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要表扬 更要尊重(教师中心稿)
湖北通城关刀中学 潘广
一次批改作文时,发现班上一位男生的<<深情>>很动人。我认真写了批语,准备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可是,当我伸手向他拿作文本时,他红了脸说可不可以不读?我很愕然,平时他可不是这个羞涩的样子。同学们也诧异的看着他。我不得不改变我的计划,重新组织作文讲评。
后来,我听到了这位男生的心里话。他说,他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家庭的不幸,他也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且感谢我尊重了他的选择。这时,我才认识到,原来表扬也是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孩子的心灵中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人的自尊心。这个角落的组织是娇嫩的,微妙的,脆弱而又敏感的,很容易受到损坏,更容易变的粗糙起来。”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推行新课程标准,教师更加重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表扬学生成了许多老师乐用的手段。不过,如果表扬缺乏诚意,离开了尊重的土壤,也可能像体罚一样,不但挫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表扬,也要慎重啊!
第2篇:要执法,更要彼此尊重
尊敬的党组织:
记得一个故事。老师问男孩长大了想做什么。男孩说做城管。老师问为什么?男孩说:如果我是城管,我赶妈妈的时候可以赶得慢一些。其实好多时候,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反抗和改变一些什么,但最近广州城管新规规定,城管执法开口要说“您好”,执法结束时要说“谢谢”……,虽然执法过程中尴尬不断,但不少小贩对城管的文明执法转变表示认同。
小摊贩是世界各地城市中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北美,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绝禁街头小贩的存在。绝大多时情况下,城管与小贩都属于天然对手。而我国小贩经营小本买卖,不偷不抢,城管员执行城市法规,行使公务,双方都是劳动者。然而,近年来,在城管执法当中,“暴力抗法”的情况屡见不鲜。你来我逃,你走我来,循环往复。
跑不了的,往往商品被没收,还要被罚款,于是个别小商小贩暴力抗法,城管与小贩扣货掀摊以及城管维护市容与毁市容者之间的“猫鼠游戏”,已然升级成你死我亡的“搏命争斗”。同情小贩也好,指责城管也罢,我们都不能情绪化。无论是小贩还是城管,都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有着一样的情感情绪,也有着一样的行为逻辑。但一声“城管来了”,惊恐的小商小贩携筐推车,望风而逃的情景也成为了都市一景。
广州新《规范》的出台也反映出了城管在执法思路上的转变,让从过去的无序无章随意执法逐步转变为依法依章文明执法。一句“您好、请、谢谢”,这也会让小贩感受到执法者对其生命保持一些起码的善意。善意,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汇报人:xiexiebang
第3篇:表扬的艺术(教师中心稿)
余江县第一中学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
一、抓住表扬的最佳时机
正如雨水,之所以成为甘霖,亦可以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今天上课又没迟到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
二、把握好表扬的分寸
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
第4篇:学会了尊重(教师中心稿)
山东临沂现代实验学校徐一波邮编276017
一次,兄弟学校的几位教师到我班听课,在让学生朗读课文时,我无意中叫起了以为朗读水平较差的学生读这篇文言文。他读的非常吃力,结结巴巴,多次求助似的抬头看我,那意思很明显:老师,我的朗读该停止了吧?望着他那满面羞愧的样子,我一下子想了很多,想到了后面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未完成的教学内容,有想到了让他坐下的后果:同学们的讥笑、他的自尊、他的人格……于是我不仅耐心的听着,而且不时地指导他,鼓励他。在有些同学不太友好的笑声中,他满脸通红的坐下了。按照常规,应该让其他同学找出读错的地方并加以纠正,看着那位一脸尴尬的同学,那一瞬间,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而是让同学们结合他平时的朗读水平,对他刚才的朗读作个评价。一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他比平时读得好,读得努力,读得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