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爱上课外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里的诗书从何而来?靠阅读。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大家都比较重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发展中也至关重要,追根究底,语文教学的效果源泉在课外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让学生有书可读。我面对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手里的课外书少,平均每人一到二本,仅仅靠读自己的课外书,阅读量显然不够,于是我让学生把课外书带到学校,再从图书室借了些书,在班上设置图书角,由专人管理进行借阅,保证了学生的书源。然后,我根据教材的编排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读,四年级时下册时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目:《兔子彼得的故事》《巨人的花园》《爱的教育》《父亲树林和鸟》《中外名人成长故事》等书目。(这些书几乎都是我从其它学校的图书室借来的。)另外,我也从网上下载一些好诗供学生欣赏阅读:中秋节就下载了一组描写月亮的诗《古朗月行》、《月夜忆舍弟》、《八月十五夜月》、《望月怀远》、《中秋月(苏轼)》来让学生吟诵。
二、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我每月跟学生上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选取学生阅读的典型材料,进行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在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办法,还鼓励一些优生写读后感、读后评、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必须得有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兴趣。
1、教师经常不失时机的小露一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踏花归来马蹄香”“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刚接手现任班级时,几节课后就有学生悄悄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听你说话。此时顺势引导:要像老师这样说话,那就得多读书。同时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的故事。像毛泽东、高尔基等。
2、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①、精彩片段朗诵比赛:间周组织一次由学生自己挑选课外阅读摘抄到的精彩片断进行朗诵比赛。②、课前二分钟背诵:每天每节课的前两分钟都让学生自由背诵古诗,这些古诗词皆是由教师精挑细选出的适合学生诵记的内容,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让人走进教室,就置身于舒畅、惬意的环境里。③、读书笔记展评:两周收集学生的读书笔记本,在班上进行展览评比。
④、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故事,故事会上学生轮流讲,人人必讲。学生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就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方面的书。
⑤、每周评选阅读星(阅读量多,阅读面广)。
第2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书,就没有学识渊博的教育家;没有书,就没有各所学校的老师;没有书,就没有现代城市的规划······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无限的气质,还可以让你思维延伸,更重要的是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凭着什么说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呢?
正常情况下,四肢完整无缺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但在我看来,只有心中有书有知识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前者只是外在的,不起什么重要作用,后者却恰恰相反。因为“精神充足”源于书中的黄金屋,所以要多读书,读好书,要做到“书如桑叶我如蚕。”仔细的汲取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相得益彰。
读书人只读不算读,要随读随积累,读书积累是举一反三之事,多读多思,才能理解贯通,多思多学,才能学以致用,才能由空到满,使得精华于心。
殊不知,长期潜心读书,要学而思,思而记,记而再学,学而应用,才能聚沙成塔集溪成江,从而是自己的知识翻倍增加。其实,只有背下来的东西才永远属于自己,无论是大智慧,大道理,还是经典古诗词,要想让它属于自己,就得早上早早起床对着窗户大声诵读,铭记于心,用时方能沾手即来。这就应了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现在读书之士处处皆是,读出成就者却非常罕至,这警示我们,面对读书,要孜孜不倦,忘我奋斗,呕心沥血,在所不惜。
读书,需耐得住寂寞。当今世界,思想浮躁,追求的是潮流,谋求的是利益,营造的是热闹。真正读书之士必须与此隔绝。夏日里,树荫下,一把油纸伞,一把扇子,一杯凉茶,一本好书;冬日里,暖路旁,亮灯下,桌子上,奋笔疾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辽阔的天空,那是一份宁静,优雅,惬意。与哲人对话,畅游千里,书人合一,超越境界。
读书,需稳得住心神,浮躁乃是读书大忌,气定神闲方能入佳境。所以,想要读书,得先养性。
读书,需有韧性,是指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书至此:书中的营养,已融入血液,外化为气质,内化为精神,正所谓“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也。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
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
饰了
别人的梦。
表示并列:
表示递进:
表示转折:
表示因果:
表示条件:
论...都...如果…就…
就是…也…
又...又...一边...一不但...而且...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既然...就...只要...就...只有...才...无 即使...也...因为…以…既…又…虽然…但是…不管…都…
第3篇: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学习决定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有力地推动了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只要全党坚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我们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能不断提高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发展”,深刻阐述了读书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学习问题上的高度清醒、高度自觉、高度重视。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