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文化铸魂随笔
文化铸魂随笔
谁说煤炭行业只抓生产,不管文化。谁说决策层只问经济效益,不管思想教育。职代会报告里一句“文化铸魂”,就足以说明晋煤集团对文化的重视。晋煤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也正是因为一直以科学文化铸先进企业之魂,始终以优秀传统文化铸优秀企业之魂。
报告会中说:“打造职业化员工队伍。要持续加强学习型企业建设,通过确定主题共学、骨干授课领学、推荐图书精学,让员工学有内容、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在员工队伍中营造学技术光荣、有本事吃香、做贡献有功的浓厚氛围。”听到这些,我想,不爱学习的也会走进书店,爱学习的会拿起更多的书本,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多元。
董事长说:“急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熔炼团队精神,形成人力资源优势。务必要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拼搏勇气,一刻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使企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光明。”还说“要着力畅通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千方百计为员工创造一个施展才华、体现价值的舞台,实现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提升。”听着这些,内心会觉得温暖,觉得有希望。晋煤,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
煤炭企业,不言而喻,煤炭肯定是集团公司的生存之本、增长之基、发展之源、强大之道,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但文化这个软实力若是太过薄弱,再稳固的大厦也会倾斜。试想,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做内核,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怎会五千年奔腾不息;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特质,晋煤集团如何来支撑这座五十年不至圮倾的大厦?“百年企业,能源旗舰”,这个“百年”可以是一百年,也可以是八百年,甚至是下个世纪的又一个八百年。
古人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今人讲:踏实做事,清白做人。
如果没有这个思想,今日有权就会花天酒地,明日获罪只能昏天黑地。千里大堤毁于蚁穴,万丈高楼倾于微屑。能防微杜渐的只有文化,只有个人操守和自我修为。所以董事长报告会中特别提出要“深入开展读廉书、荐廉文、重廉行的主题教育”,就是要为政之人多读好书,做好人,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三国军事家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否则,“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修身在平时,学养在积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不够,德不厚,就无法做到内心不疚,就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慎独和无私。厚德载物,无德而起会多行不义;学可养心,不学而位会敷衍庸碌。
董事长指出:“个别干部胸怀不广、境界不高、作风不强、不敢作为、不会作为、不能作为,部分员工不学习、不创新、不协作。”还说这是要加快解决的头等大事。可见文化的重要。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了元神;没有文化,也就没有了灵魂。
董事长的“赢在职业化,胜在执行力”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很重要。他说:“对有贡献,有能力,有才干,思想品德好的干部员工,一定给予奖励,并且提拔到适当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的智慧与特长,放手让他独挡一方。”还说要“坚决摒弃随波逐流、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真正做到身在岗、心有责、不服输、不怕难、想正事、干实事,以更加高昂的创业激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集团公司各项事业破浪前行。”这样就必须“把想干会干的人用起来,把有位无为的人调出来,把畏难怕苦的'人换下来,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培养和挖掘一批善于把握政策、善于钻研技术、善于对外交往、能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干部,确保集团公司宏图大业后继有人、各项工作蓬勃开展。”
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历史,超越历史;站在科学的至高点,去展望前景,去描绘前景。晋煤集团一定会越来越好。
“用愿景引领,以文化铸魂。”文化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文化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晋煤的文化个性和特色。要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大型会议和媒体宣传,大力展示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的辉煌成果,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在良好的员工形象上的。任何一个企业,没有文化都不会维持下去。董事长知道晋煤集团特别需要现代科学,但晋煤集团更需要传统文化精神。只有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紧密结合。才可能出现“联则互利,动能共赢”的局面。因为丢掉科学就丢掉了向前发展的依据,掉传统文化,就丢掉了灵魂。只有文化铸魂,企业才会是锐进生生不息的,才会是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有文化的晋煤人既庄严,又神圣。有文化的晋煤集团,既充满希望,又充满活力。
文化铸魂,是晋煤集团能够率先进入国家重点企业行列的重要因素之一。晋煤人有晋煤人的精神风貌。只有晋煤人能够继续把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科学理念结合起来,发挥到极致,晋煤的天会更蓝,经济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家家会更幸福,人人会更安康。
以文化铸魂,让企业生光!
第2篇:党建领航 文化铸魂
党建领航 文化铸魂
2011年09月21日 06:34何唯来源:湖北日报手机看新闻
湖北日报讯 走进农行湖北省分行办公大楼,整洁的环境,自信的笑容,和谐雅致,现代气息充盈其中。
荣誉室里,“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省级文明单位”、“最佳分行”等奖牌整齐排列,显示该行近年来在履行大行职责、全面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让人深切感受到湖北农行人的进取活力和企业文化的魅力。
这种效率与活力靠什么来支撑?省农行党委书记、行长姜瑞斌回答:用党建的“神”来统领文化的“魂”,使党组织成为培育企业文化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使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凝聚员工思想、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文”化人,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效提高全行整体实力、经营效益和队伍凝聚力,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文化引领 党建内涵不断延伸
当今时代,以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等为主的软实力工程建设,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那么如何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目标的“水乳交融”呢?
回答这个问题,省农行重点找准党建文化与业务经营的“结合点”,把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业务目标相融合,不断丰富和拓展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层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领企业走上更科学、更和谐、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层次。
如今,省农行党委提出的“稳健为上、价值为本、创新立业、公平立行”的十六字办行理念,已成为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共同价值理念,是该行近年来品质经营、规范管
理、快速发展的“航标”。提升经营能力,实现由“粗放经营”向“品质经营”的转变;激发组织活力,实现由“人员大行”向“人才强行”的转变;强化合规定力,实现由“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的转变,这“三大转变”让全行转变观念、行动一致、目标同向,为品质经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些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内化于心的形式孕育而成的发展理念,深深融入员工思想,切入到日常经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并正在用行动演绎着“为在中部地区打造一流银行机构而努力”的新篇章。
文化搭台 党建工作充满活力
党建工作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或载体表现出来,才能使无形变为有形,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虚功做实。而活动的形式、载体也只有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和文化的建设才会永葆活力,不断发展。
对于每一个湖北农行人来说,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可谓津津乐道„„ 举办员工大课堂,解读党的理论政策,研判企业发展形势,在干部员工中形成了学知识、变观念,改习惯、强责任,争先进、树形象的浓厚氛围。打造“企业文化”专栏,不断拓展网上学习交流的“新园地”,满足了党员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举办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启迪党员干部“脚踏实地,收获人生”。举办“企业文化”演讲会,那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让大家深受感动。组织“合规文化”宣讲团,将合规教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一线员工精彩呈现。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省农行机关举办“青春之歌”庆祝建党90周年卡拉OK比赛,广大党员和青年员工用一首首饱含激情与思想的红歌,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对企业的忠诚。此外,还组织机关优秀党员和新党员代表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追忆峥嵘岁月,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省农行贴近时代脉搏,贴近发展实际,贴近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使党建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管理 党风廉政得到加强
点击进入省农行内部的经管网,一个“领导干部廉洁提示承诺专栏”的醒目标题跃入眼中。据了解,每年年初,该行党委都会和各分行“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公开进行廉洁承诺,为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做出表率。
省农行党委中心组日前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相关文件,强调“学规定、强素质、做表率”活动的核心是廉洁自律,全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执行的表率。
这些只是省农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隅。据了解,该行近年来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廉洁从业内外部环境。
通过开展以树立“六观”为核心的廉政文化专题教育,以党小组集中学习、廉政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学习心得、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读书修德、以德律己”活动,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增强干部的从政修养,自觉养成守法、诚信、自律的良好行为规范,筑起一条反腐倡廉的坚强长城。
在党建文化的熏陶下,各级领导干部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在全行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廉洁从业环境和廉政文化氛围。
文化育人 党员队伍不断优化
在省农行党委书记、行长姜瑞斌看来,“员工是银行最活跃的生产力,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最宝贵的资源。”
为落实人本文化,激发队伍活力,省农行提出了“四让”理念,即:让员工得到终身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员工的技能得到有效施展和发挥;让员工得到真诚的关系和帮助;
让有能力并做出贡献的员工有更多发展机会和收益,尽可能为员工搭建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使员工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自2009年到任以来,姜瑞斌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这一理念:从加强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到建立公平竞争的干部晋升管理机制、完善分行“职代会”职能建设,他都细心尽力,亲力亲为。
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把各类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各类人才,使党员队伍成为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省农行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充分施展才干的良好氛围。近两年,全行共有605名干部员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多人次在全国农行系统和省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如果说,近两年来省农行的改革与发展是一曲雄浑激越、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如歌的行板,她以柔美、悠扬的旋律,愉悦着每一位湖北农行人的心田。
在全面打造大型优秀上市银行的新时期,省农行正在以党建文化特有的魅力,张扬的活力,导引着一股股行为规范和价值传承的文化溪流,演绎着一部部“创业、创新、民主、文明”的农行篇章,奏响着一曲曲“和睦、和美、和谐”的农行赞歌,展现出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景象。(何唯)
第3篇:文化铸魂 凝心聚力
文化铸魂 凝心聚力
——上海农场种植二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像水,润物无声。它带给企业的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2009年融入光明食品集团开始,上海农场种植二部完成了一次次自我超越,在苏北沿海农场中位次不断上扬,成长令人瞩目。
当下,光明品牌文化大讨论活动与上海农场企业文化体系讨论活动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回望过去,上海农场种植二部员工在“手牵手同筑人文种植,心连心共建绿色农业”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一路高歌,奋勇赶超。这背后,是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力量,打造了和正在创造着属于种植人闪光的过去、精彩的现在和崭新的未来。
思想是指明行动方向的纲领。确立一种思想,才能开拓一条道路,进而写就一段传奇。自融入光明大家庭,公司以三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在生态循坏农业建设中,塑造了一个崭新的现代
第4篇:寻文化之根 铸校园之魂
寻文化之根
塑校园之魂
------市石化一小“师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在市“师德建设年“活动中,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寻文化之根 塑校园之魂”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
一、活动背景
1、教育改革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社会的标杆,师德师风关系到教育的责任与水准。市教育局教育三年提升计划,给我们规划了教育发展的蓝图,师德建设年活动则是保障工程,提升师德师风,必将收获教育改革成功。
2、学校师德现状。“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敬业精神一直是我校的光荣传统,我校教师长期以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人师表,深受广大家长、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但当今日渐膨胀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冲击原本纯净的校园,从教行为不规范,工作浮于表面,服务意识不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现
第5篇:铸师魂
师魂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首,爱是师之魂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在教育这方沃土上,用爱奏响了一曲曲师魂颂歌。
一代宗师孔子,言传身教,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爱在人民心中铸起千古师魂。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爱满天下,教学为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爱铸
造了人民教师光辉形象。在克依玛熊熊烈火中,为了保卫700多名学生的宝贵生命,36名教师扑 向烈火英勇殉职,用爱铸造了永恒的师魂。在开县井喷、洪灾之时,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受到 伤害,全县教师舍生死,身先士卒用爱铸造了闪光的师魂。
这一个个光辉的形象,无不在告诉着我们:师爱是一种博大胸怀,如缕缕春风吹醒冰封 的土地;师绵绵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师爱是一种奉献,如燃烧的蜡烛,照亮前进的道路; 如默
第6篇:铸警魂
铸警魂
简介:一位拥有着警察梦想的大学生,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刚入大学的他,由于仕途不顺加上恋爱失败和就业趋势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大学生活从一开始的热切向往、满怀信心到失望,最后迷失自己当初的梦想。在他宿舍好兄弟以及好友郭强的帮助下,他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重新挥动起翅膀,向着远方飞翔。
人物:李亚强,何龙,郭强,指导员,爸爸,妈妈,小萱,班长,旁白
第一幕
(PPT一张学生背书包在校园的照片)
李亚强(独白):我——李亚强,有一个最简单的名字,一张最普通的脸,还有
一串不宁静的心事。我又想起那时在警校所经历的和所摆脱的,想起我成长的脚印由弯曲渐渐变为笔直„„
(PPT,一张家庭客厅图片)
旁白:高考结束了,李亚强正为了报哪所警院而发愁,却受到了父母的阻挠,由此而发生了一场报那所学校的争执。
(灯光昏暗,李亚强的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