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小宝宝睡着了
中班社会活动:小宝宝睡着了
设计意图
开学初的一天中午,潘盈熙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我走过去问:“怎么还不睡?”“老师,我睡不着。在家都是妈妈一边拍着我、一边哼着歌曲哄我睡觉的。”潘盈熙小声地说。
许多孩子像潘盈熙一样在家都是在妈妈哼唱的摇篮曲歌声中入睡的,而孩子们在娃娃家时,也喜欢模仿妈妈边哼唱边拍哄宝宝睡觉的样子。因此我想利用这一点,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摇篮曲,体验曲调优美的摇篮曲所带来的安静、祥和、温馨的.氛围,并将摇篮曲运用于午睡环节,让幼儿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安宁地进入梦乡,养成尽快入睡的习惯。那么,如何让幼儿体验曲调优美、恬静、祥和的摇篮曲呢?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把着眼点放在“情感”和“审美”上。为此,我设置了与摇篮曲所体现的氛围相吻合的情感,充分发挥情境的感染作用和语言指导功能,让孩子们调动多种感官,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习摇篮曲,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目标: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体会摇篮曲安静、祥和、温馨的意境和氛围。
2、学习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准备:
1、婴儿的啼哭声录音,小庆(水果篮做成)和娃娃若干个,一块大地毯,电脑以及自制的与歌曲内容有关的ppt(如图)。
2、男孩和女孩结对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张小床,小床上睡着一个布娃娃,教师面前也如此。
过程:
一、在游戏情景中产生学习的欲望
1、情景导入师:我是妈妈,(手指面前小床上的布娃娃)这是我的宝宝。师:(放婴儿的啼哭声录音)我的宝宝怎么哭了?你们知道原因吗?师:(俯下头贴近布娃娃)哦,妈妈知道你想睡觉了。不哭,妈妈给你唱歌,哄你睡觉。
2、清唱《小宝宝睡着了》。(教师慈爱地清唱摇篮曲,边唱边根据节奏轻拍娃娃,并播放宝宝哭声渐弱的伴奏。)师:(手指轻压嘴唇,轻声地说)我的宝宝睡着了。我刚才是怎么把宝宝哄睡的?师:对,老师是唱歌,那么,除了唱歌,老师还怎么做?二、学习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1、引导幼儿学习拍哄宝宝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节奏。师:老师是怎么拍宝宝的?(幼儿示范后,教师讲述,一开始手抬得高,后面手抬得低;一开始拍得重,后面拍得轻。)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怎么拍宝宝。(教师边数三拍子节拍,边带幼儿一起学拍。)
2、引导幼儿观看对比图学习、记忆歌词。师: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摇篮曲名叫《小宝宝睡着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师:(出示第一幅图)这上面有谁?它在干什么?师:轻轻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星星睡了”。(教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图片并学习歌词。)师:让我们看着图把歌词从头到尾说一遍。
3、完整范唱,引导幼儿体会歌曲安静、祥和的意境和氛围。
4、幼儿唱歌曲。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摇篮曲。(唱两遍,边唱边按三拍子节奏轻拍。)师:我们在唱摇篮曲时跟唱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唱得轻,特别是最后一句唱得很轻。)师:对,为什么这首歌曲要轻轻地唱,而且最后一句要唱得更轻一点呢?(因为怕吵醒宝宝。/因为星星、月亮睡着了,不能吵醒它们。/声音太响,宝宝会睡不着,等等。)师: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轻轻地来唱一遍歌曲,特别要把最后一句唱得轻一点。
三、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摇篮曲宁静、详和的意境和氛围。
1、请一部分幼儿当宝宝,一部分幼儿当妈妈(或爸爸)。妈妈抱着宝宝,边唱边拍宝宝睡觉。可互换角色游戏。师:你们想不想做爸爸做妈妈哄宝宝睡觉呢?
2、请幼儿抱起布娃娃,哄布娃娃睡觉(爸爸轻拍宝宝,妈妈唱歌哄宝宝睡觉)。师:(轻轻地)你们的宝宝睡着了吗?现在让我们轻轻站起来活动一下。师:根据头上所戴的头饰做相应的动作。
音乐停了,唱《小宝宝睡着了》,唱到谁睡谁就蹲下作睡觉状。最后屏幕播放情境进入梦乡。
四、结束语
宝宝都睡着了,让我们轻轻离开,让他们甜甜地睡上一觉。放《猫走音乐》出场
第2篇:《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一 师生问好
二 听《摇篮曲》1 2
1老师唱一首歌给小朋友听(《摇篮曲》1)
2这首歌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摇篮曲》1),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由舒伯特创作的《摇篮曲》1。请小朋友边听边回忆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可以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一做动作。也可以随着歌曲的旋律摇摆,体会一下小宝宝在摇篮里的感觉。
4想起来了吗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轻轻拍,轻轻摇。你能说出摇篮曲有怎样的特点?(可复听一遍)
5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的催眠曲,为了小宝宝安然入睡,妈妈们用慢慢的速度,安静、温柔的情绪唱摇篮曲,小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安逸、舒适地睡着了。
5板书:速度很慢,力度很弱旋律----平稳 节奏-----舒缓 音色----柔和 情绪---甜美深情
6、复听乐曲,并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境。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轻声哼唱。
7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摇篮曲,下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我们中国黎族的一首摇篮曲。听,黎族妈妈是怎样哄小宝宝睡觉的。8听《摇篮曲》2
9比较一下两首乐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0摇篮曲的风格都是优美,抒情,温柔,亲切的。两首摇篮曲在节拍,速度,力度,歌曲结构,情绪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调式,伴奏,及演唱风格的差别,使得这两首摇篮曲风格迥异。
11让我们再欣赏一下这首黎族妈妈的《摇篮曲》并请大家用“u”轻声哼唱旋律。
三 学唱《小宝宝要睡觉》
1小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摇啊摇,摇啊摇,小宝宝要睡觉。你听。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随音乐轻拍节拍。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小宝宝睡着了》。
3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学生仔细听,歌词中都写了些什么?(星星睡了,月亮睡了,天上白云不动了。小虫不叫了,小鸟不飞了,小宝宝呀睡着了。)引导学生齐读一遍。
4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怎样呢?和刚才的《摇篮曲》相似,速度力度也差不多,这也是一首“摇篮曲”这首歌是几拍子的?三拍子的。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5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用lu轻轻哼唱歌曲旋律,体会一下三拍子歌曲的韵律感,注意声音要柔和。6轻声地唱词
7在教唱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演唱得连贯、轻柔、唱准音高(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足)。分角色演唱。8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边唱边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9讨论一下结尾应怎样唱更好听(提示小宝宝渐渐的睡着了)。10展示自己设计的结尾(渐慢、渐弱),并进行表演。11歌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机动环节
摇篮曲做为一种体裁,各国都有不同风格情调的摇篮曲,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另外几首摇篮曲。
第3篇:《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2、能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模仿,体验音强弱。教材分析
《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的梦乡,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