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建中靖国元文言文阅读
建中靖国元文言文阅读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故,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
【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②屋券:房契。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小题1】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居阳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坡问其故两狼之并驱如故C.(坡)徐谓之曰徐喷以烟D.竟不索其直岂直五百里哉【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2)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小题4】根据选文回答。(5分)
(1)给这个短文加一个标题:(1分)
(2)短文中的“坡”指,短文表现了他什么品质(2分)
(3)短文的结尾交待了坡不复买宅,借居暂憩,由此你会联想到杜甫的诗句“,。”(2分)
答案
【小题1】(2分)妪之故居/ 乃吾所售也/ 不必深悲
【小题2】(2分)C
【小题3】(4分)(1)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心痛呢?
(2)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
【小题4】(5分)(1)苏东坡焚房契(东坡还宅)((2);苏轼。豁达大度,为人慷慨,懂得理解同情他人。(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将句子先大到翻译一下,了解其意,分析出结构层次,在需要停顿的'地方划分节奏即可。
【小题2】根据句意判断字义,C项中“除”都是“渐渐”的意思。
【小题3】把难解字先弄清楚,疏通句子,翻译成句。
【小题4】根据每小题的要求在文中寻找相关的文字信息点,依据相关情节概括人物形象,根据文意联想诗句。
第2篇:建中靖国元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建中靖国元年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故,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③,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④)
【注】:①儋北:地名,在海南省。②屋券:房契。③毗陵:地名,现常州一带。④《梁溪漫志》:宋代学者费衮所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内容记述了宋代政事典章,考证史传,评论诗文,间及名人传闻轶事。
10.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妪 之 故 居 乃 吾 所 售 也 不 必 深 悲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居阳羡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坡问其故 两狼之并驱如故
C.(坡)徐谓之曰 徐喷以烟
D.竟不索其直 岂直五百里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2)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13.根据选文回答。(5分)
(1)给这个短文加一个标题: (1分)
(2)短文中的坡指 ,短文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2分)
(3)短文的结尾交待了坡不复买宅,借居暂憩,由此你会联想到杜甫的诗句 , 。(2分)
参考答案:
10.(2分)妪之故居/ 乃吾所售也/ 不必深悲
11.(2分)C
12.(4分)(1)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心痛呢?
(2)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
13.(5分)(1)苏东坡焚房契(东坡还宅)((2);苏轼。豁达大度,为人慷慨,懂得理解同情他人。(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从儋州(今海南儋州)回来,居住在阳羡(今江苏宜兴)。。士人邵民瞻(人名),从东坡那里学习。东坡也喜欢这个人。
邵民瞻为他买了一座房子,东坡掏光所有积蓄,也只能勉强应付而已。后来(苏轼)选了一个好日子搬入新居。有一次,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到达一个村落,听到有(一个)妇人哭得很哀伤,东坡听后说:奇怪了,这妇人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呢?难道有甚么非常难以割舍的事令她这么伤心吗?我要问一问她。于是推门进去,一个老妇人见到东坡,依然自顾自哭泣。东坡问她(哭泣的)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间房子,已家传百年,但是我儿子没出息,(把它)卖给别人了。我今天搬到这里,上百年的老房子,一下子失去,怎么能不心痛呢?这就是我痛哭的原因。 (于是东坡)问她原来的房子在什么地方,竟然是东坡买的那座房子。东坡再三地安慰她,说:你的老房子是我买的,不要太过悲伤,现在我就把它还给你。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并且)叫老妇人的儿子过来,命令他第二天把母亲接回老房子,最终也没有索要(买房子的)钱。
东坡从此就回到常州去了,不再购置宅院,而是借塘桥孙家的居所暂时做休憩之用。
第3篇:元结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结文言文阅读答案
元结受道家影响,作品杂有消极退守的成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元结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借鉴。
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①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复举制科。会天下乱,沉浮人间。国子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下士,荐结可用。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情,乃上《时议》三篇。帝悦曰:“卿能破朕忧。”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募义士于唐、邓、汝、蔡,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
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帝善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
第4篇:张元传文言文翻译
张元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语文考试的一道基本的题型,它需要学生对于古文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张元传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
张元传
张元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然精修释典。年六岁,其祖以其夏中热甚,欲将元就井浴。元固不肯从。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
南邻有二杏树,杏熟多落元园中。诸小儿竞取而食之。元所得者,送还其主。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元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 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类,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是以收而养之。”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未几,乃有狗母衔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及元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恒忧泣,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