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方字歌》教学设计
《方字歌》教学设计
《方字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 (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 探究新知
(一) 学习字音
1、 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 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 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 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 学习字形
1、出示:防 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 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 写字
1、 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 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 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 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 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 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 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
第2篇:方字的解释及造句
方字的解释及造句
方字拼音
【注音】: fang zi
方字解释
【意思】:供儿童识字用的方形小纸片,每片有一个字或一个词,有的还印着图画。
方字造句
方字造句:
1、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阳谷(今属山东)人。
2、皮带扣、对扣、装饰扣、拉链头、针扣、D扣、方扣、圆扣、里字扣等五金产品。
3、为此研究了一种用繁殖码本作为激励源的有效搜索方法,同时讨论了决定最小均方误差激励码字的全搜索过程。
4、关于你方信用证4425号,请在“吨”字前去掉“长”字,加上“公”字。
5、针对此次主打歌《七里香》被批为大白话、肉麻,被骂不足为奇,方文山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四个字,坚持到底。
6、不需要知道准确的名称或者关键字就能找到服务定义的功能也可以提高客户或者消费方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7、唯独在小方纸上写着只有上天知道的文字的法国人,貌似仍保留着一手圆润、舒展、毫无个性的国体字。
8、“利”字隔着一个云端在“方”字左上。
9、他们用一种奇怪的系统输入中文,在键盘上打的是字母,显示出来的却是方快字。
第3篇:优质教学设计《方字歌》
4、方字歌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7个字,认识“石字旁”。
2、引导学生利用字族进行识字,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3、能正确的读文写字。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字族进行识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文章特点:
1、儿歌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既渗透浅显的造字知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儿歌学习生字。
2、本课是字族识字,文中出现了7个“方字族“的字,其中包括5个生字,和两个认读字。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是识字兴趣,使学生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了解汉字造字的浅显知识。教学过程:
一、读文识字 1.自读:
预习了吗?再给你1分钟读一读识字四,小手指着多读几遍,老师说停再停。2.指名读:
谁来试试?其他同学认真听,小手跟着指着。教师注意指导易错字音和断句
第4篇:《方字歌》的教学反思
《方字歌》是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三册识字
(一)第四课,主要是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学习与方有关的生字。教学的主要目标有
1、认识与方有关的7个生字,能够准确辨析,2、写好“纺”“防”“妨”“芳”“防”5个生字,3、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初步感受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特点激发孩子识字、记字的兴趣。
因为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所以新课开始我设计用走进汉王国的方法来增加识字学习的趣味性。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字族识字,对于这种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过的《客人到家我说请》这首小儿歌回忆青字族的生字进行导入。学生通过读儿歌找出与“青”有关的生字,学生发现这些生字都与“青”有关,称为“青字族”。而这种借助一首小儿歌认识一个字族的生字的识字方法称为
第5篇:《方字歌》教案精选范例
《方字歌》教案精选范例
《方字歌》教案精选范例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学会9个生字,认读7个字,认识“石字旁”。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词语教学
通过学习《方字歌》学习用字族识字的方法。
3、句子教学。
理解句子的意思。激发学生创编儿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能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利用儿歌进行识字。掌握织、庆、碍的读音,石舫的理解。
一、复习: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吗?对:是汉字王国。
“青”(课件)这个字还认识吗?谁能给它找个朋友变成一个新字,再组个词。
2、看到这些字你能发现一个什么规律?
二、课件出示:
同学们,今天出来欢迎我们的.是方字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方字歌》(板书)。“方”的第3笔是什么?
第6篇: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方字的用法
拼音:fāng
部首:方
部首笔画:4
总笔画:4
笔顺:捺横折撇
【详细释义】
fāng
①<名>两船相并,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诗经·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②<名>方形,与“圆”相对。《促织》:“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颈。”
③<形>正直。《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
④<名>方向;方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
⑤<名>区域;地方。《<论语>六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⑥<名>方圆;周围。《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⑦<动>比拟;相比。《察变》:“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
⑧<名>方法;计策。《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⑨<道理;礼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旦知方也。”?秋水》:“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