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15 08:06: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乐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内容:

1、葫芦丝吹奏《欢乐颂》。

2、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欢乐颂》。

3、了解什么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延音线。

2、能用葫芦丝熟练演奏《欢乐颂》。

3、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与体验人世间的美好,激发学生歌颂爱心、培育爱心、关注人类团结的情怀。

4、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演奏所有带“4”音的乐句。

2、节奏难点:125换气3延音线|3345|。

3、演奏难点:23431|23432|。

四、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一个葫芦丝,课前搜集有关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的资料。

五、教学准备:

音频、视频资料、葫芦丝、课件、电子琴等。

六、学习方法:

示范法、讲授法、练习法。

七、学情分析:

已经掌握了“4”音的演奏手型,但是掌握的还不够熟练。

八、教学活动:

(一)准备活动

1、师生问好:(用唱歌的形式来问好)

12345-|150150|54321-|

同学们好,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2、唱手指歌:《我有两只手》。

边唱边做动作,目的是锻炼到手指的各个关节。

3、做手型操:

伴唱《闪烁的小星》做手指操。

手型要求:十指指尖相对,手腕相对,两个手掌成拱形弯曲成球星。手指打开要大,相对合起来的时候要有力度,有弹性。)慢速、快速各一遍。

4、呼吸练习:(三遍)深呼吸。

呼吸的要求:

吸气闻花香:想象面前有一块刚出炉的很香的蛋糕,闻一闻,用鼻子和嘴巴同时把花香吸到肚子里,啊,真香!

呼气吹蜡烛:蛋糕的香味吸到肚子里以后,存2分钟,要用“吐”音的口型,慢慢吐出来,你前面有一支燃着的蜡烛,气息要控制好,轻轻地、平稳地、均匀地吐出,不能把蜡烛吹灭。

(二)葫芦丝基本功练习

1、长音练习:低音5---|6---|7---|中音1---|2---|3---|5---|6---|5---|3---|2---|1---|低音7---|6---|5---|

2、音阶练习:低音567中音1|2356|5432|1---|

3、复习“4”音:4---|4---|345-|543-|

4、复习学过的.《友谊地久天长》。

新授

1、导入:

师:同学们《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是歌颂什么的?谁还记得?(歌颂友谊)。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以歌颂为主题的歌曲——《欢乐颂》。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歌曲的歌颂主题是什么。(播放视频)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拒绝战争,追求和平快乐的生活,表现了人间大爱。

2、歌曲背景介绍。

同学们,谁知道这么伟大的音乐作品是谁创作的呢?你对作者和《欢乐颂》还有哪些了解?给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师: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被后人尊称为“音乐圣人”。下面我就通过短片再次用心感受贝多芬和他的《欢乐颂》。(播放视频)

你了解到了什么?看贝多芬幻灯片。

师:贝多芬的生活是不幸的,但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酷爱,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经典之作《欢乐颂》。

3、将《欢乐颂》的歌谱出示在白板上:

同学们观察这段曲谱,感觉到哪里是节奏上的难点?

3345|5432|1123|3.22-|

3345|5432|1123|2.11-|

2231|23431|23432|1253|

3345|5432|1123|2.11-||

板书:125换气3延音线|3345|。讲解连音线(延音线)。

4、视唱新谱:

学生跟琴演唱,注意每小节的换气以及音符时值。

5、教师示范表演《欢乐颂》。

学生注意观察,哪里是演奏上的难点?

6、大家一起找出演奏中的指法难点。板书:23431|23432|

提问:为什么觉得这里是难点?

跟教师一起进行手位练习。

7、学生自己研究学习手位,记住自己学习的难点。

8、各自带着问题分组互助研究学习,解决难点。小组成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举手问老师,教师巡视指导。

9、学生出声音练习演奏。

10、全班齐奏。

11、总结大家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指法、姿势、换气方式等。贝多芬通过《欢乐颂》这部作品气势磅礴,表达的是人类的一种大爱无疆。让我们带着爱的情感再来演奏这首歌。

12、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演奏示范,学生进行互评。

13、请本节课已经能熟练演奏的学生回课并拍照留念。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歌颂人类大爱的歌曲。爱祖国、爱和平就要从爱我们的亲人、老师、同学开始。希望我们都拥有一颗婴儿般纯洁的心灵来爱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观看轻松的视频:婴儿版本的《欢乐颂》。

五、作业

同学们,爱是需要表达的,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把这首歌曲给你的家人演奏,并大声告诉他们:我是爱你们的!

第2篇: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设计

枣强县第一小学 仝洪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歌《欢乐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意志,了解贝多芬伟大而崇高的思想,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在反封建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作用。

2、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声音、唱好颂歌。

3、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让学生掌握《欢乐颂》第一和第三声部合唱。

二、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欢乐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欢乐颂》的节奏、音准及演唱风格。2、难点:变化音的演唱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故事悬念式导入—讲解—启发—讲、练、评相结合等。教学中还运用情景教学法、闭目聆听教学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梦是多姿多彩的,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做过美丽的梦。谁能起来给大家讲一讲你都做过哪些美妙的梦?(学生回答:甲:我们见自己拥有一间电脑公司。乙:我梦见自己成了一名天安门前的国旗手。)好!看来同学们都胸怀大志,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想,老师祝愿每位同学都能梦想成真。

(老师边放课件边讲解,课件用flash制作动画,用迷人的科幻景致提起学生的兴趣。)

老师昨天晚上也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乘着歌声的翅膀,在神秘的太空里遨游,这里星光闪烁,神奇而又美丽,穿过时光隧道,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古典音乐的艺术之门,我来到了19世纪的维也纳,时间是1824年5月7日晚,一部不朽的音乐杰作《d小调第九交响曲》正在首演。当人们从这震撼寰宇的音响中苏醒过来,当人们从这欢乐之声的轰鸣中站立起来,片刻沉默后随之而起的是暴风雨般的掌声,维也纳是一座讲究礼仪的艺术之城,就是皇帝驾临,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在这个晚上,作曲家和他的作品,受到了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但此刻坐在舞台上背对着听众的作曲家什么也听不见,只能用心灵去感受自己的音乐。当女低音歌手翁格尔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时,他不是听到,而是“看到”了听众强烈爆发的热情,双耳失聪的音乐家,猛然感觉到大家的喜悦与他自己所感受的喜悦已经产生了共鸣。

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位作曲家就是(生答:贝多芬)非常正确。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大家想想你都知道他的哪些代表作?(生答:《命运》、《田园》、《英雄》《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

二、新授: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欢乐颂》正是出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瓦格纳曾经说过:“贝多芬的这首交响曲,达到了交响曲艺术的顶峰,没有人可以超过它。”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欢乐颂》,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这首歌曲要用怎样的风格演唱呢?(播放课件:《欢乐颂》。听完出现音乐风格的选项,让学生选择歌曲风格:

A、庄严、雄伟的进行曲风格。B、中速、深情的抒情风格。

C、庄严、神圣、富有宗教色彩的进行曲风格。D、欢快、跳跃的小快板风格。

设计意图:从欣赏交响乐的过程中理解曲子的意境。

这首歌曲是庄严、神圣、富有宗教色彩的进行曲风格,所以同学们在演唱时,一定不能唱成一般的群众歌曲,更不能唱的象流行歌曲。请同学们视唱歌曲第一声部。

同学们注意:乐曲旋律进行中音的平行、上行、下行的走式。注意音要准、节奏要稳,请随老师的琴声再演唱一遍。(鼓励学生)

很好,为了更好的抓住乐曲的演唱情绪,请大家再欣赏一遍《欢乐颂》同学们可以小声跟唱。再次的欣赏我们可以体验到,几个简单的音符,而贝多芬却把它谱成如此辉煌的乐章,这是因为贝多芬有着伟大而崇高的思想和与命运搏斗的顽强精神。《第九交响曲》正是贝多芬这个时期的杰作,《欢乐颂》这首歌曲是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诗篇谱写的。1793年22岁的贝多芬就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诗《欢乐颂》谱成音乐,前后琢磨了30年之久,才最后在《第九交响曲》中得以完成,所以说好的作品必定要经过千锤百炼,我们大家要学习伟人的这种敬业精神。我们班哪位同学朗读最好?(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首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心里理解该曲子的感情,能更好的演唱。)是的,它反映了贝多芬那个时代,人们所向往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高亢有力的声音,加上歌词演唱一遍。(老师根据学生的演唱随时评点,并强调同学们是否看到乐谱开始处标有力度记号f,我想同学们一开始就用强而有力的声音演唱,效果会更好!)

我们都知道交响曲是交响乐队用乐器演奏的,而且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中引入了人歌唱的声音,用富有情感色彩的人声,赞颂自由讴歌欢乐。同学们注意听,老师下面播放的乐曲中运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播放课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

(生答:有领唱、合唱、四重唱三种演唱形式)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感受到了合唱的音响效果和艺术魅力,刚才我们演唱了歌曲的第一声部,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三声部。第三声部和第一声部,节奏基本相同,只是音高上有差别,在这个声部里出现了变化音(点击《欢乐颂》乐谱上的#5,出现放大的变化音两小节)。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记号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生答:叫升记号,表示把基本音级升高半音演唱或演奏。)

大家先集体唱一遍自然音阶。1 2 3 4 5 6 7

唱名:dou ruai mi fa sou la xi(随老师练习演唱含变化音的两小节)

现在老师把大家分成两组,女同学唱第一声部即女高音声部,男同学唱第三声部即男高音声部,同学们现在开始分组领唱。

刚才同学们都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们进行合唱的训练,女同学唱第一声部歌词,男同学用“噜”字唱第三声部。(鼓励)请同学们把第一、第三声部都用歌词再演唱一遍。同学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我们追求欢乐,渴望和平的心声是一样的,让我们和柏林交响乐团的外国朋友们一起演唱《欢乐颂》感受乐曲中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以怎样的实践行动向贝多芬学习呢?(生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从演唱中得出生活的真谛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唱了歌曲《欢乐颂》的第一、第三声部。同时,还了解了曲作者贝多芬和词作者席勒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学会用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去唱好这首歌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声部。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同样需要平等,渴望和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团结、友爱的心声。

全体同学起立,再次高唱《欢乐颂》来结束这节课。

第3篇:欢乐颂 教学设计

欢乐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欢乐颂》的创作背景,能够背唱歌曲。2.能够在欣赏中听辨出曲谱顺序,并且演唱曲谱。3.感受作品天下一心的大爱精神。4.了解贝多芬的生平。2学情分析

围绕单元主题《爱满人间》,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反复聆听《欢乐颂》来感受作品中爱的力量,了解贝多芬,因此我们将该内容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在欣赏和分析《欢乐颂》的过程中,能用合适的声音正确演唱《欢乐颂》,基本把握《欢乐颂》的情感内涵,并能初步了解贝多芬以及《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3重点难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好《欢乐颂》,并能用不同速度、力度、唱法、音色来演唱歌曲表达对《欢乐颂》不同的理解。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谈人话导入

1.(播放多媒体《爱的人间》),学生跟唱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2.完整聆听

(1)初聆听(多媒体播放《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乐颂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颂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主题,增强鉴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辨别音乐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用具

PPT、欢乐颂曲谱

四、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欢乐颂》教学设计

《欢乐颂》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乐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乐颂》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主题,增强鉴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辨别音乐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用具

PPT、欢乐颂曲谱

四、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欢乐颂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 高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趣。【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用心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谁听过这首乐曲,乐曲教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以及同学们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师生随音乐律动。)

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个派流的大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欢乐颂教学设计范文

欢乐颂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乐颂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欢乐颂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通过对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歌《欢乐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意志,了解贝多芬伟大而崇高的思想。

2、训练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声音唱好颂歌。

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

课型:欣赏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时代人类的博爱精神。

2.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欢乐颂语文教学设计

篇1:欢乐颂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下册《欢乐颂》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高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学唱《欢乐颂》使学生了解“乐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和他的创作风格.(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乐观主

义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与学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歌曲中跨小节切分节奏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导入新课

1、老师先放一段钢琴曲,大家用心聆听这个音乐片断,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谁听过这首乐曲,乐曲教什么名字,曲作者是谁,以及同学们对这位音乐家生平的了解。

(播放钢琴曲《欢乐颂》片段,师生随音乐律动。)

2、引出新课《欢乐颂》。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史,也是整个西方文化史上最了不起的音乐家之一,他是跨两个世纪,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欢乐颂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欢乐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