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望江南诗词鉴赏
望江南诗词鉴赏
生平简介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望江南
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金德淑词作鉴赏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宫中人。公元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因为道士而得南归。诸旧宫中人为其饯行,赋词相送。
金德淑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词的意境较为重、拙、大。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用笔朴素无华,此之谓拙。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是为大。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此词堪称亡宋之挽词。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上句点明作词的季节为春天。随之描写空间范围燕山睡起,写出女主人公(被俘至此之宋旧宫人)。缟素,是传统丧服。白雪积满燕山,如山披缟素。万山缟素之意象,实已暗逗全词哀悼宋亡之含蕴。再回味春睡起,令人痛定思痛。起笔造境,沉痛至深。“万里长城横缟带”。从燕山山脉望见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丛山峻岭之颠,宛如缟带。万里长城,为历史文化凝聚之一伟大象征。缟带,为传统孝仪之一重要丧服。国破山河在。神州陆沉之痛,使山河披上缟素。在女主人公之心魂中,自己与大地山河一道为祖国之亡而服素戴孝矣。此句为全词神光聚照之篇眼。人们常称道吴梅村“恸哭六军俱缟素”之句,以梅村诗句视此“万里长城横缟带”词句,着眼亦不同矣。“六街灯火已阑珊”。六街,指大都城。灯火阑珊,是灯火稀疏。阑珊灯火,反衬夜色沉沉。自春睡起至灯火阑珊,词之意境无限遥深。暗淡的现境,透视出词人暗淡的心态,也意味着同样暗淡的`现实。
“人立玉楼间”。结笔直接描写词人自我形象,总结全文。玉人独立玉楼,从早到晚独立久矣。丹心难灭,是素服缟带亦难全表心肠。全词曲已终,而悲伤无已。无怪乎后来金德淑对人诵其此词,犹感泣下。词人写此,已至举重若轻之地步。
这首词是词人沉郁于腹中的爱国情思的自然发散。作为一个女性词人。能有如此之笔力,高明之艺术,亦属难能可贵了。词虽用笔墨写就,但犹如用血泪汇成。虽未痛哭,但却让人无比沉痛。词中融摄雪山、缟带、玉楼于一体,整合为悼故国之全幅庄严境界。
第2篇:《望江南》诗词鉴赏
《望江南》诗词鉴赏
一、注释:
1.望江楼: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在这里,望江楼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
2.斜晖:偏西的阳光。
3.脉脉:音mò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4.悠悠:悠长。
5.白蘋洲: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词中,两者都不是确指。白蘋洲,是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白苹是水中一种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故古诗词中常用白苹洲指代分别之处。蘋,音pín。
二、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三、鉴赏。
这首小词虽意思直白,但情真意切,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蘋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其不仅内容多,而且景物层出,情感起伏。该词虽然只有二十七个字,但其时间:从清晨写到黄昏;其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苹洲;其人物内心情感: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愁肠寸断。
其次,采用白描、直叙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含蓄、细腻的感情。早起梳妆打扮,是想念爱人今天必定归来,于是急忙登楼凝望。作者以白描手法直叙她极目远眺所见之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对思妇的感情变化作者刻画得细腻而绵密,但却并未明白道出,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让读者自去体会感悟。
再次,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是借以暗示思妇因失望而凝愁含恨。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这“斜晖”、“江水”正传达出这位女子爱与恨、相思与失望、切盼与哀怨情绪的复杂相织。这以景物描写衬托心理的手法,可谓绝妙。
最后,情感张弛的运用,一是,在“过尽千帆皆不是”里,蕴含了千百个小的情感张弛;二是,就在这一天中,又是一个大的张弛--从早上满怀眺望的第一帆,到斜晖中令人断肠的失落;三是,限于篇幅,词人撷取的只是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但是思妇与情人的分别当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过程么?
第3篇: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
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
《望江南·游妓散》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以暮春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物动作的描述,写出了词中主人公心情的郁闷孤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江南
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周邦彦词作鉴赏
芳草句以下全系写景,烘染之笔。怀、迷、衔、暗,下得极精妙。芳草三句写尽天阴欲雨,春寒中人。下衔字、暗、意谓雨意垂垂已眉睫之间,复以九陌未沾泥略略一挑,虽境界不复尽同,而亦正堪融会。结尾挑起,似宽放出一句,而实紧追了一句,文心细甚。
词中不忌重字,故上云未沾泥,下云未成蹊,桃李甜美,人孰不爱吃,但至春晚其下仍未成蹊,写出
第4篇: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
望江南的诗词的鉴赏
望江南
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
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
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
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
无处不凄凄。
周邦彦词作鉴赏
芳草句以下全系写景,烘染之笔。怀、迷、衔、暗,下得极精妙。芳草三句写尽天阴欲雨,春寒中人。下衔字、暗、意谓雨意垂垂已眉睫之间,复以九陌未沾泥略略一挑,虽境界不复尽同,而亦正堪融会。结尾挑起,似宽放出一句,而实紧追了一句,文心细甚。
词中不忌重字,故上云未沾泥,下云未成蹊,桃李甜美,人孰不爱吃,但至春晚其下仍未成蹊,写出荒凉孤迥之味。见花而寻路,说行马而莺啼,点明无人。此情此景,旧之为凄凄,冠以无处不则全词景语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