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评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过关测评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石以为底(用) 心乐之(高兴) 增其旧制(制度)
B.横无际涯(广远) 连月不开(放晴) 朝晖夕阴(日光)
C.冻风时作(起) 波色乍明(初、始) 大庇天下寒士(掩护)
D.以游堕事(耽误) 问君何能尔(这样) 风掣红旗(拉、扯)
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拟人)
4.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他是清代作家,我们还学过清代作家的作品有王维的《童趣》和蒲松龄的《山市》。
B.、《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本首诗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C.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D.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代表作。
5.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6分)
⑴玉盘珍羞直万钱 同 意思
⑵百废具兴 同 意思
⑶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 意思
6. 名句积累(10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 ______。《行路难》www.
(4)采菊东篱下,_ ________。《饮酒》
(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7)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二、阅读理解(46分 )
(一)醉翁亭记(23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心情 ) 或异二者之为 ( 或许 )
B.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睡着了 ) 是进亦忧,退亦忧 ( 做官 )
C.故自号曰醉翁也 ( 取号 ) 往来而不绝者 ( 断 )
D.野芳发而幽香 ( 香花 ) 伛偻提携 ( 提拔 )
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钱币乞之
C.杂然而前陈者 颓然乎其间者
D.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行者休于树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0.“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两个“忧”所指的内容依次是(各用两个字回答); (2分)
11.“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的政治抱负是什么?(2分)
12.①甲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翻译为:(4分)
②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
13.乙文第○1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来比喻:(2分)
14.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以 为主,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思想。(2分)
15.想一想,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3分)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I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6.找出第一自然段后三句中动态描写的词,说说从这描写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怎样的一种心情?(4分)
(1)动态描写的词:
(2)诗人当时的心情:
1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包含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学过的杜甫的哪首诗也与这历史背景有关?(4分)
18.说说下面诗句的含义。(2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三)小石潭记 (13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欢,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9.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2分)
20.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倘徊欢( ) (2)悄怆幽邃( )
(3)斗折蛇行( ) (4)往来翕乎( )
21.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3分)
第一段写鱼 ,既写静态,如:______________ ;又写动态,如:___________ 。还写了鱼似通人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三段写小石潭周围的气氛,借以显示自己的心情,这可从语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中体会到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分)
三、作文(30分)
没有目标的人,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一旦设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请你以“为 设定目标”为题,把要讲述的生动故事,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要抒写的愿望或阐述的观点写下来。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可供填选的词语如“自己”、“人生”、“生活”、“学习”、“健康”等等,也可自行选填词语)
第2篇: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
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ɡchǎo yuán quǎn jiān sè jìnɡ yánɡ qiǎn zé
fénɡ rèn pí bèi cí xiánɡ bào zhà ɡē zh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腼腆( diǎn tiǎn )打蔫( niān yān )龟裂( jūn ɡuī )混乱( hún hùn )
角落( jiǎn jiǒ )凑足( zòu còu )耽误( dān dānɡ )颤抖( zhàn chàn )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楼( ) 掘( ) 衫( ) 版( )
搂( ) 倔( ) 杉( ) 板( )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 )
(2)你这样诬陷别人,良心何安?。 ( )
(3)敌人掉进了我们实现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 )
(4)他瘦得很,两只眼窝深深的陷了进去。 ( )
(5)我们不应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 )
(6)国土沦陷,苟且偷生活着有何意义? ( )
5、字谜猜猜看(选择谜底填在括号里)。(3分)
碌 慎 倚 昔 怔 妙
( )手心手背都是肉 ( )三星期 ( )九个小子俩千金
( )毫无半点虚情假意 ( )红楼梦 ( )身长三头六臂
二、词语积学用。(共15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
震耳( )聋: 迫不( )待:
( )如既往: ( )胜于无: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六一节那天,校园里充满了 ,到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2)老人来因刚刚痛失爱子而显出一副 的样子。
(3)昔日繁华的城市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一片 的景象。
(4)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对这次考试他 ,成竹在胸。
3、选词填空。(3分)
赞扬 赞美 赞叹
(1)我要写一首美丽的小诗,来( )我们伟大的祖国。
(2)他做的杂技表演,引来观众的一阵阵( )。
(3)他经常做好事,所以也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 )。
结果 成果 后果
(1)你如果认识不到自己错误,一直执迷不悟下去的话,( )就不堪设想了。
(2)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这项科学研究终于有了喜人的( )。
(3)他说好今天下午去你家的,( )因为临时有事给耽搁了。
4、在下面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 )父亲平时工作繁忙,( )他还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会了。
(2)( )我是一名学生,( )我有责任把学习搞好。
(3)( )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了,我们( )暂且原谅他这一回吧。
(4)她那么可怜,你( )不想法帮助,( )故意刁难,不是雪上加霜吗?
5、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看谁写出的最多。(4分)
(1)忐忑不安
(2)雪上加霜
三、句子万花筒。(12分)
1、补充语句,并在括号里写出作者或出处。(2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 ( )
(2)_____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 ( )
2、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看病还用学吗?你给我看看不就行了? ( )
(2)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 ( )
(3)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 )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 )
(5)柳树把湖水当镜子照,扬扬得意地欣赏自己的美丽的姿态。 ( )
(6)兄弟敦和睦,兄弟笃诚信。 ( )
3、句子加工厂。(5分)
(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搂住了我,赞扬个不停。(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雨下得也太大了。(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看病的历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骄傲一词的不同感情色彩写句子。(2分)
褒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10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5分)
(1)《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讲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市。
(2)《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讲的是母亲在家庭极端贫穷,挣钱极端辛苦的情况下满足儿子的要求,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
(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离我远去,____________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这几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的文章《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3分)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 E、心理描写 F、环境描写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埃得很近。 ( )
(2)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 )
(3)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 )
(4)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 )
(6)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 )
3、联系学过的课文,写出你对下面各句的理解。(2分)
(1)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应该不断的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1分)
(一)(11分)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1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说说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1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描写,2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描写,这两句话在朗读时一定主意要把父亲当时那种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给表现出来。 (2分)
4、短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人的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知儿子还活着之后,只为父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请把你想到的可以用来形容父亲此时此刻心情或表现的四字词语写下来。(至少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几段文字出自《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结尾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写出父子俩各自的了不起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父亲的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得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至死不渝的爱(10分)
王清铭
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
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毫发未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聋发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每个故事不超过10字)(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
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在被文中两位伟大母亲的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提示:假如你就是这两个从废墟中获救的孩子之一,当你长大成人,听着见证者饱含深情地给你讲述着当年获救时的那感人的一幕,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死去的母亲说。请以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为题,以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好吗?
第六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争吵 源泉 艰涩 敬仰 谴责 缝纫 疲惫 慈祥 爆炸 搁置 2、tiǎn niān jūn hùn jiǎo còu dān chàn 4、453612 5、怔 昔 妙 慎 碌 倚
二、1、欲 将要,快要 及 到 一 完全 聊 略微 2、欢声笑语 失魂落魄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3、赞美 赞叹 赞扬 后果 成果 结果 4、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不但 还 5、(1)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心惊胆寒 心惊胆战 惴惴不安 张皇不安 心慌意乱 心神不宁 (2)火上浇油 落井下石 趁火打劫 乘人之危 投井下石 伤口撒盐
三、2、反问 比喻 夸张 排比 拟人 对偶 3、(1)我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2)我被母亲数落了一顿。(3)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4)这雨下得跟瓢泼(从天上倒下来)似的。(5)删去整整或左右其一
四、1、(1)美国 洛杉矶 (2)高晓声青年近卫军 (3)母亲的赞扬和鼓励 父亲的警告和批评
(4)独自 学会看病 毕淑敏 2、D E B F C A 3、(1)母亲的赞扬和鼓励,给我做事的信心;父亲的批评和警告,使我做事头脑清醒。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出于对我的爱。(2)在给孩子磨炼的同时,母亲心中会一直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五、(一)1、感受到父亲挖掘时间长和挖掘的艰难,感受到父亲的救子心切和坚定执著。2、感受出父亲的执著和对孩子高度的责任感。3、心理 语言 惊喜、兴奋、激动 4、与父亲的坚定执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5、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 手舞足蹈 乐不可支 喜上眉梢 欢蹦乱跳 一蹦大高 6、父亲:信守承诺,信念坚定,永不放弃 儿子: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二)1、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给人的内心带来的震动大。2、母亲临终写短信。母亲临终给孩子喂奶。3、儿子,希望你能够看懂短信的时候,能够知道妈妈活着的时候有多么的爱你。(孩子,为了妈妈的爱,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 4、因为有了母爱,母亲才会为子女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有妈妈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个感人的奇迹。
第3篇: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ɡchǎo yuán quǎn jiān sè jìnɡ yánɡ qiǎn zé
fénɡ rèn pí bèi cí xiánɡ bào zhà ɡē zh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腼腆(diǎn tiǎn)打蔫(niān yān)龟裂(jūn ɡuī)混乱(hún hùn)
角落(jiǎn jiǒ)凑足(zòu còu)耽误(dān dānɡ)颤抖(zhàn chà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楼()掘()衫()版()
搂()倔()杉()板()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第4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评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篁竹(huáng)为坻(zhí)翕忽(xī)幽邃(suì)
B.谪守(zhé)潇湘(xiāo)樯倾(qiáng)锦鳞(jǐn)
C.林壑(hé)潺潺(chán)伛偻(lǚ)喧哗(xuán)
D.觥筹(gōng)酒洌(liě)野簌(sù)浅鬣(liè)
解析:A项中“坻”应读“chí”;C项中“壑”应读“hè”;“喧”应读“xuān”;D项中“洌”
应读“liè”。
答案:B。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归来倚杖自叹息
D.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B项中“属”通“嘱”,嘱托。
答案:B。
3.按要求默写。(5分)
⑴《醉翁亭记》中有一句成语一直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