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京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听教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思考、观察等活动,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求比值。
3、通过合作与交流,知道比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比的概念的建立。
难点:比与比值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
师: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将杨利伟成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是一件多么让中国人自豪的事啊!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向人们展示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师:这两面国旗,都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现在对它的长和宽进行比较,①长比宽多多少米?————15—10=
②长是宽的几倍?————15÷10= ③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师: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或几分之几的关系用除法。
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我们还可以改写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比。(师板书课题:比)
二、探究新知
1、明确目标
师:你们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比”这个字的时候,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比?比怎么读写?为什么要学比?比有什么用?。。师:大家一下子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慢慢的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什么是比,也就是比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产生学习的意愿,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2、合作探究。
(1)观察国旗长与宽的比。
师: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也可以把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如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写作15:10,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读作十五比五。
那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读? 生: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小结:比是除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个新突破。我们在为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更要努力学习。看,这是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有关数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说出几组比吗?
师: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2)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师:下面请大家再看一道题目:
出示课件: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
师:这两个量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路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能不能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生: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是100:2(3)联系与区别。
师:大家观察我们的两个例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题中,长和宽的单位都是长度单位,第二题中,路程和时间的单位是不同的。
师:对,我们把例1中的这两个量称为同类量,把例2中的两个量称为不同类量。(见课件)
师:你能从这个统计表中说出一组不同类量的比吗?(4)归纳比的意义。
师:通过这么多的例子,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比?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5)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说法变了,写法、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也就变了。现在请大家先自学课本P33内容。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提问大家比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汇报交流时尽量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把话说清楚】(6)求比值
师:除法的结果叫商,那比的结果叫什么呢?(比值)怎样求比值?
生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叫做比值。师:那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课件出示题目求比值)师: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啊? 生:比的后项不能为0。
师:不能是0,可以是哪些数?前项呢?(7)区分比和比值
比值也用这些数表示,那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呢?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1)2千克糖与100千克水配制成糖水,糖和水的重量比是________;糖和糖水的重量比是_______。
(2)用一辆汽车运货,上午运了5次,共运20吨;下午运了6次,共运24吨。上、下午运的次数的比是_____,比值是 上、下午运货吨数的比是______,比值是
(3)黑兔只数是白兔的 2倍,黑兔和白兔的只数比是________。
2、下面的这些话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174厘米,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 :174。()
(2)、比的前项不能为零。()(3)、把1克盐溶于2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1 : 20。()(4)、4比5可以写成4 : 5,也可以写成,都读作四比五。()
4、趣味练习:
我们班的男生大部分都喜欢打篮球,这天他们在比赛时,打了个2:0,这个比分与我们今天学的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第2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缑彩霞
【教学内容】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知。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
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复习数量关系。
二、新知探究。
1.教学比的意义。(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
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比”。
学生阅读后汇报: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两个数量组成比时,谁比谁,谁在前,谁在后可以交换位置吗?
小结: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交换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那么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什么含义?
小结: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表示速度。
(3)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教学比的读法、写法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和比值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比与除法的关系
A、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
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2)比与分数的关系。
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
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结合上面的讲解,填写表格【见课件】
三、尝试练习,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练一练、填一填、综合练习)2.判断。
3、讨论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第3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会正确地读、写两个数的比,会求比值。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比
电脑出示三幅长方形的画(标出每一幅的长和宽)。
谈话:这里有三幅不同形状的画,你们觉得哪幅画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三幅画画的都是美丽的海滨,为什么同学们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这三幅画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你知道可以怎样来表示每幅画长和宽
第4篇:教学设计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P48-4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和平的意愿。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打好基础
1.提问:我们班有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
第5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的意义
执教:沈其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的读、写比,并会正确的求出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领悟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比,你知道什么叫比吗?你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比?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二、教学新知
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
(1)出示生活中的比:某单位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3︰2(2)谁能说说这个比是什么意思?
2、深入理解比的意义(1)同类量的比
①出示:书法小组有男生5人,女生6人。②试着写出一些比。③说说这些比表示什么意思
④概括:这些比都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
第6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石计云《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3-44页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 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