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0 08:08: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马跑泉中心小学

谢娟娟 2012.1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马跑泉中心小学

谢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通过交流探讨,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价值观: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二、学习二、三、四、五段

1、交流“谈《水浒传》”: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

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交流“救助车夫”

(出示课件)(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找找课文中的句子。

想想课文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3、交流“关心女佣”

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和前文的几件事中你觉得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爱憎分明)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4、交流“笑谈碰壁”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5、小结:体会这四件事说明伯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思考: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学生边听边勾出。(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2、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当时“我”理解吗?(板书:爱戴)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2.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板书:因果)3.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爱 戴(果)

(因)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2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

3、学生自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4、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

1、概括中心,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二、出示鲁迅的名句,导入新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名言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中的一句名言。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鲁迅名言

三、揭示课文题目。

1、学生读课题交流“作者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2、鲁迅简介:(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阿Q正传》《祝福》等18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现代的圣人,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其中《故乡》、《风筝》、《孔乙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少年闰土(节选《故乡》)》选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读题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这个课题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

交流:你在读文时有没有发现本文在写作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本文在写作上有一个特点,每段之间都已空行。)

2、交流文章分段。

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自然空行为标志,把课文分为五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讨论,确定各段段意并加小标题。小标题是对一段内容的高度概括,他通常用词语或短句标明。

3、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四、听录音,读第一段,交流并讨论。

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尊敬?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区分理解“追悼”和“吊唁”、“爱戴”和“爱抚”

3、指导朗读。

4、什么事使“我”惊异?

(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那时侯”指什么时候?那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还有这个疑问吗?你可以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并把它划下来。

(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个“别人”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可能会是哪些人?(亲友、佣人、陌生的穷苦劳动人民„„)

5、看着这么多人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齐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五、听录音学习第二段,学生自读了解这一段的内容。

交流并讨论。

A、读完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B、作者是怎样读书的?画出相关的语句。C、联系上下文,说说“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是什么意思,这说明“我”读书怎样?(态度不认真)

D、伯父又是怎样教育我的?“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再现了伯父怎样的情怀?

那慈爱宽厚的长辈风度和诙谐风趣的话语特色。E、听了伯父的话我又是怎样做的? F、“我”听了伯父的话后,“羞愧”“悔恨”什么?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听受?

谈《水浒传》怎么能说明伯父值得人爱戴呢?

1、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说明”?为什么? ①伯父借谈《水浒传》,教育作者看书要认真。②伯父批评的方法极其巧妙“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不再马马虎虎了。”③伯父不但口头教育,还送书给她看。④伯父关心的人,除侄女外,还有很多很多,真可谓是关心下一代的学习。)板书:关心下一代。

2、理解句子含义。伯父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我”听后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4、小结。

伯父这样关心下一代,必然要得到人们的爱戴。请大家注意,作者写第一段,目的是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伯父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写第二段伯父关心下一代的学习,目的是具体说明伯父受人爱戴的原因。想一想,作者写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目的又是什么呢?(也是具体说明伯父受人爱戴的原因。)

七、作业布置

读后三个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在和外在的含义。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第3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六年级语文组 主备人王坤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作业

1、自学词语。

2、给各个部分添加小标题。

3、谈谈对鲁迅的初步认识。

4、感情朗读。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板书:鲁迅,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

这位大文豪,作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文章。课文从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我”看到伯父受到众人的爱戴写起,回忆了“我”所看到和听到的鲁迅生前的几件事,揭示了伯父受人爱戴的原因,表达了对伯父的敬爱之情。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品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介绍作者和鲁迅先生。出示课件

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作者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