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鱼米乡》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2 19:28: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洞庭鱼米乡》音乐教案

《洞庭鱼米乡》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湖南、湖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聆听《洞庭鱼米乡》,能够听辨歌曲的特点,感受、体验歌曲那高兴、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在欣赏中感受、体验湘赣地区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喜欢湘赣地区的歌曲风格,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洞庭鱼米乡》

(1)导入

师:让我们来听听湘赣地区的民间乐曲,看看这里的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

(2)初听乐曲(知识拓展)①作曲家白诚仁,作词 叶蔚林

白诚仁是活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华民族作曲家。今天五十岁以上的中国观众大都熟悉他的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四十岁以上的观众则对那首《洞庭鱼米乡》耳熟能详,三十岁左右的观众忘不了《小背篓》轻快的旋律。几十年来,白诚仁先生脚踏三湘大地,留下一个一个脚印,走过一个一个山寨,记下一个一个音符,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奉献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叶蔚林(1933-2006),广东惠阳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1950年参加解放军,历任团宣传干事、俱乐部主任,湖南省歌舞团创作员,湖南省文化厅创作员及艺术处处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海滨散记》、《边疆潜伏哨》、《过山谣》、《白狐》、《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初别》、《酒殇》、《割草的小梅》,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渔米乡》、《幸福长在春长留》、《夏日的牙龙湾》、《相思天长地久》等。《蓝蓝的木兰溪》获1979年全国优秀小说奖,《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2006年12月5日12时因病治疗无效在海口逝世,享年73岁。②洞庭湖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至今都是东洞庭湖的写照。湖北和湖南之称,即来源于洞庭湖。

3、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洞庭鱼米乡》写于1959年,在1956年的夏天,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区深入生活,正值根治水患之后的合作化高潮之际,黑黝黝的土地,金灿灿的谷穗,天水相连的湖面,扬帆捕鱼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舒畅的心,欢笑的脸,一切都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真是个鱼米之乡。作者在这里学习了湘中、湘西农民的高腔山歌唱法。(3)复听乐曲

师:再来听听歌曲,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

(4)再听乐曲(歌曲划分)

想一想,歌曲各部分在节奏、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料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望百里洞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鱼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既描绘了白帆远影的湖山景色,又抒发了湖区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

(5)分段欣赏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二、组织下课

小结:

1、知道《洞庭鱼米乡》为三段体结构,感受山歌与号子的不同风格。并为第三乐段画出图形谱,来感受歌曲再现段高亢悠远、自由开阔的意境及湖区人们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2、激发对祖国山河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2篇: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

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自制的cai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教具准备:

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见过洞庭湖吗,它美丽、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你想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洞庭鱼米乡

二、自读课文,弄清图意,随图文识字

1、自由轻声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中有几幅图,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现在我们来自由读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在心里读,也可以和同桌读。要求:遇到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娃娃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游戏:捞鱼儿)你瞧,这些鱼儿活蹦乱跳的,多可爱呀,哪些小朋友愿意来认一认它们?

重点指导:“祖、仓”两字都是平舌音,“庭”是后鼻音;“担”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dàn”。

4、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四、试读课文

1、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2、指导读好长句。

a、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b、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c、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d、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e、真的,收割季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f、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

五、练习写字

1.记生字

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学习生字,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记住的生字最多。

2.交流记字巧办法。

3.指导书写

“庭”是半包围结构,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书写,即先写“广”部,再写“廷”。

“稻”右下部分的“臼”不能写成“白”。

“湖”是左中右结构,注意三个部分应写得紧凑。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按笔顺描红。

3.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米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自读感悟

1.小朋友,请你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洞庭湖是鱼米乡?

2.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子进行理解和感悟。

(1)“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从“船儿来往”理解捕鱼的人很多?从“鱼儿蹦跳”理解洞庭湖的鱼儿鲜活肥美。

(2)“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通过朗读,体会洞庭湖是个大鱼库。

“一筐筐,一担担“这么的鱼,难怪爷爷说“洞庭是个大鱼库”。

板书:大鱼库

师述:如果你以为洞庭只是个大鱼库,那你就错了,不信,你接着往下读。

(3)“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引导学生从“一望无际”“禾苗青青”“稻浪滚滚”来理解洞庭粮食作物的多。

师述:到了收割的季节,那丰收的景象更是喜人。你看

(4)“真的,收割积极,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怪不得爸爸这个种田能手都夸“洞庭是个大粮仓”。

板书:大粮仓

师述:不光如此,我们的洞庭湖还有更多的画面让你惊叹。引读第8段

板书:花园、果园、菜园、荷塘

小结: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引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统计全对的同学,再根据学生生字掌握情况确定是否需补救教学。

二、我会说

用“美丽的洞庭湖,是”句式说话。

三、我会读

1、词语练习

明珠 宽阔 鲜活 美丽 一望无际 富饶 来往 稻田

2、同桌分段读课文,互相评议。

四、我会写

选择你愿意写的几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五、自我评价

自己评一评,能得多少,就画多少,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第3篇: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

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二上《洞庭鱼米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自制的cai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见过洞庭湖吗,它美丽、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你想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洞庭鱼米乡

二、自读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二年级语文洞庭鱼米乡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洞庭鱼米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的CAI。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教学准备:

自制的CAI。

教学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洞庭鱼米乡》音乐教案六年级下册音乐补充教案总结

《洞庭鱼米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洞庭鱼米乡》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湖南、湖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聆听《洞庭鱼米乡》,能够听辨歌曲的特点,感受、体验歌曲那高兴、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在欣赏中感受、体验湘赣地区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喜欢湘赣地区的歌曲风格,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综合法、欣赏法。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聆听《洞庭鱼米乡》

(1)导入

师:让我们来听听湘赣地区的民间乐曲,看看这里的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

(2)初听乐曲(知识拓展)①作曲家白诚仁,作词 叶蔚林

白诚仁是活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华民族作曲家。今天五十岁以上的中国观众大都熟悉他的作品《挑担茶叶上北京》,四十岁以上的观众则对那首《洞庭鱼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湘教版二年级语文 洞庭鱼米乡 教学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 洞庭鱼米乡 教学设

洞庭鱼米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洞庭湖盛产鱼米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自制的cAI。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教学准备: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洞庭鱼米乡》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洞庭鱼米乡》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