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比 例 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千米=()米
1米=()厘米
1千米=()厘米
4千米=()米
5千米=()厘米
200千米=()厘米
1000厘米=()米
3000000厘米=()千米
60000000厘米=()千米
2、化简下面的比
6cm:12m
3cm:6km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题,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蚂蚁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副地图。大家观察一下,在这些地图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想一想,画一画
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你能把我们的数学课本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到你的本子上吗。
集体交流学生作图情况。(展示学生的图案)
4、试着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长
宽
5、教师小结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尺
学生交流自己所作图中比例尺的含义。
6、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比例尺?
7、教师展示比例尺,学生说说这些比例尺表示的含义。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多少千米?
8、学生交流这些比例尺的特点。
9、填空。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10、试一试:求比例尺。
在一副图中,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你能计算出这副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换算单位。
11、练一练:
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练习设计
1、我是小小裁判员: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2、择优录取:
(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A:1∶900000
B:1∶90000
C:1∶900
(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千米。
A :24
B:240
C:2400
3、智能积累:
(1)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如果量的平面图上宽是3厘米,那么,实际宽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3)笑笑在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你知道他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五、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长
宽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董 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千米=()米
1米=()厘米 1千米=()厘米
4千米=()米
5千米=()厘米
200千米=()厘米 1000厘米=()米
3000000厘米=()千米 60000000厘米=()千米
2、化简下面的比
6cm:12m
3cm:6km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题,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蜗牛2分钟从晋城爬到了太原,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地图。大家观察一下,在这些地图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想一想,画一画 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你能把我们的数学课本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到你的本子上吗。
集体交流学生作图情况。(展示学生的图案)
4、试着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尺
学生交流自己所作图中比例尺的含义。
5、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比例尺?
6、教师展示比例尺,学生说说这些比例尺表示的含义。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多少千米?
7、学生交流这些比例尺的特点。
8、填空。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9、试一试:求比例尺。
在一幅图中,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你能计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换算单位。
10、练一练:
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练习设计
1、我是小小裁判员: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2、择优录取:
(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900000
B:1∶90000
C:1∶900(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千米。A :24
B:240
C:24003、智能积累:
(1)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如果量的平面图上宽是3厘米,那么,实际宽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3)笑笑在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你知道他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第3篇: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
第4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0页——32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一张。学具:直尺、铅笔。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取尝试法。对运用比例尺进行 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 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第5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0页——32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一张。学具:直尺、铅笔。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取尝试法。对运用比例尺进行 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 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第6篇: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
一只蜗牛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2、引入新课
(显示地图)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这是把实际物体缩小若干倍画到图纸上。
(显示零件图)像这样的小零件,为了研究方便,常常是把它扩大若干倍后再画到图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