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_国务院河南指导意见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8:40: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河南省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务院河南指导意见”。

河南省2010年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各省辖市及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农业局(农委):

目前,我省三夏生产工作基本结束,秋粮生产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夏粮生产战胜长期低温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的情况下,再接再厉,夺取秋粮丰收,对确保实现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的目标任务十分重要。为全面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来我省视察 “三夏”生产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领导的部署,组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抢收抢种的基础上,切实搞好秋田管理,努力夺取秋粮丰收,特制订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正确把握今年秋粮生产形势

“三夏”生产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及早动手,通力协作,切实抓好各项服务工作,有效应对小麦成熟期推迟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困难,圆满完成了麦收、夏种任务,实现了种足种好秋作物的目标。各地针对今年麦收推迟,影响秋作物播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大力推广麦收后机械铁茬播种,扩大麦垅点种,抓住 6月7~9日降雨后土壤墒情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快夏播进度,到6月20日全省夏种大头落地,确保了“夏至”之前适期播种。预计全省秋作物总播种面积1.13亿亩左右,比上年略有增加。秋粮播种面积稳定增加,将达67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扩大100万亩左右,播种面积超过4400万亩;水稻面积预计930万亩左右,增加10万亩以上。超级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达到550万亩。

由于去冬、今春和初夏的持续低温,小麦发育迟缓,成熟收获期比常年推迟7~10天,影响了秋粮正常播种。秋粮生产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播种晚,播期延迟7~10天,晚播对秋粮产量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麦垄套种面积扩大。在气候异常情况下,为争取秋粮早种,部分地区采用了传统的麦垄套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降水充足,给趁墒套种秋粮作物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北部和中南部地区随之扩大了麦垄套种面积。麦垄套种虽有效延长了秋作物生长季,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播种质量不高、密度不足、出苗不齐、不匀、不壮等;三是秋粮生产本来就存在生育期短、自然灾害多、回旋余地小等制约因素,在今年播种偏晚的前提下,秋粮生产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今年是“十一五”计划最后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粮食生产寄予厚望,特别是温家宝总理“三夏”期间亲临河南视察,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秋粮生产面临的复杂局面,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抓好秋粮生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行动起来,在抓好抢收抢种、种足种

好的基础上,强化秋田管理,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

二、狠抓关键,保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针对今年秋粮晚播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田间管理要做到早管、细管、精管,管出新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一是及早查苗补种,确保全苗。对出苗不齐、缺苗断垄的地块,要及时用本品种种子补种或小苗补栽,确保适宜的种植密度。

二是及时间苗定苗。玉米3叶期间苗,5~6叶定苗,针对玉米稀稠不均问题,应依据品种特性、地力、产量水平确定合理密度,紧凑型品种和高产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4000~4500株/亩,平展型品种及地力较差的地块,适宜留苗密度为3000~3500株/亩。玉米缺苗处,采取就近留双株补齐。大豆高产地块亩留苗1.2~1.5万株,一般田块1.5~1.8万株;夏薯亩栽3000~3500株。

三是及时除草。玉米实行麦垄套种的地区,要在麦收后用苗后除草剂进行化除,麦后直播玉米田,使用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水稻移栽后2~3天进行化除,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化除,要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说明进行化除,以防造成药害。对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地块,要普遍进行中耕,及时松土灭茬,除草保墒。

四是科学施肥。要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化肥深施技术,以氮肥为主,注意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玉米一般亩施纯氮1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0-40公斤,或二胺10-15公斤。玉米定苗后要抓紧施苗肥,将40%的氮肥和全部磷肥施入,大喇叭口期再将60%氮肥施入。水稻要重施分蘖肥,补施穗肥;大豆追施初花肥,红薯追施团棵肥,推广后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

五是科学排灌。一般要结合施肥进行浇水,具体要求按作物需水特点和土壤墒情而定。玉米在干旱条件下要浇好“拔节”水、“抽穗(雄)”水、“灌浆”水,玉米苗期在不太旱的条件下,可以不浇水,以利蹲苗防倒。当田间因雨涝积水时,要及时排涝。水稻在活棵分蘖阶段,中、大苗移栽田以浅水灌溉为主,机插小苗移栽后采用湿润灌溉的方式,待移栽后长出第二片叶时,建立浅水层,并维持到整个有效分蘖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拔节-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干干湿湿,保持土壤湿润。

六是防虫防病。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做到提早防范,及时扑灭,全面控制危害。加强田间重大病虫系统监测,准确掌握各种病虫发生动态,抓住最佳防治战机;明确主攻对象,重点抓好玉米粗缩病、玉米螟、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豆天蛾、、地下害虫、三代粘虫的防治,对玉米叶部病害、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各地也要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加强查治;要科学防控。当前要突出抓好麦垄点种玉米田及其周围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尽量压低传毒虫源,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其他病虫,要抓住有利时机,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努力减轻危害损失。要充分发挥各类植保专业服务组织作用,努力扩大重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提高防治效率,确保防治效果。

七是适期收获。在今年播种推迟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避免收获过早,根据作物成熟程度,条件许可时尽可能晚收。玉米做到乳线消失时收获,以保证籽粒灌浆充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三、科学应对,做好防灾抗灾减灾工作

我省秋粮作物生长期间容易遭受旱、涝、风、雹、病虫、低温等多种灾害影响,同时生育期短、管理回旋余地小,各地一定要充分认识秋管的特点及其复杂性,加强农业抗灾减灾的科学指导,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做好应对各种气象和生物灾害的准备工作,努力实现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对已发生的灾害,要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群众科学抗灾、减灾,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要坚持抗旱排涝两手抓,要整修完善灌水设施,做好灌溉防旱工作,低洼易涝地区应加强田间排涝配套工程建设,遇涝及时排涝。对受旱涝灾害较重甚至造成绝收的地块,及时开展好农业生产救灾工作,加强灾后秋田管理,及时补种、重种或改种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确保不误农时,努力获得一定的收成。要因地制宜、科学遵循当地的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实际水平,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提高抗灾减灾的效果。

苗期遭受雹灾应加强水肥管理,一般要趁墒追施尿素等氮肥促使快速恢复生长,拔节后遭受雹灾特别是抽穗后雹灾只要穗节未受损坏,不要盲目毁掉,适当追肥浇水,尽量挽回损失。

因风灾造成倒伏的,玉米苗期可以不采取措施,让其自动恢复生长,中后期倒伏的,应及时采取人工扶正,培土踏实,或将4~5株玉米捆扎在一起,增强抗倒能力,降低损失。水稻后期发生倒伏时要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进行根外追肥和喷药,以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秆腐烂。

四、加强领导,切实搞好对秋粮生产的指导服务

今年夏收、夏种推迟,秋粮田间管理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搞好物资、技术服务,把秋田管理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继续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一线,搞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充分发挥各级玉米、水稻、大豆、红薯专家组的作用,省级专家要分市包县,督促指导各市科技服务工作和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市级技术骨干要包县到村,督促指导各县科技服务工作;县乡两级科技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村、服务到户,切实做到村村有农技人员指导,确保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学方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二要抓好秋粮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工作。各地要以农业部及我省高产创建的百、千、万亩示范片为抓手,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示范带动各地秋粮田间管理上新水平,促进我省秋粮生产再上新台阶,为稳粮保供应、增收惠民生做出新贡献。

三要加强农资服务与市场监管。根据生产需求,备足备好种苗、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等农用物资,突出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质量。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秋季农资打假保安全促增收专项行动,以种子、农药、肥料打假和监管为重点,大力清理整顿市场主体,严厉查处坑农害农案件;广泛开展农资质量抽检,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做好投诉举报和信息服务,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以上意见,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之道意见

南阳市八方合作社2014年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指导意见早春麦田管理,是促进小麦多成穗,成大穗的有效措施,由于麦播以来,有效降雨偏少,土壤墒不足,加之近期出现倒春寒天气致使麦田遭受不......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2013年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节期。总的看,今年北方冬麦区苗情基础较好,但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晚播麦......

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014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来源:油料作物技术处春花生播种即将开始,麦套花生、夏花生很快进入准备阶段,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以往防灾减......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

豌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豌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河南省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