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五彩池的愉快教学设计
五彩池的愉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投影仪①教学目标②本课词语③有关五彩池池水形状的句子
2.“多媒体”有关五彩池图像
板书设计:
在人间——不在天上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那儿美不美?今天,我们和作者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好吗?(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五彩池”。)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读音。投影显示本课词语。
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准确读出本课词语?(指名读,轮读)过渡:你读得真好,声音响亮极了。
2.整体把握课文。那么又有谁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五彩池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五彩池形状、颜色、成因
3.质疑
过渡: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说明大家动了脑筋。现在结合如下几个问题,同学们自学课文,记住:可圈点勾画,也可互相讨论。
三、带题自悟:(投影显示:学生充分自学)
1.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出理由吗?
2.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怎么体会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十分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四、交流点拨:
第一题:体会形状之美。
①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谁能讲一下有关内容?……你的声音真响亮,跟他意见一样的举手。
②那么谁还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还有哪些形状?……
③说得好,你从五彩池的形状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美丽
过渡:五彩池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此美丽。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对吗?那么谁有勇气第一个谈谈自己的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畅谈理由。如还不够充分,教师鼓励再加补充)。
④说出美丽的特点。咱们是不是应读出它的美丽?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投影显示:“池边的石粉……像……像莲花的……”的有关语句,让学生竞相比读。
⑤大胆想像,借助多媒体显示水池不同形状。
导语:那么除了书上介绍的`那些形状,还有哪些形状呢?请看大屏幕。(教师边展示边配乐朗读)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像,好吗?
过渡:同学们看得真投入啊!想像得真有点入迷了。谁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你想像得好极了,如此努力,将来你定会实现成为童话作家的梦想。大家从水池的不同形状中体会了美丽与神奇。那么你从池水中又体会了什么呢?
第二题:体会颜色神奇与成因。
①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呢?(有的说神奇,有的说奇妙,或从没见过如此多的颜色……)对,归结起来就是:神奇。
②这儿的池水这样神奇,你怎么体会的?(依照课本念的做法应该予以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以自己的话抢答)
过渡:这位同学又为自己争取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谁还想补充?……对,这么多的好看的颜色往往是不能同时见到,而在五彩池却见到了,实在是神奇。
③投影显示,进一步体会池水颜色的神奇。教师读有关内容,同学们从屏幕中指出相应的颜色,师生评议,共同体会池水颜色神奇。
④体会感情。此时此刻,你对这五颜六色的池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热爱、希望身临其境)
板书:热爱
⑤齐读,“神奇”“热爱”。
小结:五彩池的池水来自同一水源,分布各池中却五彩缤纷,实在神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成因。(池底长石笋种种;表面有石粉;阳光照射,像折光镜,花草树木倒影)
大屏幕展示五彩池图像
过渡小结:是啊,原来是因为池底的各种各样的石笋折射阳光,形成了不同的颜色,再倒映着红花绿树,那更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6.引申,体会情感。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读末句:“那美丽的瑶池在人间,不在天上”。作者为什么再一次强调“瑶池”不在天上呢?此时作者心中感情怎样?你有同感吗?(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板书:热爱祖国山河
五、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追随作者领略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它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缩影,实在令人赞叹、热爱。
第2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中心学校李志琴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五彩池的特点经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传说导入,展示资料,感知美
1、教师讲述有关瑶池仙洞的传说。
2、教师引言:传说中的瑶池多美呀,我们虽然不是神仙,但我们也能到这样的境界中玩一玩,那就是四川省的五彩池。(教师板书:五彩池)
3、学生自由反馈收集到的有关五彩池的图片、文字资料。
4、教师播放五彩池录像,学生观看,感受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一读。
(2)画出本课好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3)想一想,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五彩池的特点。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学生集体纠错、正音。
(3)一起配乐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试着读一读。
(2)找出词语中的生字,读一读。
(3)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及字形。
三、细读课文并思考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具体写五彩池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朗读课文。
(2)集体反馈第二个问题。(课文2、3、4自然段具体写五彩池的,分别写了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不同的颜色及其原因。)
四、课时总结,鼓励探究
教师小结,引导探究:藏龙山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它们深浅不同、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不同颜色光辉。为什么藏龙山的水池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请同学们回去后,读读课文,想一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2、大屏幕播放五彩池的美景,学生欣赏。师导:五彩池的水池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不同颜色的光辉,真是太美丽,太神奇了。为什么五彩池的水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异口同声地说: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
二、课件辅助,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五彩池有多么的美丽神奇呢?
(2)五彩池的水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思考。(教师提示方法:可边读边圈画、边读边想象)
3、汇报交流
A、美丽神奇(课件出示课文2、3自然段)
(1)指名看大屏幕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2)指名反馈感受到的美丽神奇。(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展示有关画面)
(3)比赛读2、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欣赏画面,然后作出评价。)
B、五彩池的成因(大屏幕出示第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汇报
(2)学生补充课外收集的有关五彩池成因的资料。
(3)指导朗读。
(4)用“光盘”演示,让学生感受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三、继续质疑,比较瑶池和五彩池
1、曾经有一个人也去看了五彩池,但他并没有看到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讨论)
2、你觉得五彩池与瑶池哪个更美?
四、回归整体,写广告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就要告别瑰丽神奇的五彩池了,同学们能结合课文和课外收集的资料给五彩池写几句广告词吗?
五、布置作业: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2、推荐阅读《中国名胜经典》这本书,了解祖国还有许多像五彩池这样美丽、神奇的地方。
附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多 大小不一色彩丰富形状各异 神奇美丽
第3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彩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彩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河山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认识“亩、拇、舀、簇、珊、蝴”等6个生字。
【教学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这些句
第4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祖国名胜有哪些?
教师播放幻灯片课件,为学生思考创设情景。
活动二:探究新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1什么是风景名胜?
2:祖国的风景名胜你知道哪些?
3: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填写作品表格。活动三:
成果展示学生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能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并做好介绍的准备。
第二课时
活动一:准备学生分组,组成学习小组。
活动二:复习并提出新问题:
你准备介绍哪处名胜?
2:如何用资料增加自己介绍的生动性?
3:该处名胜有哪些特点?你准备用怎样的顺序进行介绍?
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活动四:展示交流.1、学生分小组展示并交流所的结果。
2、教师总结。
第5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
文章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而结尾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与开头呼应,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
第6篇:《五彩池》 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摘录、积累描写池塘外形、色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独立自主、合作、探讨中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品赏详细的语言文字,从而感受自然之美,五彩池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浏览写景部分,领会景象的美与奇。
2.了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观及池水显出不同色彩的理由。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去游览一处景点。她,小巧艳丽,玲珑多姿,颜色漂亮多彩,它就坐落在四川松潘县的藏龙山上。你们猜猜这是哪儿?
生:五彩池。
师: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二、初读课文,团体感知
师:大家打开第2课《五彩
第7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传说昆仑山有个瑶池,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池水有各种颜色,非常美;而在人间,的确有像瑶池一样美的地方——五彩池。(板书课题13 五彩池)
2、师:你们想知道五彩池到底有多美?请读第13课。(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3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①画生字词,将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找出描写五彩池样子的句子(用括号)
2、重点提醒多音字读音。在本课应该读:
哄读(hǒng)折读(zhé)藏读(cáng)
三、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第8篇:五彩池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和地位
这篇精读课文讲“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臧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形象生动地描写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前应鼓励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课中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加上多煤体的适时渲染,让学生体会出五彩池景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培养语文能力,感受五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