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03 07:14: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2、欣赏乐曲《灵隐钟声》

3、编创与活动: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感受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引导学生聆听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ジ惺苄蜗笙拭鞯牡缱忧俣雷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并能参与进行即兴表演。

三、引导学生学习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四、通过乐器演奏自己的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1)初听,(完整听全曲)(提示学生随乐曲轻轻拍手)。

2)谈谈所听内容;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滴答声?

学生讨论:出示:ⅰ5 3 5 ⅰ 0 5 │ⅰ5 3 5 ⅰ│唱一唱主题曲调

设问:A、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B、你能想象宫里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师生交流

4)复听:结合音乐情绪自由地随音乐即兴律动。每当主题曲调出现时,边哼唱,宾合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2:聆听《灵隐钟声》

1)导入:你们去过寺庙吗?(学生说说庙里的情景)

师:你们听到过庙里的钟声吗?请你用声音模仿一下(学生自由模仿)介绍杭州灵隐寺

2)放录音,学生听引子部分——钟声(师: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学生讨论

3)看书上谱例学生哼唱(再次聆听乐曲主题音乐,学生边看谱例边听边哼唱,边思考听了这曲调,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师:在寺庙里除了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你觉得如何加上木鱼伴奏呢?练习用弹舌模仿木鱼声(随音乐用弹舌模仿木鱼声为乐曲伴奏)

4)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5)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3:用1、2、3、5、6六个音编自己的歌

出示:3/4 Χ — X│X — X│X X X│X— 0║学生拍打节奏

学生分组试编——展示——修改——唱——用竖笛演奏(加即兴表演)

第2篇:三年级音乐《钟声》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钟声》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钟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表演歌曲《美丽的黄昏》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5、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美丽的黄昏》。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旋律。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 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表演《美丽黄昏》

1、导入:黄昏的晚霞美吗?请小朋友听一听音乐是怎样来表现的呢?

2、听录音——学生谈感受——听音乐,学生说说是几拍子的?——放音乐——学生试拍——师生随着音乐一起拍打

3、引导学生用动作即兴表演(放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

4、跟着录音轻唱(连唱,注意及时、敏捷地换气——能够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

5、说说表现的意境和情绪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

速度 表达的情绪

稍快 轻松、愉快

中速 宁静、美妙

稍慢 低沉、压抑

6、轮唱(聆听录音学生感受——将学生分成二组,甲组先开始唱,唱至2时,乙组从头开始唱——教师指挥,学生轻唱,要求学生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又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歌声——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有感情地进行三部轮唱,注意三拍子的韵律)

7、学唱歌谱——学生用竖笛演奏A、重点唱一唱第一乐句前六小节,并画图形谱

1)学生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2)连起来唱——进行轮唱

8、选择三角铁、串铃、小鼓、双响筒在“叮咚”处伴奏

分组尝试——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用竖笛和三角铁伴奏,学生自由表演。

第3篇:三年级音乐第七课《钟声》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第七课 钟 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钟声叮叮当》

2、表演歌曲《钟声叮叮当》

3、音乐唱名学习。唱准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三、复习七个唱名,唱准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七个唱名组成简单旋律。

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钟声叮叮当》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重难点: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

复习七个唱名,唱准4、7、1音高,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能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钟声教学设计

钟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不同的中、外“钟声”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

1、 导入:出示钟,说说钟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首与钟有关的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

A、 用你们的表情来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

B、 聆听。

C、 回答。

2、 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师:这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管弦乐组曲的一部分。

(课件展示)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欢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斯特老斯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和创作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如果谁能在这开演唱会或演奏会那将是件很了不起与自豪的事。如果想观看演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钟声的音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