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弟子规》是最好的企业管理宝典
《弟子规》是最好的企业管理宝典
企业管理贵在形成一种员工自我管理的模式,而管理的实质是人“心”的管理。 当今浮躁的社会,唯有先圣先贤流传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才能“束”住人的心,而集先贤的思想于一体的《弟子规》就是具有这种“魔力”的经典。它是企业最好 的管理宝典,被不少企业用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资料。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从这六个 方面阐述了为人处世的方法,是人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与发展的前景,关键在人,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人际 关系的协调状况以及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的程度。因此,员工的人品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知道,英国霸菱银行就是因新加坡一个期货员挪用公款太多,两百多年 基业才毁於一旦。全球第七大企业安隆集团,尽管每一年的营业额是数千亿美金,也因是为两个主管在会计上动手脚而宣布破产的。所以,企业招聘不得的看重人 品。而企业家常常感到德才兼备的人难求,倘若企业用《弟子规》来培训员工,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规范人的行为的《弟子规》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勿畏难, 勿轻略”,是说人要懂得不怕困难,懂得事事要谨慎,不可随便,不可轻忽。“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心。“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扎根。也无怪乎一些亲身体验过《弟子规》管理魅力的企业家说:“再也找不到一本比《弟子规》 更好的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了。”可见,《弟子规》就是企业管理的宝典。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 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放在企业中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孝悌,在家孝敬父母 才会忠于企业,忠于上司,学会了尊重父母、兄弟,处理好了家人的关系才会在企业尊重上司、同事,与他们和睦相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兄道友,第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先有了家庭伦理,才会有企业伦理。换言之,企业也应该当家庭一样来管理,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把自 己当成家的主人来尽全力而为之。
同样的,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把孝悌的风气带到他的企业当中,整个公司的凝 聚力就会很强。企业只有有了仁德,才会让员工甘于忠诚,甘于奉献。“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作为领导者,更 要修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说:“有德此有人。”自己有了德行才能赢得真正好的人与你一起公事,也才能为企业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因此,如果企业领导者能够把谨言慎行的态度,整个深植在公司的文化,做人做事的分寸就很懂得拿捏。又懂得延伸到泛爱众,爱一切同事、爱一切客 户,所凝聚的人和就会愈来愈强。有人和,怎么可能会赚不到财富?
企业的根在家庭,企业的生命基础是企业文化。唯有《弟子规》能够让这两者很好地融合起来。据说,有个企业让员工学弟子规,一年下来,企业变得非常和谐。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企业员工之间没有了“扬人恶”、揭人短,大家就“德日进,过日少”,就非常和谐了,而且也与家人相处得更加和睦,对 家就像对待企业一样负责,对企业也就像对家一样负责。同时,他们对外则做到了“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让顾客对企业充满了信任,树立了良好的 企业形象。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弟子规》早已深入员工的心灵,变成了企业的文化。像这样,想让企业文化内化与心,固化于制,外化与形就是自然而然的 事情了。只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各有千秋,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诚信与道德越来越败坏的年代,唯有有道德、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得到大众的赞赏与支持。前几年,SARS很严重,北京政府下令,SARS的药只能卖九块,结果本钱 十一块。同仁堂就把赚钱的药酒都停掉专卖SARS的药,尽管如此,但它那一年不但成本没有下降,还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七,就是因为它赢得了广大人民对它的信 任,赢得了人心,这个事业才可以长长久久。以为只要把产品品质和服务做好了就能管理好,就会赚钱的想法是错的。
比产品品质更重要的东西,是员工的素质,全面伦理道德的管理。《弟子规》就是把“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具体化了,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有社会公德心的企业,必然 会独树一帜,在大众的支持下到达自己的目标。而且企业首先应该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更好走向世界。所以,先学好《弟子规》,再来谈发展。
第2篇: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的成功宝典
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的成功宝典
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弟子规是指引我们经营管理的一盏明灯,弟子规也是助力社会发展的成功宝典。下面,小编将带您一起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之道。
德行天下,品行第一
企业发展需要真正以一当十的人才,对于人才任何企业都求知若渴。正是越需要人才的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越要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分析一下我们对人才的考量标准是什么?我们即将招致麾下的人才人品如何?人品是最基础的基础,企业需要的是能人中的好人,好人中的能人,而非仅仅是能力出色人品劣质的人。
视角把好人才关,品行是关键。
孝敬父母,孝道先行
企业和家庭一样,如一个人对自己父母双亲都不能孝敬,此人在企业工作中自然也不会尽忠尽心。一个对企业不忠,对父母不孝的人在单位是一枚定时炸弹他的破坏力难以想象。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它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企业和社会、企业和员工、企业和客户、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家庭也是五种关系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角色不一样,在社会和企业里也不同。每个人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越位不要搞特殊化。
权利只是赋予你的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任何利用手中权利,不管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谋取利益,统统都是腐败。
权利只是赋予你的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任何利用手中权利,不管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谋取利益,统统都是腐败。
慈悲心是大爱之心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称赞聪明,对聪明的人总大大认可和赞赏。聪明不是智慧,聪明和智慧是两个概念。有的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将来能成为人物,但他一点点怜悯慈悲之心都没有,这种人到企业工作此单位能发展好吗,企业必定因有这样的人而深受其害。
权利只是赋予你的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任何利用手中权利,不管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谋取利益,统统都是腐败。
上海浙商实业集团、汇聚投资董事长俞凌雄先生充满大爱之心。从2008年捐助汶川大地震灾区开始,俞老师便带领汇聚义无反顾走上慈善公益之路。7年来,俞老师为社会捐出的钱物已经超过8000万!并成立万众瞩目的凌雄大爱公益基金!
企业选拔人才,才能固然重要,关键还是要看德行是否端正!有才无德的人,在企业必是祸患。
第3篇:《弟子规》是企业文化的管理宝典
《弟子规》是企业文化的管理宝典
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爱维龙媒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构建企业文化最终是实现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而员工自我管理实质就是“心”的管理。管理人就是要安心。但是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信仰缺失,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形成合力,所以管理住员工的心是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传统
第4篇:《弟子规》是家庭良好教育的宝典
《弟子规》是家庭良好教育的宝典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一、 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自古以来即是安邦兴国之首要。人民的教化,文化的延续,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无不来自良好的教育。因此,教育的良寙,将攸关国家的兴衰。故教育是兴国大计,是人类存续与幸福的大事,我们应予重视。
当前,我们看到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细忖之,无不出在教育问题上。尤其是品德教育,严重的失德,带来社会治安的败坏,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安定,而这核心的教育关键,其实就在家庭教育上。家庭教育是立人处世的根本,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与延伸,怎样把家庭教育的根基抓牢,为人生扎好坚固的深根,做为父母及老师者,不能不省思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