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稿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天职。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大于天,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崇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大爱的情怀,才能成为让学生满意、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教师。
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播撒爱的种子,教育应当让爱进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引导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让孩子们充满阳光、充满梦想并成就梦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育爱心,用人格来塑造人格,用灵魂来呼唤灵魂。
“爱”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个“爱”字,点出了教师最高尚的品质,也道出了教育至高无上的境界。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从事语文教学半个世纪的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为了他们今天的成长,为了他们今后长足的发展。于漪认为,教师上课不能只在课堂上,否则,教育的效果就会随着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在学生的心中,要在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于漪对每一堂课的要求,都是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发展、思想情操的陶冶融为一体。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高度。
“爱”是要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爱让教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也让孩子爱教师、信教师、学教师。只有师生情感互通,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才能情通则理达,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使一些学生因为仰慕其魅力而喜欢其教授的课程,以后就从“爱”科学变为“迷”科学甚至“痴”科学,进而终身从事这个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就。所以,一位受学生敬重的好教师,永远是学生心中的人生路标,引领学生一生健康成长。
“爱”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之源。我们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反差。我们都理解要坚持教育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会不自觉地偏爱资优生,冷落学业滞后、调皮不安分和身心有障碍的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但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好问、质疑、好动容易粗暴地压制。我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要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递进,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依然习惯于题海战术和教书育人两张皮,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道德认知与行为背离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里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源价值是“育人”,而不是“育分”。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优秀的教师对学生始终怀着最深厚的爱,他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为学生减负、让学生增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道德人格。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感。有了这一点,教师就能自觉地把爱心转化为责任心,进而把责任心转化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师爱是一种母爱,但又超越母爱。人们常把师爱比作母爱,其实师爱既要有母爱那颗真诚、炽热的心,更要有超出母爱的科学和理性。师爱是全面的,不仅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更要关心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不仅要公平关爱每一个学生,更要对学业和身心等方面遇到障碍的群体赋予特别的爱和关心。师爱是包容的,既要鼓励学生的成长进步,也要包容学生的调皮、幼稚和暂时的落后。师爱也是严格的,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地袒护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学习、为人和做事严格要求、精心辅导、循循善诱,同样也是对学生的爱。
第2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演讲稿
爱,让我们共同成长
李娇娇
没有爱,百灵鸟会停止婉转的吟唱;没有爱,蔚蓝色的湖面不会有轻盈的鱼儿跃起;没有爱,被称为“天使”的孩子不会有闪闪的灵气。爱,能让小溪一路欢快地奔向大海。
作为一名新任教师,与其说用爱教育学生,不如说爱让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爱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我眼中的爱是这样的(双手抬平,踏步手加紧,腿抬高;吃饭不能只吃主食,也要多吃点菜,来,在吃点菜;)
成长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生长和成熟。我眼中的成长是这样的(上操能够动作标准,养成良好的仪态;能主动打扫班级卫生,有集体荣誉感;能知道珍惜粮食,懂得粒粒皆辛苦)爱和成长一直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下面我要讲一个发生在我们班的真实的故事
他叫小明,今年11岁了,在学生之间、在老师们的眼里他是这样被标记的,开学仅仅两周,他已经有了4次“战斗”的经历,似乎他已全身心投入到了“捣乱”的任务里。与学习沾边的一概不做。真是谁看到了谁头疼。
一天中午,我把他叫到了我的身边,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让他对我敞开心扉说出心里的话。令我没想到的是:孩子很外向,一股脑的把自己的情况全都说了出来。就是这样的一次谈话,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是要真真正正的走进孩子的心里,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说了很多,但最令我吃惊、震撼的就是这两句:“老师,你知道吗?电视上说不吃早饭的人会影响寿命,我妈妈就不吃早饭,但是我不会告诉她。”我心里一阵难过轻声问道:“为什么”“我恨她”。声音虽然不高,但我却呆住了。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憋的我透不过气来。我心疼这个孩子没有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我更为他的妈妈感到难过,怀胎十月辛苦养大的宝贝,换来的是孩子的“恨”。
一发现了问题,我便在班上做了一次学情调研,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其他同学写的都是爸爸妈妈辛苦了,我会努力之类的话语,而他写的是,妈妈您总是发脾气,也不喜欢我,我想让您对我好一点,别再发脾气了。我更深的意识到这个孩子的种种表现不是单纯的调皮,而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的结果。
没有家长支持的教育,就如单腿走路,走不快也走不远。于是我和他的妈妈有了这样一次谈话。
她无奈的对我说“我是恨铁不成钢啊,我对他严厉都是为了他好啊,可怎么做也不管事,现在我也懒得管了”
听完她的话,我默默的把孩子填写的调查表情递给了她,只见她眼神扫了几眼便愣住了,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哭着对我说:“我怎么可能不喜欢他呢”
就这样,我和这位妈妈达成了一致,都决心从自己入手,转变观念,让孩子感受到爱。
后来,这位家长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李老师,谢谢您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注,谢谢您点醒了我,让我学习正确去爱孩子,现在孩子和我说话越来越多了,谢谢您”
现在的小明变了。现在中午自习他会主动学习,放学会主动帮同学摆好桌椅。我们不能许下任何诺言说孩子一定会怎样。但我相信小明会继续往好的方向改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和命运抗衡,这力量就是爱。”学生是我心中丝丝缕缕的牵挂,我愿用爱点亮一盏心灯,指引学生的航程,与学生一起成长。
第3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课堂充满快乐!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刘伟平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回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是的,茫茫人海,相逢并不容易,今生能为师生,那可是前世修来的,一定要珍惜给予快乐的机会,从心底为他人绽放一朵朵快乐之花。用那阳光般的心灵,去传递快乐,感受美好,使课堂成为师生快乐的家园。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师生间,这最美的花一定是信任之花,奉献之花,关怀之花,快乐之花。
信任是一朵神奇的花朵,它可以沟通人心、相互尊重、放飞思想。师生间最美的境界来自互相信任。学生信任教师,是因为教师是德者、导师、人性和品德的化身,教师信任学生,是因为他们如同娇嫩的花朵,洁白柔嫩,需要呵护和引导。正如有位教育家说过:“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不尊重学生
第4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学习霍懋征有感
攀枝花市第十九小学郭静红
昨天下午在学校进行全体教师培训时,邹书记讲了霍懋征老师的事迹,并观看了霍懋征老师事迹报告会,使我感动不已。回想起二十几年的教学,让我感慨万分。
聆听了霍懋征老师的报告,看着83岁高龄的霍老师,挺着笔直高大的身躯,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主席台,侃侃而谈。思路是那样的清晰,激情是那样的澎湃,语言是那样的流畅。霍老师在回忆60多年来自己教过的学生,就像诉说自己孩子的童年往事,眼睛里依然充满了爱的光芒,我真是感慨万千。是什么力量使这位耄耋老人仍活跃在教育战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不由得浮想联翩,腰杆也挺直了许多。是她对教育的执著精神感染了我,是她对学生的爱教育了我。
霍懋征老师,1921年9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教师之家,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
第5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008年4月19日,全国素质教育专家、北京五中张毅副校长及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副处长付宜红博士,在稻庄镇华骜集团会议厅作了两场精彩的报告。我有幸聆听了这次报告会,感慨颇多,她们通过生动的实例让我们明白: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积极的课堂氛围才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根本。
现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切身体验,谈一谈素质教育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
教育、转化落后学生的过程曲折而且漫长。有一则寓言: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脱掉行人身上的大衣。北风猛吹,人们冷,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送暖,使行人觉得热而脱去大衣。对于落后学生如果用北风吹他们约束他们,以冷峻的态度去教育他们,他们
第6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摘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通道,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因 此,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是升华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理解宽容、捕捉“光点”、循循善诱、抓反复,锲而不舍。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能撑起一片天空。”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都是教师职业的精髓就是“贡献”和“爱心”,它们勉励着我,使我十几年来一直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学生的一腔真情,默默地耕耘和奉献。
我的班主任工作着重做了下面几方面:
一、理解宽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