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公众营养知识的文章
关于公众营养知识的文章
营养学家指出,饺子总体营养成分搭配合理,非常符合平衡饮食的金字塔结构:谷物(面粉做的饺子皮)、蔬菜(青菜馅)、各类动物食品(饺子馅中的猪肉、鸡肉或羊肉等)、油(调饺子馅时放点油),量从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少。人们每吃一个饺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基本都能摄入。
许多居民是“营养盲”,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团年肘子,这个必须有。”正忙着办年货的北京朝阳区南新园小区张大姐说。在京客隆商场双龙店,她买了一大堆猪肉。她丈夫最喜欢吃团年肘子和红烧肉,觉得什么肉都不如猪肉好吃。
像张大姐家一样,猪肉一直是国民消费的“当家”品种。我国居民对肉类食品的摄取量持续增长,而对谷物类食品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凤英说,就拿吃油来说,人体不能合成膳食营养中的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很大一部分需要从食用油中摄取。不吃油就等于掐断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有损健康。但如果摄入过量,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
翟凤英说,我国80%的居民长期使用同一种类的食用油,很容易导致脂肪、摄入量偏高,而各种脂肪酸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人体代谢。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是25克,而从全国调查看,每人日均摄入44克,超过合理摄入量。
“美味并非一定是佳肴。但是,很多人只是根据味道决定吃什么,而不是根据营养结构决定吃什么。”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认为,我国居民普遍吃得太过精细,丢失了许多营养素,而油、盐等又摄入过多。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所长严卫星研究员说,近10年监测表明,我国营养问题仍相当突出,表现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这些问题与日常膳食的关系非常密切,均为营养知识缺乏造成的。
从“吃不上”、“吃不好”到“吃得起”、“吃得好”,经济条件的改善并没有使居民生活质量标准真正改善。相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趋向不健康。翟凤英说,许多居民是“营养盲”,膳食结构不合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公众营养知识的`缺乏,与我国营养师的缺乏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目前全国专职营养师不足4000人
一日三餐,人人离不开。如果营养问题解决不好,哪怕一个很小的坏习惯持续几十年,就会影响人的一生。
公众营养知识的缺乏,与我国营养师的缺乏有直接关系。据统计,目前全国专职营养师不足4000人。中国营养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03所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一半以上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营养师的配备更无从谈起。
公共营养师是一个新职业。20xx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四批新职业,其中就包括“公共营养师”。20xx年《营养改善条例》草案(卫生部征求意见草案)中,规定所有幼儿园和学校、社区和超过百人以上的餐厅都必须配备营养师。据此推算,中国营养师缺口大约400多万人。因此,公共营养师成为有“钱”景的职业,被称为“钻石级的新职业”。
来自甘肃的赵永荣正在北京上公共营养师的培训班。他来京半年多,一直没找上工作。听人说公众营养师现在很吃香,来到培训报名点。培训老师告诉他,教人吃生茄子、喝绿豆的那位高级营养师,就是在他们这里参加培训的,拿到高级营养师证书,一次咨询费就2000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公共营养师技能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存在不少问题。交三四千元,上不到1周的课程,甚至是在网上培训2天,通过考试就能拿到营养师的证书。不少地方甚至不需要考试,直接交钱发证,公共营养师证书像是搞批发一样。一些培训机构在宣传材料上称,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是他们的培训教师。范志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3年她不曾给任何培训班上过课,只是没时间去和这些机构。
翟凤英说,营养师不是木工瓦工,不是经过简单培训就能胜任。公共营养师的培训与其他职业培训明显不同,因为它与人体健康直接关联,所以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必须非常专业。营养学是一门学问,专门研究营养搭配、营养互补和营养平衡等。营养师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和人体机能需要的关系,也就是指导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做到科学合理调配饮食,促进身体健康。
日本每153人就有1名营养师。如果我国能拿出一部分公共卫生经费,用于开展营养知识普及教育,医疗费用将会大大减少
日本料理以生食、炖、煮为主,似乎“没滋没味”。其实,日本人不是不爱美味,而是在长期营养指导下形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据统计,在日本,每153人中就有1名营养师,这些营养师广泛分布在医院、学校、食堂、宾馆、食品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好多营养师是家庭主妇。
“在日本,营养师的培养非常严格,必须经过营养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大学毕业后通过实践锻炼,才能取得营养师证书和执业资格。整个过程就像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一样。每年有2万人参加由厚生省负责的营养师资格考试。”严卫星说。
范志红建议,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在社区、农村、家庭层面普及推广营养知识,让营养师覆盖全社会。从营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营养指导是“四两拨千斤”, “小投入,大回报”。如果国家从公共卫生费中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开展营养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全民族的营养知识水平,医疗费用将会大大减少。营养事业应该成为医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居首位,膳食营养因素居其次。严卫星说,膳食是可控的健康影响因素,加强营养指导,正确合理选择食物,最终可以减少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
专家测算,20xx年我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高达5880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沉重的压力。据统计,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70%。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这个比例将达79%。
营养立法是营养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范志红认为,公共营养师考试应尽快从试点考试过渡为全国统一考试。没有哪个国家由培训学校随便发证。公共营养师培训混乱,根源在于我国没有营养立法。营养师的规范化培养、工作、职称都得不到保证,政府的营养干预政策与措施难以落实。在没有法律支持的情况下,营养工作在许多地方和部门难以开展,也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
翟凤英说,我国正处在实施营养改善的关键时期,如果错失良机,将会步发达国家的后尘,让巨大的疾病负担压垮社会保障体系,阻碍社会的持续发展。营养立法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项工作,对全民健康和社会发展非常必要。
第2篇:公众号文章**机构
不同于以往,我们的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书本,报纸等纸质的产品,甚至有时候我们都不会去在网页上浏览新闻,因为,现在各种新兴的媒体如微信微博的公众号都会很及时的捕捉到一手的新闻,然后发布出来。
试问,如果是你,手机上能够看到的新闻,你还会费尽的打开电脑,打开网页,搜索,然后再进行阅读吗?因此,自媒体火爆了,而自媒体之中最为让人熟知的就是各种公众号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很多公众号的文章,其实是来自于公众号文章**平台,例如万能**之家。
任何一种行业的兴起,都会带来各种衍生行业,而公众号**平台就是自媒体公众号的衍生,因为各种公众号本身所能够提供的文章往往满足不了其订阅者的所有需求。或许你会说:怎么可能?!可是你想想,公众号一般都是以宣传产品,或者是各种知识为根本的。**
但在了解他本身所宣传的东西的同时,你难道不会想偶尔看看时事新闻,看看最近的旅游热点什么的吗?总是看同样的东西宣传,你不会腻味吗?面对订阅者的这种心理,如果你是公众号的经营者,你是愿意去找一个公众号文章**平台去**一些其他的文章,还是愿意你的读者去订阅其他的公众号进行了解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这是在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你无法满足,那么自然有其他的公众号能够满足,那么自家公众号的订阅者就会隐晦的流失了,即使他并没有取消订阅,但是他不一定再会进来阅读你的文章。
第3篇:公众号原创文章**
公众号原创文章**
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同时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同样,也带来了各种新兴的网络传媒,而自媒体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然而自媒体想要只凭借所在的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的简单宣传就能够发展壮大,说实话,有点困难!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一个公众号原创文章**了,为什么呢?
第一,经营一个公众号,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原创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公众号本身带来流量;
第二,大量的文章如果作者只是同一个人,那么其文章的风格或者文章的重复率就会给公众号带来很大的限制;
第三,公众号文章的写作者对自己公众号所要宣传的产品或者是理念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精准的把握,而作为自媒体,一个专注于某个领域,并且有相当广的知识面,还能够把它表述出来的人才真的是很难求。
所以说,自媒体的发展,很多时候会去依赖公众号原创文章**来给他们提供稿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