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面对错误,我们该怎么 办呢?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现在让我们学习几条这方面的 名言吧。
1.借助拼音读这些名句。
2.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意思是:见了善行要追随,有了错误要改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意思是:哪有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 这再大的好事了。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 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 ,听到别人有教益的 话就拜谢。
师:我们明白了这些名句的意思,细细品味起来真是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该怎样面对错误了吧?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能做到上面这几点。
二、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月亮的变化吗?有时,它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镰刀、有时像核桃、有时像圆盘。月亮姑娘想做衣裳,裁缝师傅应 该怎么办?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
1.默读第 1.2 自然段。这个时候,月亮姑娘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 吗?为什么? 看来裁缝师傅得重新给她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故事,这次她能穿上吗?
2.大声朗读 3----4 自然段。师:裁缝师傅又给月亮姑娘做了件衣裳,月亮姑娘穿上了吗? 为什么?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件出示)
3.听最后一个故事。
师:这次有没有成功呢?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名言,还听了月亮姑娘的故事,我们不仅 学到了知识,还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 累,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反思:
第2篇:《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面对错误,我们该怎么 办呢?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现在让我们学习几条这方面的 名言吧。
1.借助拼音读这些名句。
2.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些名句的理解。
(课件出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意思是:见了善行要追随,有了错误要改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意思是:哪有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 这再大的好事了。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 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 ,听到别人有教益的 话就拜谢。
师:我们明白了这些名句的意思,细细品味起来真是有道理。 现在我们知道该怎样面对错误了吧?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我们能做到上面这几点。
二、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月亮的变化吗?有时,它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镰刀、有时像核桃、有时像圆盘。月亮姑娘想做衣裳,裁缝师傅应 该怎么办?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
1.默读第 1.2 自然段。 这个时候, 月亮姑娘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 吗?为什么? 看来裁缝师傅得重新给她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故事, 这次她能穿上吗?
2.大声朗读 3----4 自然段。 师:裁缝师傅又给月亮姑娘做了件衣裳,月亮姑娘穿上了吗? 为什么?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件出示)
3.听最后一个故事。
师:这次有没有成功呢?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名言,还听了月亮姑娘的故事,我们不仅 学到了知识,还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 累,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反思:
第3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来,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2、能简单介绍一下木兰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女英雄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感知从军前的女英雄形象。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看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花木兰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花木兰又为什么要从军?(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A、那时候,北方边境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入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战事不断)
B、发生战争,老百姓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急呀!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C、出示: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朝廷是多么需要打仗的人啊!谁能读好这句话?
(2)而这份紧急征兵的文书上就写着木兰的父亲的名字,看
第4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本课是小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情趣昂然的童话故事。主要讲在新年前夕,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三只小动物处理方法不同,引发人们的思考。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现代人的理念。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讲述这个故事,体会三只动物不同的品格。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续编结尾。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
第5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1.教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15+6= 25-8= 30+7= 6+24= 27-9= 14+6= 20-7= 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1.教学例2。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
第6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二、精读课文:
导入: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了小猴子先后种了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可是都没有种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来帮他找找原因,好吗?
1、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猴子急着吃果子。)
(2)方可以看出猴子很着急?(梨树苗的生长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从这里看出猴子很着急。)
(3)样读,才能把猴子着急的心情读出来?
(4)指名第一自然段。
2、学习2~8自然段
(1)学习2、3自然两段。
a、指名读课文。
思考:猴子有没有吃到梨子?为什么?
b、理解:农谚,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梨5杏四,梨树苗种后5年结果,杏树苗种后四年结果。
c、听了乌鸦的话之后,猴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d、复述第2、
第7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几位听课的老师,你们用什么方式来欢迎老师们呢?掌声这么热烈,老师们一定感受到了我们五班同学是那么的热情好客
安老师今天有点儿紧张,你们怎么帮我呢?谢谢同学们,你们是想用掌声告诉我什么呢?(鼓励)
小结:多好的掌声啊,掌声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可以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去进一步感受掌声的美好。
二、知识回顾。
1、读词语。(课件1)
2、回顾课文内容。(课件2)
三、研读课文。
(一)交流印象
1、默读思考:文中的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交流(板书:忧郁、自卑、孤单、活泼、开朗、自信)
2、师小结:大家在文中看到了那么多不同形象的小英,说明同学们对小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们从哪里体会出英子的忧郁、自卑和孤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