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德育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20 08:09: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德育论文

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德育论文

摘要: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必不可少,只有在授课时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才能为将来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教育;机械专业;专业课教学;应用

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机械专业课教育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底子较差、爱玩爱闹、自律能力差、纪律散漫且缺乏上进心,这种类型的学生在接触到复杂难懂的专业课时,往往会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出现逃避、厌恶的不良情绪。例如机械加工专业课包括机械制造技术、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及机械制图等内容,学生之前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光看专业名称就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且专业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持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一丝不苟,这对于纪律散漫的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老师只有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讲解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学生的思想深处进行细致耐心的疏导,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打开学生的心结。

一、《机械制图》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图样是必不可少、十分关键的一个要素,所有建筑工程、化工、机械的施工和制造都需要依靠图样进行,图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是技术信息与思想得以交流传递的工具与媒介。通过图样,使用者可以对机器设备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解,从而进行保养、维修与操作;制造者可以了解设计要求、指导生产与组织制造;设计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是对图样绘制等方面进行专业讲解的课程,在为学生上这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时,老师需要时刻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去。首先,要为学生讲解机制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技能,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与仪器的方法,并熟悉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告知学生学习《机制制图》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于正投影法基本原理,要让学生知道识度和绘制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就是正投影法,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这部分内容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做好认真学习的准备。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的图示方法。再次,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程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如何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如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体,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机件和标准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及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那么,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重点方法就是既要思考作图的投影规律,又要想象物体的形状,不断由图想物和由图画物,始终将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投影联系在一起。在每堂课上,老师都要时刻提醒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要具备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始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肃认真,要结合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作业或习题,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二、《车工工艺及技能训练》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应用

笔者在进行《车工工艺及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将实践性、科学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将车工生产实践中的精度检验、车削方法、刀具的选择、工件装夹等内容综合起来,使之成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极具融合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有效指导实践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渗透德育教育。因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大部分会是操作机床、进行工件车削加工的造作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机床上的部件精度高、造价高,要求学生时刻爱护机床及配套使用的'工、量夹具,要求学生熟悉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有关知识,将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时刻牢记规范操作,在进入车间时,学生必须统一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为了让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程感兴趣,老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些我国车工工艺的发展史,通过丰富有趣的史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公元8世纪,我国的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有了手工操作的车床,发展到17世纪中叶,已经能制造难度较高的天文仪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工体体系,机器制造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现如今我国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造自动化、高效、精密的设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属切削技术还是比较落后。因此,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的机械加工行业作贡献。

三、《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应用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基础技术课,要求学生通过掌握零件的使用要求、公差概念、制造误差之间的关系,解决效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互换性的研究与学习。所有机械产品的基础都是零件制造精度,只要机器中的一个零件的精度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一再要求学生坚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精益求精地学好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行为公差、极限与配合等重要内容,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

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将机械制造工艺学、刀具与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等知识融为一体,以机械制造工艺为主线的一门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注重灵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运用,要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项目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锻炼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培养自己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因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便是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也非常巨大,所以,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能为提高全面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谢琴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周凤至,林宝凤,吴斌.春色满园育桃李职教催生德育花———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J].教书育人,2014(02):27-28.

[2]朱玉斌,李法顺.一切为了学生———禹州市职业中专德育教育工作纪实[J].协商论坛,2015(10):22-23.

[3]蒋玉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11(06):34-35.

[4]卢树基.当前中职学生思想德育教育难点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221-22.

[5]王刚.浅谈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4(06):13-14.

第2篇:小学音乐德育论文:浅谈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摘要: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 审美感 情感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留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品德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比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又如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凝聚每份爱》这首优秀歌曲激励和团结着华夏儿女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那双双被压在废墟下仍紧握着笔的拳头;那些为给灾区献血而排成长龙的队伍;写着“小伙伴们,挺住!”的横幅以及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齐声高唱《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的事迹„„都是音乐的德育功能在发挥作用。还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爱国之心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博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民乐合奏

《三个和尚》时,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引用恩格斯的精辟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命运》是一首非常好的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悲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哀痛和柔和的哀切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欢呼。”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动力,并在同学们的心中产生剧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用音乐之美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美,寓美于心灵之中。

三、通过音乐教学树立起起榜样的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韩红,不仅用歌声打动我们,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她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在今年的雪灾和地震这些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明星如刘欢、成龙、刘德华等踊跃捐款,并深情演绎了《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歌曲,用行动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明星的号召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编入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本,很多学生都喜爱这两首歌。这两首歌里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些明星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现在这个物欲与权欲充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榜样,尤其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当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

总之,“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

第3篇:行动导向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应用

尹红健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4)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不断探索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新思路。行动导向教学逐渐成为主流,任务导向,工作过程驱动被不断推广,对教学改革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 行动导向 高职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大力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或“高级技术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前高职教师的重要工作。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论文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于洪区北陵中学

2013.3.1

摘要:新课改下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种任务,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应通过物理教学,把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题材,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素质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与教学

青少年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在新课改下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人格尤为重要,所谓人格即养成一个人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是道德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体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浅谈汽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汽车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

德育即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重任。它的着力点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素质、价值为重心,。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德育工作,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意志和品格,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全面发展。

中职学生的年龄均在15~18周岁,正处在发育成长旺盛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单纯,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良莠难分,盲目从众。所以,德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国目前正大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双语教学在航管专业课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大焦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军校专业课教学特点,提出了航管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航管 应用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为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出的一项政策要求,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它是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践连续的保证。总部机关也对军校提出了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明确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有一门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笔者在进行航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中,对双语教学模式做了探讨并总结于此,以和各位同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和类型

双语教学,就是使用两种语言(中外文)讲授非外语语言类课程和非外语专业类课程。《现代汉语词典》将双语教学这个术语定义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双语教学在航管专业课中的应用的论文

双语教学在航管专业课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 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大焦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军校专业课教学特点,提出了航管专业课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航管 应用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为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出的一项政策要求,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它是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践连续的保证。总部机关也对军校提出了实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明确要求:“每个专业至少有一门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笔者在进行航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中,对双语教学模式做了探讨并总结于此,以和各位同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和类型

双语教学,就是使用两种语言(中外文) 讲授非外语语言类课程和非外语专业类课程。《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项目教学法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在专业课教学中流行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等综合职业能力。汽修专业应与时俱进,大胆运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这是大势所趋。为此,我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观念创新,让学生开启潜能。

大部分学校的汽修专业教学,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少主动权。实训操作课是教师先示范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做法再重复一遍。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将汽修专业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德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教育在机械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德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