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行业性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
行业性《集体合同》审查意见书
长人社集审字[2011]号行业工会委员会:
我局于年月日收到你单位送审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及相关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2号令)及《湖南省集体合同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193号)的规定。
1、经审查,你单位集体协商双方主体资格、协商程序、内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审查合格。
2、有效期限年(年月日—年月日)
3、请你单位及时将生效的《行业性集体合同》向你行业内各企业全体职工公布,并将集体合同文本报送上一级工会组织。
二〇**年*月*日
第2篇:解读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
解讀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
第五十三條 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築業、採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面代表訂立行業性,或者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
【解讀】本條是關於建築業、採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的規定。
隨著集體合同制度的實施,各級工會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近年來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例如上海市總工會與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企業聯合會共同聯手,積極推動本市區域性集體合同、行業性集體合同工作。據統計,截止2006年底上海市共簽訂了4923份區域性集體合同,覆蓋企業63559個、職工858820人;簽訂了325份行業性集體合同,覆蓋企業3979個、職工412607人。可以說,推行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有了比較成熟的經驗,有利於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促進某行業、某區域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平等協商,從而能夠保護更大範圍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如果法律明確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法律地位,一方面將更加有利於推動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對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的發展起到規範作用。因此,法在該條對行業性集體合同、區域性集體合同作出了規定。
一、行業性集體合同
行業性集體合同主要是指在一定行業內,由行業性工會聯合會與相應行業內各企業,就、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所簽訂的集體合同。例如2006年3月27日,山東省機械電子工會與省機械工業辦公室的首席代表分別在《山東省機械行業集體合同》,由此,全國第一份行業集體合同在濟南誕生。該合同內容涉及職工工資、工作時間 1
和休假、保險福利、等多個方面。全省3000餘家企業、科研院所和300多萬企業職工,包括農民工、協議工都適用該集體合同。該合同有許多“閃光點”:如明確規定職工最低工資在當地最低工資基礎上浮20%——50%;工資要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工資增幅不得低於利潤增幅三個百分點;企業應以貨幣形式按月足額支付工資;職工在企業連續工作滿8年,職工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企業應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可見,行業性集體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優勢:(1)同一領域的各企業具有行業共同性,在利潤和職工工資水準、職業危害狀況、勞動者素質等方面往往比較接近,可以就某一方面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共同標準,從而容易達成行業性集體合同。(2)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更廣泛地保護整個行業內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在和諧穩定的基礎上,行業整體素質也得到提升。(3)協商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減少勞資談判的社會成本,因此行業性集體合同有逐漸向越來越廣大區域擴展的趨勢。
本條規定裏提到的,建築業、採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特點都比較顯著,決定了這些行業容易訂立切實可行的行業性集體合同。例如建築業、採礦業大量使用農民工,拖欠農民工工資或者造成人身危害的問題比較突出,就此工會出面簽訂行業性集體合同,對於約束建築企業、保護農民工利益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據《勞動午報》2005年10月19日報道,通州區總工會針對建築業是高危行業,在制定建築業行業性集體合同時,積極協調區建委等職能部門,把職工保險等難點問題納入集體合同文本中,使集體合同真正起到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像餐飲服務業,勞動者工資報酬通常比較平均、比較低下,在這些方面簽訂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建立良好的工資調整機制、有效提高餐飲服務業勞動者的工資水準。
二、區域性集體合同
區域性集體合同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指鎮、區、街道、村、行業),由區域性工會聯合會與相應經濟組織或區域內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所簽訂的集體合同。根據《勞動午報》2005年11月9日報道,北京市朝陽區德勝街道工會推行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的“四步走”方法,一是精心做好準備;二是加強指導,搞好協商;三是嚴格按照程式簽訂協議;四是按時報送審批。街道工會牽頭搞好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相對於企業內部的集體協商無疑是一種新型的實踐。
發展區域性集體合同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區域性集體合同是不適合在大範圍大區域內推行的,由於企業性質差異、各行業勞動者需求不同等,在一個較大區域內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往往比較困難,即使簽訂集體合同也往往因為缺少針對性而難以實施。(2)區域性集體合同的優勢在於基層(鎮、村、街道)較小的區域內,發揮好基層工會熟悉當地企業和勞動者的優勢,就當地某些特殊情況、特殊需要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
涉及本行業全體職工的切身利益,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對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
文章來源:中顧法律網(免費法律諮詢,就上中顧法律網)
第3篇: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总结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工 作 总 结
今年来,为贯彻落实全总深入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现场经验座谈会议精神,按照省总的统一部署,我们把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拳出击,聚合资源,全力推进。目前,全市签定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1份,今年新增6份,覆盖企业187家,职工1216人;签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22份,今年新增7份,覆盖企业265家,职工2253人。
一、党政重视,强化领导,为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商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党政重视。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专门听取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汇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程序、协商主体、监督检查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