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8 07:05: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1

课题:第四单元《童年的歌》

内容:萤火虫复习“吉达巴”节奏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3、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新授部分(一)、导入部分(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1、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2、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多媒体演示)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4、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1、用lu哼唱2、师生对唱歌词3、演唱歌词4、游戏:小老师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5、学唱旋律 (唱名、五线谱)说明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7、表演唱《萤火虫》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五、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2

课题:第四单元《童年的歌》

内容:

萤火虫复习“吉达巴”节奏

年级:

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

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

3、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

“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

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

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

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

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

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新授部分

(一)导入部分

(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

(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

(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

(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

(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

1、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

2、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学生仔细聆听

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多媒体演示)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4、创设意境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2、师生对唱歌词

3、演唱歌词

4、游戏:小老师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

5、学唱旋律(唱名、五线谱)说明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

7、表演唱《萤火虫》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

第2篇: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

课题:第四单元《童年的歌》

内容:萤火虫复习“吉达巴”节奏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3、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新授部分(一)、导入部分(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1、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2、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多媒体演示)说明: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4、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1、用lu哼唱2、师生对唱歌词3、演唱歌词4、游戏:小老师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5、学唱旋律 (唱名、五线谱)说明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7、表演唱《萤火虫》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五、课堂小结

第3篇: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教案A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

课题

学唱《当兵的人》

商都县第二中学

罗晓光

一、教 学 目 标:

(一)喜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进行曲,愿意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二)会背唱《当兵的人》。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歌曲表情需要,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二、教 学 重 点:

歌唱中还要注意A、B段情绪的对比,A段要注意声音有气势,进入B段要注意声音舒展亲切,结尾处要显得更深沉有力。

三、教 学 难 点: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及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教 学 用 具:手风琴

多媒体

五、教 学 时 数:1课时

六、教 学 过 程:

1、引入:

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四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P47—48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材编排特点: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计算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大量同数连加的现实情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直观的表象,使学生形成对乘法现实模型的认识。也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明确了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 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课题: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

(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2)同桌交流。

(3)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第四单元教案

《云南的歌会》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2、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如: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金满斗会——民歌传承,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三)赏析品读课文:

1、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第四单元教案

Unit 4Where is my car?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分A、B、C三部分。以A、B部分Let’s talk中谈论位置和方位交际用语为线索,和A、B部分Let’s learn中有关方位位置的单词为线索,及A部分Let’s spell中的单词和发音教学为辅助,B部分中的位置活动为落实点,连同C部分贯穿整个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re is…? It’s inonunder… Is it inonunder…?Yes,it is.No,it isn’t.3.能够

听、说、认

:deskchairinonundercapballcarboatmap 4.知道元音字母o在单词中的短音发音。能力目标: 1.能通在图片、实物或情境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单元《童年的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