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的优秀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6 08:07: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优秀)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

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体内容。

二、读中理解,体会感悟。

1.围绕“为什么这个泼水节令傣族人民难忘?”这个问题,读书理解。

A、算一算,这个泼水节过去了多少年?2007-1961=46

B、46年过去了,这个泼水节在傣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难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泼水节前的准备场景让人难忘。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从“鲜红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抓住“欢呼”感受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体会。

难忘的原因之二: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的音容笑貌难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难忘的原因之三:

总理的祝福令人难忘。“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幸福和激动的泪水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之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体会总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讨论: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不说是“幸福的”泼水节?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敬、度、驶”

五、拓展延伸。

1.区别组词:

历()度()赶()闭()

厉()席()起()闹()

2.写句子。

一边„„一边„„

一手„„一手„„

3.查找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故事资料

4.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网络图书馆 qqshu.cc

第2篇:难忘的泼水节的优秀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的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

2、感受傣族人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自主识字,在朗读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认识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读前要求:

⑴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⑵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好听。

⑵ 去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学生分段抽读,互相评议。

三、再读,学习新知

1、再次自读课文并想: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读第三自然段。

4、看图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⑵ 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⑴ 老师做动作扮演总理。

⑵ 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读中感悟

1、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的(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大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4、照样子写句子:

⑴ 周总理一手盛满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民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⑵ 傣族人民一边呼唤,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一边……一边……

三、写字指导

“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用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构。

第3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的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难忘的泼水节》的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难忘的泼水节》的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