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9 08:06: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口合理容量评课稿

人口合理容量评课稿

今天听了《人口合理容量》一课,我感触很深,真正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

首先,该堂课进行了良好的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一:给出了世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根据图显示,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数量将在2600年达到630亿。老师由此提出问题:地球能养活这么多人吗?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情景创设二:给出了内蒙古从古到今人口数量与生活水平的相关材料。根据材料显示,内蒙古在20世纪60年代人口超过80万,人们只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超过150万,部分人不得不签到别处谋生。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该地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在20世纪60年代要让人们活得好,当时人口应该大于还是小于80万?

通过这样两个情景创设,教师轻松地引入了新课,并且由此提出人口环境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运用比较法,形象而轻松地理解了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理解新的概念后,紧接着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内蒙古供养的人口数量取决于哪些因素?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大都能回答出来,而该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教师通过两个情景创设成功地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地思考。学生根据材料自主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有的知识点及结论都由学生根据材料自己分析得出,最后在书上加以验证。

其次,该堂课成功设置了两个讨论题。

讨论题一: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是否可以将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并说明理由?

讨论题二:对于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有乐观者、悲观者及介于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三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通过两个讨论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让学生自主地掌握了环境人口容量制约因素的分析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只是进行简单地引导和点评,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通过这堂课,我学会了很多,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思维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为我的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

第2篇:《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

《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第3篇:《人口合理容量》评课稿范文

《人口合理容量》评课稿范文

今天听了《人口合理容量》一课,我感触很深,真正体会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

首先,该堂课进行了良好的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一:给出了世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根据图显示,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口数量将在2600年达到630亿。老师由此提出问题:地球能养活这么多人吗?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情景创设二:给出了内蒙古从古到今人口数量与生活水平的相关材料。根据材料显示,内蒙古在20世纪60年代人口超过80万,人们只能保证最低生活水准,在20世纪90年代人口超过150万,部分人不得不签到别处谋生。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该地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在20世纪60年代要让人们活得好,当时人口应该大于还是小于80万?

通过这样两个情景创设,教师轻松地引入了新课,并且由此提出人口环境容量与人口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

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

所谓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下面是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口的合理容量地理评课稿

人口的合理容量地理评课稿

每个行业,每个老师都不一样,学完会后的感悟,讲完之后的反思。是每个老师的职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口的合理容量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