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篇1:大国崛起读后感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 15 世纪以来 9 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9 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 9 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 9 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2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2008025121李基东
过去的500年是思想激荡的500年,是世界强权相继更迭的500年,是英雄人物造就大国传奇的500年,《大国崛起》讲述了世界500年来,七个世界大国的漫漫风雨历程,这部影片引发我了众多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反思。
葡萄牙舰队南达好望角,东抵印度,西班牙横跨大西洋,拉开了海上强权和世界殖民统治的序幕;弹丸之地荷兰凭借其革命性的商业模式主宰了世界经济近一个世纪;大英帝国宽容的社会环境成就了世界霸主地位,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车轮;法国大革命则吹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号角,拿破仑的铁蹄踏碎了欧洲的封建君主制,自由之风席卷而至;德意志民族通过经济统一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欧洲列强中夹缝求生;日本不战而开国,卧薪尝胆,迅速崛起;俄国沙皇强势改革,谋求振兴;十月革命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春天,工业化进程成就了苏联一代霸业;美国梦的诞生,终成世界一极。
反观世界历史,大国的崛起,莫不以民族之统一与独立为前提。民族不统一,将难以集中力量发展实力而错失历史机遇,民族不独立,将难以维持其大国地位。葡萄牙在教皇的承认下,率先成为当时欧洲第一个民族国家,继而西班牙完成民族统一大业,自此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偏远小国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踏上了海洋霸主的征程,德意志人则通过经济统一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迅猛腾飞,一度成为欧洲第一强国。如果一个国家尚且不能实现统一,就很难说得上这个国家是强大的,更难以谈及世界大国的地位。这为中国的崛起敲响了警钟,也许我们最终不得不像西班牙那样实现武力统一,但我们更寄希望于德国式的统一模式:通过经济统一完成政治统一。因为当时德国的境遇与中国现状颇有相似之处,同处强权包围之中,同处经济腾飞的时刻,夹缝中求生存,忍辱负重,为自身谋求和平发展的空间,但不能忘记,德国最终也用对外战争形式完成了自身的统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为了最终实现民族统一,从而踏上崛起之路。
维护民族独立,不仅仅意味着政治上的独立,同时也意味着经济、文化和军
事等诸多方面的相对独立。尽管全球化发展趋势,但我们不能停止谋求自身的独立性。中国需要建设自身独特的工业体系和文化体系,而不是盲目地涌入世界潮流,我们可以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生产歼-20,但是我们更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去制造这些最先进的工艺设备,我们可以仿制舰载机,但我们更需要走出属于自己的产品研发体系。国家发展命脉需要自身来控制,而不是掌握在它国手中,如此才能不被全球化潮流淹没,而是成为新一代的弄潮儿。
如果说民族统一与独立将让中国踏上崛起之路,那么紧握历史机遇进行明智的社会变革将让中国最终踏上大国之路。
然而,不难想象,改革的道路必将充满挑战。变革是对旧势力发出的挑战,不仅需要有雄才伟略去识别历史机遇,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推动变革。也许我们需要有强大的领导者扛起这历史的重担,像恩里克王子指引葡萄牙的帆船驶向非洲西海岸,像伊莎贝尔女王资助征服大西洋的航程,像伊丽莎白一世倡导开明的政治,像拿破仑挑起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征服欧洲的雄心,像斯大林发展计划经济实现工业强国,像铁血宰相俾斯麦武力统一德国,发展经济,甚至像路易十四利用君主强权成就法国辉煌。然而,究竟是这些伟大人物成就这段非凡的历史抑或时势造就了这些英雄? 我们不得而知,中国改革何去何从?也许是经济制度的改革,也许是政治的改革,更可能是科技的革命,或许就像15世纪那样,不过已经不再是海洋冒险,取而代之的是太空探索,总之未来的道路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相信,终将有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指引中国完成崛起前的重大变革。
七个国家紧握历史机遇,通过一系列改革,最终完成独立统一的大国大业,《大国崛起》让我看到了大国的过去,也让我思索中国的未来。我并不渴求拿破仑式的短暂辉煌,因为随后将是长期的社会动荡与不安,更希望中国通过营造开明而包容的社会环境,实现和平稳定的变革,从而繁荣国家经济并实现国家统一,进一步把握历史机遇则需要有伟大的思想指引,因此思想的繁荣才是最终实现中国大国梦的不竭动力。
第3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11712
1107414074
杨云菲
《大国崛起》观后感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的一句话。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史为鉴。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几大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但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流传至今,其他古代文明都多多少少地中断了,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明特别提倡“以史为鉴”,使自己历经几千年波折而能够生生不息、世系相承。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何谓“世界强国”,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对世界整体发展的格局和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国家。我们看它是怎样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必须要具备在整个的世界上发生影响的这样一个先决条件,而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之前这样的条件其实不具备
第4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所介绍的是不同时期在世界上有着显赫地位的九个国家。正如纪录片中所说的一样,这些大国崛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有民族凝聚力、重视思想文化的繁荣、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
纪录片是按着文艺复兴后的时间顺序进行讲述的。距离文艺复兴最近的世界大事便是新航路的开辟,随之崛起的便是以“海洋时代”为名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是欧洲大陆上统一较早的国度,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邻国西班牙还未统一,德意志还在百个部落的战争之中,英国和法国也是一片混沌。良好的世界形势便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未出海的里恩王子大兴海洋事业,开辟了从好望角驶向东方的航线,最早进行海上贸易。之后统一
第5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本书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至今为止,真正的“世界性大国”只有荷兰、英国、美国。我们现在看,这些“大国”有几个共同点:
一、有对外扩张的历史,现在有些国家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贸易到哪里,枪炮就到哪里,势力就扩张到哪里,以至于全球成为它们的原料的供应和商品销售基地,现在的美国在全球本土以外的5
第6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改革为先
—— 读《大国崛起》有感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自十五世纪以来五百多年的时刻里,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的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几百年来,历史的尘烟逐渐消散,但为什么葡萄牙、荷兰这些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不及中国一个省的国家能成为历史上的殖民大国,又为什么昔日的大国都仅能维持百年左右的霸权?这些不一样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回顾五百多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历来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在这个
第7篇: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思绪在《大国崛起》里游荡,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
一幕幕历史的缩影留给了我深深的感触和思考,意犹未尽....荷兰的启示是守信赢得声誉,更赢得发展。
一个14世纪才拥有了立足的土地,国土面积1/3低于海面的国度,竟成为了17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的中心,这一切只能用许多个不可思议来形容。而答案便在于这是一个始终以商人作为主宰,一切以金钱为导向的国度。为了利益,商人提着生命的绳索,拆掉了护船的战炮,融汇全国私人财富,再造两牙的海上辉煌。他们造出了世界最好最贱的运船,更创造了更高更牢的商业信誉。第一家联合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