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能力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2 08:06: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如何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能力(网友来稿)

四川省高县文江镇籁棚学校:寇忠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拓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社会的进步,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早在联想电脑的广告词中曾经是这样说的“如果人类失去理想会是什么样子?”是的在我们现代社会更需要创新。而对于学生应该从小培养创新精神。而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发展创新能力。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现代教学创新教育的核心。未来的社会将由“文凭社会”转到“创新社会”。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最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创造力。未来的社会中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最受欢迎的学生。“分高而能力低”的人终将被历史所淘汰。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祖国的栋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我们一位人类教育的工程师,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

一、教师应该自己先对自己进行洗礼。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果自己在实践教育中不能够大胆创新,不愿去想别人不敢想别人不去做的事情,永远走老套的教育模式,那么自己永远也不能提高,更是误人子弟。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让教师和学生距离化为零,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一位教师说得好:“课堂上教师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目中,讲台成了威严的象征,课堂上孩子就会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思维就会失去灵活性。”后来这位教师毅然撤掉了讲台,将学生的座位改成马蹄形小组围坐。这位老师说:“没有了讲台,我融入了学生中间,这时的我是一位听众,是一位合作者,也是一位指导者,没有了讲台,也就没有了障碍,师生间更融洽了,心与心更相同了。”总之,我们只有放下教师自己认为那种所谓的神圣的地位才能与学生的距离化为零,在教学中才能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提倡学生异想天开。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创新意识还应提倡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寻于他们的异想天开要允许,要引导。教师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学生们创造思维就变得非常活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猎人海力布》一课时,先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谁知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认为海力布他好笨哟,其实他可以不变成石头的,在灾难要来临的时候他可以马上把村里的家畜当着乡亲们的面全部抢走而让乡亲们来追他。这样乡亲们不就得救了吗?”学生的想法的确深深震憾了教师的心!是啊,学生的创造力有的竟连老师也无法估量,作为教师,决不能低估蕴藏在他们中间的创新能力。

四、启发创造想象。

想象是一个人进行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赤壁之战》一课,他们知道火攻必须要东南风这样的条件,那么如果曹营也想用火攻这样的办法而该刮什么风才合适呢?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既帮助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让《课改》走进教室。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造我们昔日只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教师,应该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只有这样,培育学生的创造精神才能落实到实处。

作者邮箱: kouzhonghui@126.com

第2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大胆进行课堂中结构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对每堂课精心设计,努力进行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体验到“创新”。课堂结构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1.导入要“新”。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使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课堂结构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

二、鼓励创新,唤起创新的欲望,激发创新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解题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联想、勇于创新。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想象。在教学直线、射线、角时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想象“无限延伸”。

2.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知识,找到解决

第3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

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如何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