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5 08:01: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比 例 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千米=()米

1米=()厘米

1千米=()厘米

4千米=()米

5千米=()厘米

200千米=()厘米

1000厘米=()米

3000000厘米=()千米

60000000厘米=()千米

2、化简下面的比

6cm:12m

3cm:6km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题,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蚂蚁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副地图。大家观察一下,在这些地图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想一想,画一画

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你能把我们的数学课本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到你的本子上吗。

集体交流学生作图情况。(展示学生的图案)

4、试着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5、教师小结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尺

学生交流自己所作图中比例尺的含义。

6、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比例尺?

7、教师展示比例尺,学生说说这些比例尺表示的含义。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多少千米?

8、学生交流这些比例尺的特点。

9、填空。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10、试一试:求比例尺。

在一副图中,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你能计算出这副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换算单位。

11、练一练:

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练习设计

1、我是小小裁判员: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

(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2、择优录取:

(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A:1∶900000

B:1∶90000

C:1∶900

(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千米。

A :24

B:240

C:2400

3、智能积累:

(1)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如果量的平面图上宽是3厘米,那么,实际宽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3)笑笑在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你知道他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五、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董 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1千米=()米

1米=()厘米 1千米=()厘米

4千米=()米

5千米=()厘米

200千米=()厘米 1000厘米=()米

3000000厘米=()千米 60000000厘米=()千米

2、化简下面的比

6cm:12m

3cm:6km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题,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蜗牛2分钟从晋城爬到了太原,你知道为什么吗?

2、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地图。大家观察一下,在这些地图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3、想一想,画一画 刚才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你能把我们的数学课本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到你的本子上吗。

集体交流学生作图情况。(展示学生的图案)

4、试着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尺

学生交流自己所作图中比例尺的含义。

5、说一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比例尺?

6、教师展示比例尺,学生说说这些比例尺表示的含义。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多少千米?

7、学生交流这些比例尺的特点。

8、填空。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米。(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9、试一试:求比例尺。

在一幅图中,量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4.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你能计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教师强调换算单位。

10、练一练:

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练习设计

1、我是小小裁判员:

(1)小华在绘制学校操场平面图时,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为1︰2。()(2)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3)比例尺是一个比。

()

(4)比例尺越大,实际距离就越大。

()

2、择优录取:

(1)用1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900000

B:1∶90000

C:1∶900(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千米。A :24

B:240

C:24003、智能积累:

(1)笑笑的卧室实际长是4米,量的平面图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如果量的平面图上宽是3厘米,那么,实际宽是多少?实际面积是多少?

(3)笑笑在平面图上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你知道他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后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自己确定比例尺,把自己家的平面图画下来吗?

第3篇: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0页——32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一张。学具:直尺、铅笔。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取尝试法。对运用比例尺进行 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 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0页——32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一张。学具:直尺、铅笔。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取尝试法。对运用比例尺进行 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 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通过测量、绘图、计算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激趣导入

1、脑筋急转弯

一只蜗牛10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

2、引入新课

(显示地图)我们把960万平方千米的祖国展示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了,这是把实际物体缩小若干倍画到图纸上。

(显示零件图)像这样的小零件,为了研究方便,常常是把它扩大若干倍后再画到图纸上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