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6 08:08: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

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英国作家伍尔夫曾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中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狭隘的自我“花瓶”之中,而应树立“无穷的远方与我有关”的担当意识,才能奏响青春的华章。

须知以自我为中心并非自我的真正解放。纵观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之路。普罗塔格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言将个人置于宇宙的中心。但是,过分强调个人感觉带来了个人主义的.膨胀与对社会事务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亚里士多德因而提出了“人是城邦的动物”的观点。人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应当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提出了思想的自由。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其实就在于能够独立思考,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但是保留自己的理性判断。

接收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就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对于社会的热忱,而不是冷眼旁观,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停留于言语层面。而今日之社会,媒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为个体表达提供了更为平等的信息输出窗口,这看似使每个人都有了参与社会事务的便捷渠道,实则使社会形成相互隔离的“物理社群”,而不同的社群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冷漠,甚至彼此指责。这种冷漠也是个人主义作用的结果,在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所有人都习惯与从自己的位置发言,真假对错之分在此就成了无足轻重。这种模糊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的做法显然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缺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人就容易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潭中。这种利己主义就表现为冷漠无情。契科夫有言:“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冷漠无情有时能保全个人的利益,最终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的。我们常常需要思考“从来如此便对吗?”而个人力量的微小不能成为无动于衷的借口,恰如黑人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她在公交车上以行动反对对社会上的种族歧视,也掀起了黑人运动的热潮。她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壮举。

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言:“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如果不能从狭隘的自我认知中走出来,又何来对于社会,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真正关心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树立“成功不必在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还要具有“功成必定有我”的社会责任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集体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

第2篇:走出小我融入大我

走出小我融入大我-----影响集体荣誉感形成的学生心理因素

安县职业中专学校李彬

2011年6月

关键词:集体荣誉感心理因素

我们在进行班级建设和管理的时候经常感到头痛的是学生集体意识淡泊,缺乏集体观念。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收效甚微,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仍无改变。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在哪里,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心理是否会影响到集体荣誉感的形成?下面我就我平常的班级管理谈谈学生心理因素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什么是集体荣誉感

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它是共产主义道德荣誉感的基础,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识不清

1、自卑。中学生常常因自己的缺陷或过失而性格内向,情绪抑郁,对自己的品质、能力等作出偏低评估,处于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自尊心得不到尊重,从而挣扎在自卑中不能自拔。1

轻则产生“厌倦心理”,感觉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厌恶一切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且不愿表现自己,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消极退缩,自我消沉。重则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摆开死猪不怕开学汤的架势,逃学、弃学,公然藐视父母和社会教育,模仿别人、盲目从众,结群混帮,整日无所事事,追求刺激。

2、人际交往障碍。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心坎上的宝贝,惟我独尊,独立意识比较差,不能积极与他人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的怕自己的缺陷或过失暴露在他人面前,或被别人谈起,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紧张、拘谨躲避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离群现象,常寡言少语,影响能力的发挥而显得孤独。

3、人格缺失。很多中学生往往大道理懂得不少,却连做人的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缺乏主见,意志薄弱,自信心不足,心理上表现出孤独、抑郁、焦虑、惶惑不安和紧张等情绪,或由于对自己体形相貌的不满意,以及身体的疾病或残疾导致自我贬低,丧失自信,个人的责任感更不用说了。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别人的尊重,缺少同情心与合作态度,待人接物具有攻击性与冲动性,缺少社会平等意识和行为自制力。这是人格障碍的表现。

二生活目标不明确

中学生处在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身心逐渐成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也成熟起来,自尊心也正在增强,他们与社会接触增多,社会化程度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感到困惑,对自己也常常怀有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是我自己的主人吗?我为什么存在?我将来要走向何方?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我信仰什么?”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生活没有目标,一旦遭受挫折就容易自我伤害。有的中学生在知道了自身的弱点或知道别人已经了解了自身的弱点后,往往会不知所措,整日彷惶不安,陷入抑郁、自责之中。

三对社会认识不清

当今急剧的社会变迁、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使他们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困惑、怀疑和不信任,由此导致以下一系列行为:

1、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为小偷小摸、说谎欺骗,不讲卫生、欺负弱小者。

2、犯罪行为。中学生犯罪行为是一种极端偏离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它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严重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化年龄比20年前提前了2-3岁。14岁以上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多。在青少年中,犯罪高峰年龄男性为16岁,女性为15岁据公安部1997-2000年的统计,不满17岁的人数分别占当年犯罪总数的5%、11%、12%、13%,呈逐年上升形势。

四家庭教育原因

目前独生子较多,子女都会成为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在一些家庭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出现问题,就会一切事都会围着孩子转,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就不自觉的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不会去理会其他人的感受;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还会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别

人交往,这样难免孩子就会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也就谈不上什么集体荣誉感了。

解决措施

在班级建设中如何解决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认识自我,增强认同感每个都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让认识自我的同时,增强他(她)对集体的认同感,感受自己是集体一员的重要。一个中学生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即自我认同程度,关系到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意志、情感、个性、自信心、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学生既不是孩子也不是成年人,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但是他们的能力又使他们事实上无法独立,只能依附于家长、班级和学校。他们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身份认同上的困惑,常常发生角色混乱,处于自我认同的边缘期。现代化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因此,在中学阶段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把自我认同感的培养贯彻到各个课程教学的始终,自我认同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素质。

二赏识他人,产生归属感

在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之后,我们就要解决怎样让他(她)认同这个集体。集体是由个人和他人组成,要认同这个集体,首先要认同集体中的其他人。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就此,我在班上要求学生寻找他人的优点,每个人至少发现其他同学两个以上的优点并在班上交流。通过交流很多同学后来和我说他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有这么多优点,从他的言谈中明星感觉到他的自豪。而他了解到的优点又都是别人给他总结出来的,自然就会对总结出他的优点的同学产生好感,从而认同其他同学,愿意为他人做事。另外,当得到他人的赏识、认同后,自然而然地对他人产生信赖,最终达到相互信赖。把集体中的人当做家人一样的信赖,集体就有了家的感觉,从而最终形成集体归宿感。

三包容不足,在互勉中共进

人无完人,在我们充分感受别人的优点的同时,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包容他人的不足、多元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人。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根据多元能力的研究,每个人具有八种到就中能力: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空间视觉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然能力和存在能力。这些能力在每个人身上是以不同的范式、不同程度组合的,从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而,我们应该包容他人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能力,允许他人个性和谐的发展。当然,自己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充分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集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措施,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逐步体会到集体荣誉感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当集体或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受到赞扬、奖励时就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情感;当集体受到批评或惩罚时,就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的情感,从而树立集体荣誉感。

第3篇:将小我融入大我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或者工作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字材料,它可以反思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注意结构和层次,使总结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将小我融入大我心得体会篇一

青春,孕育着春的无限希望,展现着盛夏的热烈、秋的殷切期待和寒冬的刚强。如果只能用一种色彩形容青春,那在你眼中的青春会是什么颜色呢?我想它应该会是红色的。它是早时先辈奋勇抗敌挥洒的热血,是建设时期许许多多雷锋式人物的呕心沥血,是海外华人遇到危险时红旗包机飘扬护航回家的壁垒,是校园抗疫身穿红马褂穿梭校园的志愿者。这么多热烈而温暖的红色,从动荡时期陪伴我们到如今的太平盛世,从无到有的建设起美丽新中国。现今一抹抹亮眼的红色汇聚成鲜艳的五星红旗,无数个无私奉献的个体小我共筑起如今的泱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将小我融入大我心得体会(热门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审视和反思的有效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应该深入思考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想法和观点。同时,要注重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受到启发和共鸣。”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身的成长过程,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激励因素和行为模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那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主题,确定写作的篇幅和范围。其次,要注意言之有物,内容要具体、卓有成效,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启发。另外,要注重细节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小我融入大我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