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王安石故事
王安石故事
拗相公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1] 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并不是王安石所说,却符合他的思想,因此,一般都将它归到王安石名下。“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清廉朴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的饼拿过来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不迩声色
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
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结果,人们才发现,王安石只吃离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摆着鹿肉丝,他竟完全不知道。
千锤百炼
王安石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第三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十多个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
囚首丧面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王安石的这些恶习众所周知。苏洵曾经描述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韩琦任扬州知府,王安石为签判,成了韩琦的幕僚。王安石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因此当差的时候时多来不及洗漱装扮。韩琦以为王安石夜夜寻欢作乐,就劝他不可荒废读书。王安石也不辩解,只是说韩公不能知我,后来韩琦才发现王安石非常有才华。
第2篇:王安石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
王安石宰相肚里能撑船故事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用来赞誉或者鼓励别人宽宏大量的常用语,其实和北宋一位大人物的隐私有关,时过境迁,再次把当年那件绯闻晒出来,绝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表示对那位大人物的由衷的敬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诗,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豪放派的先声。今存《王临川集》、《临川拾遗》等。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屈指可数的改革家,他给宋仁宗的万言书,对体制、科举以及当时奢侈靡费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强烈要求改革,要求“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然而干工作什么时候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仁宗对王安石的万言书不置可否,直到神宗即位。新君十分推崇王安石的变法理念,新时代新气象给了王安石实施变法的最大空间,1070年王安石拜相。由于改革触动了一些贵族的'利益,神宗有些动摇,王安石被迫辞相。几经沉浮,王安石疲惫了。故国晚秋,登临送目,唯见长江天际流,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文学上。散文《答司马谏议书》除了深刻犀利的思想,更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怀古诗《明妃曲》假借汉宫秋怨直指曲折复杂高深莫测的人际关系。
王安石晚年归隐书房,舞文弄墨的庭院有一位红粉佳人,娇媚婀娜如盛放的芙蓉,王安石十分喜欢她。可是佳人的心思却有所偏移,她对王安石身边的另一个“工作人员”情有独钟,频送秋波。没有谁可以拒绝这样的诱惑。
为了和情人欢会,佳人颇有“胆识”和“创新精神”,每天早上叫人捣树上的乌鸦窝。那时没有时钟,王安石早上出门健身靠的是树上的乌鸦。黎明时分明月西沉,乌鸦一叫,起床的时间就到了。乌鸦叫的时间越来越早,有时遛了一大圈回来,月亮还在东边的树梢上,王安石有些纳闷。有一天,王安石刚出门,因为忘拿东西又回来了。
真相只有一墙之隔,柔情缱绻的一对男女相悦之际,互相抚摸对方皮肤。佳人的谑笑有些刻薄:“先生的皮肤像极了干姜,真不爽!”清冷黑暗的窗下,王安石的心中惊涛骇浪,他转过身走向门前那条小径,小径的尽头是浩渺的大江。
书房内正在举行一个家宴,王安石的左边坐着那个“工作人员”,俏佳人坐在“工作人员”的对面殷勤把盏。酒过三巡,王安石说有一首打油诗说给你们:“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俏佳人是何等的伶俐,立即跳起来跪在王安石的面前——这些日子大家都不好过,都在人性的边缘和道德的底线上挣扎。佳人含泪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王安石轻轻扶起这个心不属于自己的女人。面对背叛,王安石以他过人的胸襟选择了容纳成全,选择放爱一条生路。
苦海无边,挣扎愤怒之后,他把自己化作一条叫做慈悲的船。他把寂寞留给自己——改革寂寞,文字寂寞,感情寂寞,寂寞让他如此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