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兔安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兔安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验除法的意义,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2、通过学生对情境图进行观察、理解、思考,进而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认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举趣。
教学重点: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用除法解决问题,熟练进行准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们喜欢小白兔吗?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小白兔家里去看看。
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目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图中都有什么?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兔累了,要到后面的小房子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教师在学生提出来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不早不晚(重点放在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上)
三、体验感悟
师:好,下面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都解决了吧些问题,是怎么样列式的?随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
12÷6=2(间)
12÷4=3(只)
12÷3=4(间)
下面我们通过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四、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我们看填一填,请根据我们刚才说的把这个现场采访填完整。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宅区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引导反馈,使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房子可以住下15只小兔,把以能住下。
2、如果现在有24只小兔,有8间房子,你们能提出来吧些数学问题呢?请同桌一问一答,列出算式。
3、教师引导学生反馈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小兔安家
12÷2=6(只)
12÷3=4(只)
12÷4=3(只)
12÷6=2(只)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一开始就引入了花仙子姐姐请学生参赛,为学生自主探索“12÷( )=( )”的多钟算法。在这节课中我多次为学生提供小组学生的机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同学交流想法,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兔安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2、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境的设计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内心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
学生发现信息,汇报。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白兔现在累了,要到后面的.房子里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填表(重点解决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其它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12只小兔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兔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能给这些问题分分类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汇报:学生可能发现一类是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另一类是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有几间房子。如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道理师要及时肯定。
2、下面请同学们接着想办法,你喜欢解决哪些问题就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隨着各组学生的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如下: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3、下面我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讨论汇报,可能发现:
a、左边四个算式是知道有几间房子,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右边是知道每间房子住几只小白兔,求有几间房子。
b、每间房子住的小兔少,用的房子多;每间房子住的兔子多,用的房子少。
……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师给予点拨,并及时肯定。
4、提高: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小兔,3间能住下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每间房子住5只兔子,3间可以住15只小兔,而现在只有12只小兔,所以可以住下。
三、实践应用。
1、课本第8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做完后组长负责检查,全部做对的由小组长奖励一朵小红花。
教师巡回指导。
2、课本第84页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说说自己怎样想的?
四、教师小结。
小兔安家
有几间房子
每间有几只小兔
12÷2=6(只)12÷6=2(间)
12÷3=4(只)12÷4=3(间)
12÷4=3(只)12÷3=4(间)
12÷6=2(只)12÷2=6(间)
五、课堂检测。(10分)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9×26×6=4×()
()×8=8+8+8()×8=6x4
4×3=6×()6×()=60-6
2、在○里填上“〉”、“〈”或“=”。
2×98○82×98×1○1×8
5×5○6×67×1○7÷1
4×2○48÷89÷9○4÷4
3、每组人数684
组数975
总人数3235
4、想一想,算一算。
(1)多少只小狗有36条腿?
(2)多少只小鸡有16条腿?
第2篇:课文《小兔安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能够借助乘法口诀求商,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2、通过动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完成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学会乘除法的综合运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制作12只小兔和4个纸作的小房子。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课堂上出示制作的12只纸小兔和4个纸作的小
房子。
2、接着引入课题:森林里来了一群小兔,它们准备在些安家,匆忙好建房子。那么,它们建几所房子,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呢?
二、小兔安家。
1、引导学生观察“小兔安家”这幅画,提问:图画上
上有什么?(在黑板上出示小兔安家教具,板书课题:小兔安家。)
2、引导学生思考:小兔把房子建好了,准备住进去。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小兔的只数和房子的间数这两个条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3、在讲台上用教具演示:12只小兔,分在4间小房子里。请学生思考: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
4、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1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4个小纸盒里。
5、继续引导,演示:12只小兔,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兔,再次提问:需要几间房子?
6、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1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小纸盒里,每个纸盒放6个小圆片。
7、请学生回顾有关的乘法口诀。
8、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12÷4=3(只);12÷6=2(间),同时介绍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9、出示“填一填”,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三、练一练。
1、把第2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并要求
学生说出乘法口诀。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正确答案。
3、出示教材第3题。(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开放题,可
有不同的答案。)
4、引导学生作“谁得第一”练习。
这是一道乘除法的综合练习题,可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
看谁版得快又好,优胜者得红旗。
5、总结练习结果,仔细讲解答案。
6、要求学生试着独立完成第5题“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请学生用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把结果填在表内。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还初步接触了乘除法的综合运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体会到:除法就是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12只小兔,有4间房子,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
12÷4=3(只)
答:每间房子住3只小兔。
二、12只小兔,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兔,需要几间房子?
12÷6=2(间)
第3篇:《小兔安家》教学设计范文
《小兔安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P84-85
教学目的:
通过结合小兔安家的'情景,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难点: 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 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
1.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2. 独立列出算式。
二、 练一练。
1.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
2. 让学生独立完成。
3. 在小组内交流。
4.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布置作业: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板书设计:
小 兔 安 家
情 景 图
一、 巩固练习。
1. 第一题。
独立完成。
小组内讨论。
2. 第二题。
独立完成。
小组内讨论。
3. 第三题。
组织小组进行讨论研究。
全班进行交流。
4. 第四题。
在小组内进行竞赛。
全班交流。
5. 第五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把摆
第4篇:课文《小兔安家》教学设计范文
课文《小兔安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能够借助乘法口诀求商,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2、通过动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完成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学会乘除法的综合运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制作12只小兔和4个纸作的小房子。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课堂上出示制作的12只纸小兔和4个纸作的小
房子。
2、接着引入课题:森林里来了一群小兔,它们准备在些安家,匆忙好建房子。那么,它们建几所房子,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
第5篇:北师大版《小兔安家》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兔安家》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兔安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除法的意义,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2、通过学生对情境图进行观察、理解、思考,进而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认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举趣。
教学重点:
除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用除法解决问题,熟练进行准确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你们喜欢小白兔吗?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小白兔家里去看看。
电脑出示:(小兔安家主题目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图中都有什么?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小兔累了,要到后面的小房子去休息,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
第6篇:小兔安家说课稿
小兔安家说课稿
小兔安家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应该如何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说课稿,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教材分析
《小兔安家》这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除法的第二课,这课是在学习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运用情境图中有关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数学问题。在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学关系为前提的。
根据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小兔安家”的情
第7篇:《小兔安家》教案
《小兔安家》教案
《小兔安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激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3、使学生能正确地用除法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利用除法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只要有小动物搬新家,就会给其他的小动物发请柬,让它们到自己的新家去做客。今天是小兔搬新家。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兔是怎样搬家的呢?
生:想
师:好呀,我们就一起走吧。
二、探究新知
1、师: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森林。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什么?
生:我看
第8篇:数学二年级 小兔安家 教学反思
《小兔安家》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借助表格简单地记录提出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的及除法意义的理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困惑。具体分析如下: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他们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能从小兔安家的实际问题引入,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在第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问题为主的做法,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2、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