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16年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2016年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近日,农业部发布了2016年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2016年东北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东北地区清雪、扣棚工作稳步推进,水稻育秧即将展开。但受去冬今春降水偏多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春季低温春涝威胁较大。针对当前气候和生产特点,要立足早摆盘、早播种、早泡田、早整地和早插秧,以及抢农时、抢积温的“五早”和“双抢”,力争4月20日前完成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插秧,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基础,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高台做床,精制秧土。清雪扣棚后,抢前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提倡刨冻方、备冻土,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实行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随时备用。大力推广高台育苗。当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立即开始翻地、晾晒,散墒增温,并打好高台苗床,将床土整平耙细,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床土配制要防止未腐熟的有机肥拌入,与壮秧剂混拌时要均匀,于装盘前1-2天拌好,盖上塑料膜焖一下。装盘厚度要保持在2厘米,播种覆土0.5厘米。
二是优选良种,适期落谷。因地制宜采取集中高台旱育、大棚三膜覆盖、大棚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要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强、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防止越区种植,确保安全成熟。播种前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播前处理工作,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确保苗齐苗壮。机插秧面积较大的合作社或大户,要适时播种、分期播种。播种时间应根据预计插秧日期提前30天播种,采取每天少播、连续播种的方式,保证秧苗适期移栽。
三是加强管理,培育壮秧。苗床管理中温度以保温为主,最适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如遇30℃以上高温,秧棚要开口降温。第一叶生长期,温度要控制在28℃以下,最适25-28℃;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最高不超过25℃,避免早穗现象发生;两叶一心至移栽,浇一次透水,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苗床水分管理既要突出“旱”,又不能“缺水”,确保培育健壮秧苗。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立即补水。
四是防控病虫,带药下地。加强苗期病害防控,用二硫氰基甲烷、杀螟·乙蒜素等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一叶一心期喷浇等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甲霜灵(或甲霜灵锰锌)药剂,防治立枯病。此外,严格育秧大棚肥水、温度和湿度管理,特别是水稻1.5叶期以后,要在阴雨过后转晴时及早通风炼苗,并对秧田进行调酸、消毒,防止青枯病发生。插秧前要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
五是精细整地,适时移栽。旱整地要做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水稻插秧。
相关阅读:
下面是2016年南方早稻育插秧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南方早稻播种、育秧、移栽已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早稻播种育秧总体进度偏慢,部分地区秧苗素质偏弱。针对当前气候特点和秧苗素质,突出抗寒保温、肥水促控、防治病虫等关键环节,着力培育壮秧,适时插足插好,为南方早稻保面积、稳产量、提品质奠定基础,现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优选良种,种子处理。根据各地生态条件、移栽方式等,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的早稻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防止恶苗病发生。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采用工厂化、大(中)棚、薄膜覆盖,保温育秧。
二、因天因地,适时播种。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避开阴雨天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早稻品种抢时播种。要抓住“冷尾暖头”的时机,长江中下游早稻力争在清明前后完成播种。
三、以水调温,抗寒防冻。近期,南方部分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对早稻春播和培育壮秧不利。对已播秧田要加强防寒工作,未盖地膜的要及时补盖地膜,同时采取“夜灌日排”、“晴排雨灌”等科学排灌方式,调节秧田水热状况,防止出现烂种、烂秧。
四、科学调控,培育壮秧。育秧期间,保温的同时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晴日高温(膜内≥35℃)天气,要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如天气由持续阴雨突然转晴时,切忌突然揭膜,盲目施尿素等速效肥,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防徒长,注意防止绵腐病、立枯病的发生;2叶1心期通风炼苗,增肥促蘖,培育壮秧;3叶1心期实行日揭夜盖,移栽前5-7天用1%-2%的尿素液淋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亩秧田施4-5公斤尿素。对长势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恢复生长。如遇“倒春寒”,要注意保温设施完好,及时以水调温,保持田间温度,防止烂秧死苗。
五、分类指导,适时移栽。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抢晴插秧,华南地区争取清明前后完成移栽。对机插田块要提高耕整田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做到适时早插,力求浅插,适当增加密度;秧龄一般20天左右,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避免秧龄过大引起的缓苗期延长,亩栽插2万穴以上。对手插或抛栽田块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25-30天,高产田块亩栽插2万-2.5万穴,杂交稻每穴2-3本苗,常规稻每穴5-6本苗,亩基本苗分别达到5-6万和10-12万。对三熟制田块要增加栽插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35天,亩栽插2.5万穴以上。
第2篇:水稻育秧设备
育秧机械设备 工厂化育秧;
是指用催芽机设备催芽,用播种线播种,在棚内配备一定设备进行集中育秧的过程。工厂化育秧作用;
有利于机械化移栽和优良品种的普及,有利于实现规模化育秧,商品化供秧和产业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水稻育秧包括;
种子处理,苗土配制,播种,育苗等几个阶段。
1.苗土配制;一般包括碎土,篩土,调酸,土肥拌合等工序。
2.种子处理;包括晒种,脱笀,选种,消毒,侵种,破胸露白和脱水等工序。3.播种一般是;
将育秧盘置与联合播种机上进行的播土,播种,覆土及喷淋水等工序。4.育秧的形式;
以苗土有无可分为有土育秧和无土育秧;以秧盘形式可分为平盘(俗称毡状盘)和穴盘(或称钵型盘)育秧。
第一节 种子处理设备·
•1 工厂化育秧对种子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字粒饱满,发芽率高,品种纯,无异种和没有病虫害等。•一,种子处理工艺流程
•种子处理一般可分为种子准备,晒种,除恾,选种,埐种消毒,催芽等六个工序。
•1 种子处理----按照农艺要求,对照当地的农田茬口,自然条件,劳力,肥料等选择,具体要求应具有丰产性,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须经过脱芒处理,除去种子上带有小芒及枝梗;须经过严格·精选,分级,提高种子千粒重,达到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高于95%和85%,含杂率小于1%的要求。
•2 晒·种;
•晒种能处进种子内部的活动,提高发芽能力 •3 除恾; •是通过机械·或人工方法把水稻种子芒或·小枝梗脱掉,以保证播种机均匀·度·和·生·产率。•4 选种;
•一般可选粒选法,泥水选种,盐水选种三种方法。•5 侵种消毒·; •使种子侵入水与·消毒药液·的混合·液中,在侵种过程中种子能充分吸收水分,满足发芽时对水的需要,并能有效地·杀死附在种子·表面或潜伏·于谷壳。种子皮内的病菌·,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和恶苗病。
•6 催芽;
•要使种子早出苗,除种子本身具有发芽能力外,还需要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外界条件,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均”“壮”。
•7 高温破胸;
•自 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出时,称为破胸阶段。•8 适温催芽;
•自稻种破胸至幼芽伸长达到播种的要求时为催芽阶段。
二 种子处理设备
•水稻种子处理设备有;
•种子除恾机.精选机,催芽机等。
•种子除芒机-----水稻育秧过程中农业技术要求必须除恾,无论有芒无芒的种子均需要经过除恾过程,这是因为种子表面的绒毛和稻芒使种子间的磨擦力增强,空隙度增加,而且相互黏连,直接影响排种的均匀度,降低播种质量。
•2 种子精选机
•为了保证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纯净度,在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精选,同时也节省种子的用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侵种催芽设备
•在催芽过程中,主要应保持温度,因此,必须采用催芽设备向水中送温水与空气,使水溶液量,不断补充,达到净水的目的。由于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就保证侵入的稻种温度均匀一致,氧容量一致,通过自动控制,迫使种子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破胸露白。出芽率都在95%以上。
三 脱水设备
•种子经过催芽,由于种子表面沾水,不能直接用来播种,必须进行脱水处理除去种子表面的游离水,使种子与种子,种子·与排种轮不沾和,有效地进行播种·。
•脱水机的原理是对种子进行高速旋转所产生离心力,使种子表面的游离水脱离表面,飞向离心机的外壳,达到脱水的目地。
第二节床土的采集与加工设备
•一,对育秧床土的农业技术要求
•1 育秧床土应根据各地土壤质地配合一定比例·的草灰土,腐殖土和有机肥·土。•2 床土必须进行消毒,消灭土壤中存在的立枯病和腐霉病等病源体菌。
第3篇: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实施水稻工厂化育秧,可以成倍地提高作业效率,是集约化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主要程序包括播前准备、精量播种、苗期管理三部分。现将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简要概述如下:
一、播前准备
1、育秧棚及秧田的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旱田或水田地,方便运输的地块建设育秧大棚;大棚规格一般为100m*7m*2.5m;大棚与本田比例为1:70-80,棚内秧床要整平,育秧前清除棚内杂草,刮平后压实,摆盘前浇足底水。棚内中央留一条30-50cm过道,以方便后期棚内管理工作。
2、准备床土:床土应该选择不黏,不沙,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草籽,无病虫源的肥沃土壤,一般选取菜园土。
选好土以后,需要进行过筛,这里使用的筛子,筛眼为
第4篇:水稻软盘育秧技术简介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简介
第一食品网 资讯中心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是在“工厂化”育秧的基础上总结转化而来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育秧方式。该育秧方式成本低,质量好,易于操作,适合机械化栽插的要求。其作业流程为:床土准备--肥料拌混--破碎过筛--堆闷熟化--晒种脱芒--发芽试验--选种--药剂浸种--催芽--铺空盘--精做秧板--装盘土--洒水--播种--覆土--封膜盖草--揭膜练苗--肥水管理--起盘移栽。机械播种可将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道程序完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⒈备好软盘生产上多采用的软盘为每盘561孔,按80%的成秧率计,杂交稻亩抛2万窝,需40~50盘,常规稻亩抛3万窝,需55~60盘。
⒉种子
杂交稻每亩大田备种1~1.25kg,常规稻 3~4 kg。播种前应晒种,药剂浸种,并催芽至破胸露白。
⒊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