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一
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走出迈向工作的新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第一年的职业生涯是否能够顺利走好,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也有期待,因此我很想找一本关于新教师的书来帮我排忧解难。《成长在路上》这本书是我在当当网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那行“幼儿园新教师必读”的小字所吸引,觉得这本书正适合我这种初出茅庐的教师。
利用暑假我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内容涵盖的很全面。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案例,而相对吸引我的是那些实践验证过的优秀案例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比如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角色转换中遇到的问题说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幼儿园。例如对待幼儿园制度,家长、同事等,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等。第二章从新手教师遇到各种孩子、家长、同事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案例所展开。第三章是教我们如何培养班级里孩子的常规。第四章是教我们如何备课、看课、说课、评课,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案例写的都特别详细,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用的,在我现在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去模仿着上这些内容比较详细,而且比较成熟的活动课。第五章是教我们如何写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如何写总结,如何写观察记录,个案分析等,并且都有样板给出来供我们参考。第六章是教我们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等。第七章则是汇集了优秀老师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虽然这本书章节不多,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与新教师息息相关。
庆幸有这样一本书会给我这个菜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给予一定的解惑和帮助。这是一本令我在今后发展中可以一直受用的工具书,令我能够在感到手足无措时给予帮助的良师益友,书中那些鲜活个案、精彩的专家点评、灵活的指导方法、有趣的儿歌、教案等都是我今后可以借鉴的内容,是令我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不少想法和反思,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这些想法化为实际行动,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本书像是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让我成长在路上。而正是结识了这本书,才让我对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断提升自我,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范文二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小胡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这次是让我们自己选购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痛,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书,后来在沃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幼儿园新教师必读《成长在路上》一书。
刚没看多久,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职初的新教师,对于我们刚走入职场的新教师,每天都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有期待……而这本书,恰好汇集了众多职初期老师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师的.解答和对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等,通过实用、实操、实效的方法,帮助我们顺利度过关键期。本书共七章,结合新教师的实践需要,从角色转换如何做,面对幼儿、家长、同时的问题怎样应对,常规培养的灵巧方法,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技巧,如何写计划、总结、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和新教师经验几个方面给了老师许多参照。内容全面而实用,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策略,给了我直接的指点,让我更加容易地掌握应对某些问题的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让我在第一时间对班内遇到的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由于自己没有经验,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把握不是很好,面对怎么带班?怎么和孩子交往?如何观察幼儿需求?面对有些孩子做事慢;有些孩子具有攻击性;有些孩子爱告状;有些孩子胆小无自信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幼儿和自己身上,但我该如何去把握处理呢?书中都一一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和建议。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因为这是我在工作中出现的实例,就是教我们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常规。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要尽快建立一定的常规是非常困难的一项工作。但里面却有很多培养良好常规的妙招。具体细致到很多可以现学现用的儿歌、游戏。从来园、点名、洗手、擦手、进餐、擦嘴、漱口、喝水……一直到离园都有为我们支招。除此之外,它还具体地说明了在培养常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发挥幼儿主体性;教师间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尊重年龄特点,方法要适宜。每项内容中都有具体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它使我们在工作中更有方向,更加自信。有了这样的指引,我们会像吃了定心丸,将惶恐变为淡定。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更加明确了一名年轻教师在工作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方法。一个优秀教师的诞生不取决于职初期知识的多寡与能力的强弱,而在于他能否从每天的教育实践中、从每个孩子身上、从同伴和师长那里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动力,这种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是造就优秀教师的根本。书中的这些宝贵经验将引领我们迅速成长,是值得我们仔细翻阅的好书。
第2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长在路上读后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想这不会又是一本高深的理论、和我们的实践脱轨的书吧?
带着这样的疑虑翻开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载着满腔热情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的,可是我已经工作多年,还需要读下去吗?可是一想,既然有人推荐给我,那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摆正心态,我决定从头做起、从头学起,从这本书中找寻适合我的和我需要的。
很喜欢梁雅珠老师在题记中的一段话:
谁都拥有过年轻,谁都经历过职业入门的那一刻。
当年轻的教师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时,激动、兴奋、新鲜以及紧张、陌生、不安的心情会夹杂在一起,伴随在他们步入职业初期的每一天。
“孩子为什么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为什么到实践中找不到对应点?”
“为什么事先想好的计划与现实发生的情况有那么大的差距?”
“为什么我极力想把工作做好,可总是事与愿违?”
“难道我真的不适合做这项工作?”
“难道我选错了职业?……
难道这些问题只存在于新入职的教师心里吗?有一定工作年限和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难道就不会遇到上面所陈述的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幼儿园这一批孩子毕业了,那一批孩子又来了,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素养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困惑,渐弱我们对工作的热情,消弥着我们挑战工作难题的积极性,来自自身心理、外部环境、工作氛围等多重问题困扰着老师们。所以新入职教师的问题也是在职多年的教师同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阅读何桂香老师的《成长在路上》,犹如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将载着老师重拾对工作的热情与挑战。何老师从七个不同方面将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并给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和方法,其中的案例解读更是具有工具性、操作性、实用性、指导性。这本书蕴含着作为老师的探索、智慧和创造,让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小“鬼”当家——初入职场。
本书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你要学会的就是“忘我”,忘记自己是父母的宠儿、忘记自己是男朋友或老公心中的宝贝,进行角色的转换,从这一刻起你就是老师,就要担负起作为一名老师的应有的责任与对待这份职业的态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然是做教育,那就免不了要面对服务的对象——家长、面对教育的对象——幼儿、面对自己工作中的合作者——同事。在这一章中教会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更要知道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面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对策、不同的解决方法;家长工作也是老师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家园沟通会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何老师就给了大家家园沟通的小妙招,与不同的家族沟通用不同的方法,让人受益匪浅。在同事合作方面让我们学会不要过于敏感,要扬长避短、认真对待。只有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教你一招——活学活用。
日常活动的组织是教师工作的根本,何老师通过不同的案例让我们学会了在不同的环节用不同的方法组织孩子有序的活动,用这些方法来组织孩子,让老师们倍感轻松。
教学有方——追本溯源。
教学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头戏,教师的教学技能及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教学质量及幼儿兴趣点的所在。本章,何老师从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看课、如何评课四个方面用21个教学活动案例来分析了五大领域的'教学精髓。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名教学有方的教师,只有追本溯源,了解幼儿、了解学科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不断积累,灵活运用,才能锦上添花。
妙笔生花——文武双全。
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看护好孩子就是一名好教师。一名好的教师要“会”制定计划、“能”善于总结,更要“懂”得如何观察、如何反思。其实“写”是很多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不爱写、不善写、不会写……其实“妙笔生花”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将实践转为文字积淀而来。迎难而上,付出终将会有收获。
熟能生巧——融会贯通。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中国大的教育方针,五大领域的教学让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五大领域正是通过一个个的主题来实施的。什么是主题活动?如何开展?何老师将这些以主题活动案例的形式娓娓道来。
检验交流——开花结果。
追寻幸福与快乐的根源。爱因斯坦曾说: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当你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工作,把爱心和真情融入幼儿,把学习和思考纳入教学时,你就会享受到职业带给你的幸福,这种幸福无与伦比。
读完这本书,心中顿感舒爽,这不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良师益友吗?幼儿教师的心声是“累而乐之苦而爱之”,我将把从《成长在路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之中,斩断幼教生涯中不断出现的迷茫与挫折。
第3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长在路上》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1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时,小胡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送我们每位老师一本书,这次是让我们自己选购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痛,不知道自己买什么书,后来在沃老师的推荐下,买了一本幼儿园新教师必读《成长在路上》一书。
刚没看多久,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职初的新教师,对于我们刚走入职场的新教师,每天都会面临许多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迷茫,有焦虑,有困惑,有期待……
而这本书,恰好汇集了众多职初期老师问题与困惑,优秀教师的解答和对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等,通过实用、实
第4篇: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成长在路上》读后感
知道这本书,还是在小一班的时候听李晨老师提起的。那一次跟她无意中聊起关于在学校都是学习什么内容,我说我们学习的都是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理论和时间严重脱离,遇到的很多问题我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除了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以外,我找不到别的更好的方式来快速地掌握与处理遇到的事情的方法。李晨老师说,我们幼师学的都是那些特实际的东西,就是从头开始教你怎么带孩子,遇到问题如何去解决,比如说我们学习的幼儿卫生学,就有模拟实验课,让同学假装受伤或生病,让一位同学给她做处理。我们还发过一本书叫《成长在路上》,特别好,讲的都是一些可以直接拿过来应用的方法,你可以去看看。
后来我在王薇老师那里借到了这本书,并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它读完了。
我觉得这本书内容涵盖的很全面。
首先第一章从初入职场的新手教师在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