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导学案
组号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个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探究事物的兴趣,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
一、导语:
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默默地感动,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格外的引人注目,那就是莲。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踏上莲之旅列车,去探寻莲文化的魅力。
二、总实践活动:
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一次以“莲文化的魅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 你 设 计 一 则 宣 传 标 语,鼓 励 同 学 们 积 极 探 究 莲 文 化 的 魅 力。
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该班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开场白,要求文明、得体、富有启发性。开场白: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置三个应上的栏目
答:①②③
4、关于莲花的常识。(1)请你写出3个莲花的别称。
答:①②③(2)请写出2个与莲有关的故事。
答:①②
5、写出三个赏荷胜地:、、6、请你写出两句与莲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1)(2)
7、请写出三个有关莲的成语并解释。
舌灿莲花: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有如莲花般地美妙。
藕断丝连: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8、莲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第一: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洁净、圣洁。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李
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莲与佛教的关系也可以得知。
第二: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坚韧。如屈原的“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王勃的“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
第三: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和美好的生活。如: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中莲都是美好的象征。
第四: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祥瑞。如人们把澳门称作的“莲花宝地”“莲花福地”,就是取
其吉祥、祥瑞之意。
第五:莲花是美丽的象征。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第六: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南朝乐府民歌中有“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第七:莲在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还是洁身自好的象征,除了周敦颐的赞颂之外,还有吴师道的“玉
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
如果你化身为莲,请用第一人称描写一段“莲”之美的文字。
三、结束语 莲花在淤泥里孕育,在阳光里生长,在高温里盛开,在清风里结实。莲之魂,飘在诗歌里,行在书画里,定格在照片里,它属于水,它属于阳光,它属于爱它的人,它更属于神秘的宇宙......让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勤劳的双手,让莲文化魅力永存!
第2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日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也常常是不公正。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人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畏惧,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应抛开自我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莲。爱生活,应该做个公正的裁判。
第3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1
历代的诗人,如陶渊明盛爱莲,赞扬着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说起莲,有很多有关莲的未解之迷,莲的历史又是如何呢?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
第4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1.荷花是人们最喜爱的花。现要在莱芜市举行首届“莲花节”。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事情
(1)请你为“莲花节”写一条宣传标语:
千年莲乡一杯酒
喜迎四面八方客 弘扬莲乡文化
展示中华风貌
2请你为“莲花节”设计四个活动栏目:
品尝莲的美味
欣赏莲的风姿
领略莲的文化
演绎莲的魅力
3请你为莲藕写一则广告词: 清热润肺,健脾开胃,只有莲藕好!莱芜莲藕
洁白爽口
藕断丝连,情意缠绵
4.莲花有袅娜多姿、青翠欲滴的叶,娇嫩鲜艳、雅致迷人的花,洁白无暇、甜美可口的茎,沁人心脾、引人入胜的香,请你选择一个侧面为她写一段赞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赞美品质)
荷田里,荷叶竞相媲美。有的平展浮于水面,如薄薄的圆盘;有的在清风中轻摇,撑起朵朵黄伞,似婷婷玉立的少女;有的露出水面,紧紧地卷着嫩叶,像丹青妙手得意的一笔。
5“莲花节”的开幕
第5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日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
第6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诵读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讨论莲的象征品质,了解莲文化的内涵和健康人格。
4.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
5.引导学生以学习莲文化为例子,主动挖掘传统文学殿堂中物象的象征意义,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教学重难点
1.与莲有关的诗词的理解与诵读。
2.莲文化的探究了解与健康人格的培养。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合作探讨,拓展
五、教学进程 1.导入学习:
同学们,在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猜几个谜语。
小小俏姑娘,坐在水中央;一身粉红装,绿伞绕身旁。—————莲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池里一只船,大水盛不满,小雨纷纷落上头,
第7篇:莲文化的魅力
《莲文化的魅力》练习题
1,从你读过的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
些含义?请举例说明。
答: 莲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象征,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证明;
莲是传递爱情的象征物,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可以体现。
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
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
2,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但是现在也有人认为如果过分强调,就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变通,你认为呢?
我认为应该象莲花一样“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一个有原则有个性的人,如果什么事都随波逐流,便很容易犯错误,走上歧途。
我认为应当学会变通,现在社会
第8篇:莲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
5、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
第9篇: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课堂实录
王玉芝
导入语师:我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花卉: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生:荷花
(出示荷花图片,欣赏荷花)师:荷花是水中仙子,花中君子,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文人墨客把它写入诗词歌颂其优秀的品质,人们的饮食起居也都离不开莲花的身影,进而形成了一种莲文化,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莲文化的魅力,先有第一展示小组介绍一些荷花图片以及赏荷胜地。(第一展示小组:王坦翔、于秋菊、赵常浩、张梦圆。展示内容:荷花图片欣赏以及全国赏荷胜地)
赵常浩: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片,我们知道荷花的优秀品质,莲花是友谊的象征。看到这幅图片,让我想起了《爱莲说》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让人感到荷的高贵
于秋菊:大家来看这幅图片,这朵莲花的颜色是白色,一提到白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