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15 12:41: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

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藏的纳木措湖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了这个当地人心中的“圣湖”。

从拉萨出发,我们一路跋涉,经过四个小时,到达了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映入眼帘的是玛尼堆上印有各种经咒、红黄蓝白绿五色的经幡,它们随风飘荡,传说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信使。

站在山口,极目远眺。层峦叠嶂、连绵不断的念青唐古拉雪峰倒映在湖中,若隐若现、神秘莫测。俯瞰整个纳木措湖,湖水宛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我的心被“她”超凡脱俗的美惊艳了!

翻过山口,沿山势而下,离湖面越来越近。我的心砰砰直跳,终于,将掀开“她”美丽的面纱。湖面无边无际,碧波荡漾,波纹轻轻浅浅、层层叠叠,与头顶深邃明朗的天空融合在一起,与背后皑皑雪山交织在一起,蓝得纯粹、蓝得彻底、蓝得饱满、蓝得不可思议。近处的湖水轻快而明亮,像江南流淌着的小溪水;稍远一些,湖水沉稳而含蓄,像是小溪悄无声息地汇入大江大河;最远处的`湖水,则像是奔腾入海的江河,美得气势凛然,美得如此辉煌。

我深深地陶醉于“她”的美而无法自拔,耳畔一阵阵极具磁力的吆喝声让我如梦初醒。只见藏民牵着身穿五彩斑斓丝带的白色牦牛,想要邀请远方来的客人骑上它去环湖欣赏纳木措湖不同的美。我骑上牦牛,走在湖边,高原的风裹携着新鲜的湖水气息,伴随着阵阵涛声,向我扑面而来。远处,一片白云缓缓移来,将我隐匿其中。瞬间,我找不到自己,灵魂随云雾走向湖心......

走着走着,前方两块布满哈达的巨大石头吸引了我们。我从牦牛背上翻身而下,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到石头底下,原来这就是“夫妻石”。当地人祈求家庭和睦、夫妻和美便会来到这里。我客串了一次摄影师,为爸爸妈妈留下了寓意深刻的合影。

穿过夫妻石,经过一排古铜色的转经筒,我们回到了停车场。在上车的一刹那,我不由自主地回望纳木措湖,穹庐般的天空将远山的云朵压得很低,看上去几乎将坠入湖中,似乎要把云和水融化在蓝天里。我赶紧回到车里,生怕再看一眼,也会将我融化在这里......

第2篇:西藏的纳木措湖

西藏的纳木措湖

你喜欢青山绿水的环境吗?嘻你想去清凉又恬静的湖边吗?接下来,就让我带你进入恬静又清凉的湖水旁吧!

纳木措湖号称西藏“圣湖”,现在你知道了吗?你知道西藏“圣湖”――纳木措有多漂亮、有多美了吗?

“啊!纳木措湖的空气可真好啊!”我不禁赞叹道。“那当然!这可是“圣湖”,空气要多好有多好!”爸爸得意洋洋地说道。唉!真受不了!又来了!加上今天,爸爸已经是第n次这样得意了!我心里小声嘀咕。

望着美丽的纳木措湖水,我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望着远处,白色的天空和蓝色的湖水仿佛融在了一起……

湖水的上方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望无际的天空,湛蓝湛蓝的。湖水清亮透明,这大概也就是水为什么没有鱼的缘故吧?水里还有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呢!看着这美丽的湖水,我不禁陶醉在这一片景象中……

“哈哈哈!哈哈哈!”咦?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沙滩上怎么会传出一片笑声?我张眼望去,哦!原来是一群欢乐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在嬉水;有的在捡石子、贝壳;有的在挖土;还有的躺在沙滩上,尽情的享受那美妙的阳光。

沙滩上有许多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小贝壳。在阳光下,更是美丽动人。再加上那金光闪闪的沙滩,真是天下一绝。

蓝蓝的天空上有几朵白云,有的像大熊拉着小熊的手;有的像一辆在飞驰的小汽车;有的像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拿着棒棒糖在玩耍;有的像一条小金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衬托这蔚蓝的湖水,这就是它们所做的,也是它们所应该做的。望着美丽的纳木措湖,你,心动了吗?

第3篇:游圣湖纳木措作文

游圣湖纳木措作文

今天,我们去游览了纳木措,它是世界海拔最高(湖面4718米)、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泊,藏语中有“圣湖”、“天湖”的美称。

我们早上6点钟就已经起床洗漱,过了不到20分钟就迫不急待的乘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手舞脚蹈,窗外视野开阔,风景迷人,远处山体五颜六色,牛羊成群,但路途崎岖、颠簸难行。我们坐了近三个小时的车,翻过海拔5170米的山丫口,才远远看见神圣的纳木措。只见整个湖区就像一个蓝色的海洋,天地连成一片,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就好像许多萤火虫在跳舞,又好像有很多的珠宝钻石在等着我们去采摘。我们上车又坐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到了纳木措。

只见这里游人如织,人头攒动,随处都是相机“卡、卡”的声音,湖面上飞来飞去的各种水鸟也来凑热闹,仿佛在打召呼,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呢!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美丽的自然景观――纳木措作文

美丽的自然景观――纳木措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纳木措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纳木措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也是西藏的一颗明珠。海拔高4700多米,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纳木措的天空特别美。蔚蓝的天空上,挂着一朵朵形态多样而又洁白的'云。有的白云像一只小兔,它正奔跑着;有的白云像一头凶猛的狮子,它吃着自己的猎物;还有的白云像一棵高大的柳树,挥舞着自己长长的“辫子”,好像在对我们跳舞……

纳木措的湖真美啊!湖面像一面不规则的镜子。蓝天、白云、冰川,都在她心里,投下倒影。蓝蓝的湖水,蓝蓝的天空,让人分不清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纳木措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纳木措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景区安全人人有责,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2、景区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对景区安全的排查和整治。

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组长: 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组员:

3、各部部门负责人在所属职责范围内,是安全第一负责人。

4、定期做安全大检查,要求做到群管、群防、群查群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安全无事故。

5、重要岗位新员工入职,须有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合格者上岗。

6、重要安全隐患排除期间,部门负责人一定要在现场。

7、景区道路要定期排查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路况,冷却沟、护坡等要严格排查,一旦发现存在隐患,及时上报,特别要做好连续阴雨天气、持续降雪天气的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8、定期排查景区房屋、观景房、仓库等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加强对这些区域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是否有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木格措圣湖散文

木格措圣湖散文

木格措远眺贡嘎雪山,身居情歌胜地康定,她静卧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似一位养在深闺,却芳名远扬的冰雪美人。

乘坐观光车,盘山而行,一首传唱了几十载的《康定情歌》不绝于耳。“跑马溜淄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柔和的女生合唱,音色甜美,旋律和谐,唱响了康巴民族纯美的情感,唱醉了慕名而来者那颗易碎的心。

我们继续前行,山间随处都有恣意开放的花朵。或是一丛粉红的花瓣集聚,氤氲出天边晚霞的色彩;或是一片黄色的野花,在风中飘摇;白色荼蘼开得正艳,洁白的花瓣吐露出点点黄色花蕊;这些灵秀的花儿开在幽谷中,或许只为丰盈那一路追寻的眼神。高山上树木苍翠,青松为山峦装点层层裙袂;白桦笔直的树干,长着森林多情的眼睛。

一片蓝色的湖,跃入眼里。她,蓝得纯净,蓝得透明,蓝得深邃。她就是木格措圣湖,一颗藏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纳木措,天路上的行走散文

纳木措,天路上的行走散文

拉萨到纳木措有250公里,五小时的行程。拉萨还在一片黑暗中,我们就上路了。上车时,导游捧上来了三个氧气瓶,这三个圆圆细长的家伙一上车就挑衅地逼视着大家,尖着嗓门冲着整车人尖叫着,嗨,你们去纳木措,都得悠着点。摆出了一副少了它们,我们就无法完成这趟旅行的架势。它们的出现,车厢里顿时弥漫起浓浓的黑云,沉重和压抑。

一出拉萨城,大家都开始闭目养神养精蓄锐了——海拔4700米以上,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望而生畏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对于我们这些初上高原的人来说,已经是接近了生命高度的极限,难以超越。

来西藏这几天,都有雨,今天早上也不例外。绵绵的阴雨使初秋的西藏早晨已经有了些寒意。天色开始发亮,湿漉漉的公路上,已经有早起的藏民赶着成群的牛羊在行走了。牛是黑黑的牦牛,羊是雪白的绵羊。它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美丽的仙境纳木措作文(精选11篇)

美丽的仙境纳木措作文(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仙境纳木措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仙境纳木措作文 篇1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妈妈的英明决策下,我有幸来到了西藏。来到西藏,当然要看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纳木措。

从拉萨出发,车行进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长长的公路像高原上一条飘带向前延伸。快到纳木错了,远远望去,啊!湖的蓝色映入眼帘,那蓝色没有青海湖的深,没有青海湖的绿,却有着一种清澈的透明,湖面上偶尔掠过几只飞鸟,点缀着这宁静安详的湖面,使人感到勃勃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纳木措湖一日游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