【马晓芳、马福梅、韩玉花赵常洋】
主备人【赵常洋】参备人【韩玉花、赵常洋、马福梅、花卫芳、马晓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