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美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5 08:0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回乡偶书美文

回乡偶书美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一个小到中雨的天气,承蒙上苍的恩赐——一个上午几乎没有下雨,几近中午才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我们的回乡之旅已经完成,说来顺顺利利,一切安好。

每逢到了应该祭奠先人的时节 ,我都会带上爱人及一双儿女一起回故乡。那里有我的逝去的先人——父母、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等等,回乡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时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眼看渐近故乡了,我的思绪随着飞奔的车轮不停的飞转——想到天真的童年生活:那是何等的惬意与欢心;想到青少年时期远离故土外出求学的日日夜夜;想到家乡故土上自己记得发生过的一些往事;想到现在还生活在家乡的父老乡亲;想到目前生活在家乡的亲人;想到自己现在独处异乡的工作与学习生活......看到眼前的爱人和一双儿女,我收起放飞的思绪,到了,停车走下。

爱人和一双儿女嘻嘻笑笑、你逐我追,仿佛是在享受一次旅行,我也理解他们,没有必要搞的如何深沉,不是么?就让他们在拜访亲人和祭奠先人的同时也享受一下久违的田园风光吧!毕竟他们和我是有差别的'其他个体,不可一概而论!

目前,只有二姐还居住在家乡,我们一起去看她了!在超市里买了一些过年的酒菜、小孩子们吃的玩的东西等。她的家居住在小村子的最西边,不算高大的房子是前几年建造的,独立的院落略显静谧。刚一进门就看到姐夫在忙着宰鸡烧菜等,我立刻感受到了来自亲人的无言的问候,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见到亲人了!一阵忙碌过后,大家围坐在餐桌边开始边吃边聊,也许是饭菜的口味不同,我们一个个饭饱酒足,又坐下来聊天:聊聊孩子们的工作与学习、聊聊现在的工作与生活等。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起身告别,天色有些阴沉。当我和爱人及一双儿女上车摇起车窗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二姐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车子渐行渐远,她们仍站在村口目送我们离开村庄,久久不愿离去。我凝望逐渐模糊的村庄和亲人,泪眼朦胧!

每一次的回乡之旅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剔除浮躁的思想、沉淀岁月的积淀、感悟人生的真谛、扬起理想与信念的风帆。感念岁月的无情:一缕缕白发渐渐驻足我的发髻,真是岁月催人老啊!感念上苍的恩赐:赐予我现在幸福的生活!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就是方便,时间不太长就到了我的居住地,停车走下,完成了这次回乡之旅。

第2篇:回乡偶书的美文

回乡偶书的美文

(一)大叶杨

一片大叶杨的叶子不偏不斜地从我的头顶落下,它好像在和我打招呼,然后轻盈地飞到地上随风转了180度的弯后静静地落在一处草丛里,默默向地向我行注目礼,看着我慢慢地从它身边走过。我对它是十分熟悉的,从小到大,少说也有十五年的交情,能够说我看到了大叶杨是怎样从一根根笔直的枝条插入泥土中,然后一年一年地生长,再变高变粗,逐渐长成大树,也目睹了它们在春天悄悄发芽,夏天浓荫蔽日,秋天黄叶纷飞,冬天枝桠光秃,年复一年,日月不断循环的全过程。

这次,是我回到家乡的第一个秋天。平时总是来去匆匆,不太在乎这些树木,只是在外地再也没有见到过它的身影,原来它只在故乡生长,因此再次见到时就像久违的老朋友,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笑,然后对它说:“好久不见!你们还记得我吗?”

秋天的大叶杨树上挂着黄绿相间的叶子,它们都是季节变换里最乖巧的孩子,秋天一到就迫不及待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可灰色的树干和树枝却不动声色,走路时,稍不注意就被它刮到或碰到裸露的手和腿上,定是有清晰可见的痕迹,或深或浅的伤,虽不是痛彻心扉,但也着实不舒服。大约六七岁时候,我但是经常和这些枝条们零距离地亲密接触,调皮捣乱,厚着脸皮胡闹,严厉的父亲总是就地取材拿树枝来教训我。屋后有五六株粗细相当的大叶杨树,他随手折断一根树枝就往我的小屁鼓上一阵狂扫后,再将它放到柜顶上去,哭声叫喊声穿过我的童年时光,留在我青涩可笑而又可怜的记忆中,经常的挨打捣至我对大叶杨树枝的无比恐惧,它们就应再长高些,高过大人们的个头最好,那就会折不到。有时我会趁父亲不注意时偷偷地将它丢掉,也会愚笨地踩上凳子故意去把树枝折断,再拿到灶屋当柴烧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父亲依旧折了大叶杨的树枝放到柜子上去,做了坏事的我依旧免不了挨打的噩运。“下次还跑塘里去游水不?”“还爬到树上掏鸟蛋去不?”“还放学后不回家吃饭不?”“还去哪里不跟家里人打个招呼不?”……“唉!什么时候才懂事噢!”这是父亲每次停止挥舞枝条时的结束语,此刻想来,觉得自己当年的确年少无知,只知道为什么挨打的总是我的屁鼓而不知错在哪,更不知父亲的良苦用心,打在我身上,却疼在父亲心上。

又一片叶子从眼前飘落,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闪烁出金色的亮光,像照耀在我成长路上那份特殊的父爱,看到它们,亲切、亲近之感油然而生。我露出孩子天真的一笑,正因立刻就到家了。待会我必须背着我父亲偷偷去房间的柜顶上瞄一瞄,看看上方是否还保留着一根许多年前令一个孩子个性厌恶的大叶杨树枝条儿。表达心情不好的句子

(二)稻田

留意翼翼地走在田埂上,我的脚步很慢也很轻,生怕踩到那结着一穗穗丰盈饱满,压弯了腰杆,把头低得不能再低的稻谷,我看到它们像孩子一样亲吻大地母亲的'姿势:自然,优美。田埂上的野草早已衰枯,乱糟糟的一片,不等秋风吹来就散尽了身体里所有的绿意,没人理会这些厌恶的杂草,倒是它们的消失更衬托出了稻谷的价值,今年丰收在望。乡亲们的谷袋子就会更加压秤儿。

我喜爱一个人到乡间走一走,看一看,是正因这样的闲暇日子少得可怜,慢下来置身于美丽的乡村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走在田埂上,一阵风吹过,带着稻田里散发出的泥腥味,稻叶、谷穗、野花混合在一齐的芬芳,一呼一吸,感觉好极了。在那里,不适合看书,写字;不适合与人聊天,调侃;也不适合追赶嬉闹,喧哗;更不适合谈情说爱,讲风花雪月。来了,什么杂念都无处生长,蓝莹莹的天,清凌凌的水,连空气都像是滤过的那么纯净新鲜,遍地的植物都像是最亲切的老朋友,不管再见多少次,青绿、金黄,那颜色,那气息,永远都不会让人感到厌倦。不必说出来,放在心里最深的地方,很温暖,无论走到哪里,一向都完美如初见,这就是家乡的魅力,只要有它的存在,别的地方再好也无法与之媲美。读书后感

一望无际的稻田,沐浴在朝霞的柔光里,像一块硕大的地毯铺向天边,兴高采烈地迎接每一个来访者,又像一张特殊的邀请函,上方写满祝愿与期望,把今年的成绩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去赴一个丰收的约会。

“轰轰隆一一”头带草帽,手戴手套,穿着被泥士,碎草沫沾了一身的脏衣服的老张叔开着巨大的收割机过来了。他冲着我笑,大声与我打招呼:“你看这今年的稻谷成熟得比往年还早,状况也不错。”他爽朗的笑声很快被机器声淹没。“是吗?”我扯开嗓子反问,“不信我跟你打个赌,去年是亩产1500斤,今年少说也有1800斤。”他回答着。在我看来,能把水稻种到亩产1800斤以上除了袁隆平老先生那么神通广大外,也最多不超过1700斤,况且他的超极稻种子也没有那么快撒到广大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去吧!我说没有1800,他说这天晚上过完秤就知道了,谁赌输了谁请喝酒。

黄昏来临,晚霞满天,老张叔的屋门口很热闹。左邻右舍都过来帮忙,撮谷,装麻袋,缝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亦乐乎。我这个来自乡下的城里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只好拿扫箒把他们撒在地上的谷子扫在一齐,然后把它们撮到袋子里去。这时,老张叔叫我过去记数,原来他还没忘记这天我们打的赌。门口有台电子秤,帮忙的人一袋一袋放上去又抬下来,第一袋185斤,第二袋178斤,第三袋175斤……三亩田一共5538斤,算起来平均亩产1846斤。我赌输了,输给了这个金色的季节。“好一一我立刻去打酒”!我愿赌服输。这时的老张叔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在夕阳的映照下,稻叶金黄,谷粒金黄,谷堆金黄,禾场金黄,夕阳的余晖照在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是金黄,蹲在墙角的大黄狗正眯着眼打盹,一只花猫在一块大石头上伸懒腰,一只黄花公鸡领着几只母鸡在草堆里刨食,还有两个光着屁鼓的小伢仔跟在哥哥姐姐身后拾稻穗……酒香、稻谷香,飘得远远的,他们有些醉了……看!这个金色的秋!

第3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1

唐朝有个人,他叫贺知章。他家非常穷,破旧的茅草房顶还破了一个大洞,下雨的时候还会漏雨。到了冬天,他没有大衣穿,经常冻得瑟瑟发抖。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让爸爸妈妈不那么辛苦。他想去考试,他好好学习,并且模仿悬梁刺股。他在晚上也要读书,就在很困的时候把头发吊起来读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长大了,他信心满满地去赶考。有一次,他考失败了,他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放弃。因此,他每年考试一定会去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考上了大学,他心里特别开心。他自言自语道:回家一定要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

回家后,他收拾一下行李,准备去外乡工作,村里的人都为他祝贺。四十年之后,他变老了,白发苍苍,弯腰驼背,眼睛有点花了。突然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家乡的一切会变得怎么样呢?于是他就要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一、课文分析:

《回乡偶书》里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太子和百官为他践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表现了一个普通回乡人的真实情感。

二、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本文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四: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猜诗人导入。

师:孩子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有无穷无尽的韵味,骆宾王7岁就能作诗《鹅》“鹅、鹅、鹅......”,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能背很多诗给大家听吧!生:进行古诗背诵。

((1)预设一:学生没有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1

天,湛蓝深邃不染一丝污渍;水,清凉明澈未染半点浊痕。顺着崎岖难行的山路,点点黑瓦村落在陡坡的那一边。这是我的故乡,有我的亲人,有我挥之不去的思念和牵挂。

红褐色的田埂映照着夕阳,满山牛羊仿佛也用质朴的乡音呼唤着迟迟未归的游子,狂风吹得芦苇的散絮落到溪中飘零,我不禁想起“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看着层峦叠嶂的山石,我遥想着山的那一边,有着波涛澎湃的金沙洪流,激荡着我对故乡的深情,激荡着爷爷奶奶对子孙的爱与思念……

崎岖的道路无法阻隔血脉的思念,虽然已满头汗水,但是看着父亲,他那炙热的眼神,他遥望家乡红土的深情,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巴望着一下飞回家园与家人共享天伦,爷爷奶奶正在家里期盼着,祷告着,用最最质朴也最最高尚的声音,呼唤啊,呼唤……我忽然又想起上次回乡时,奶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回乡偶书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乡偶书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