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01 08:09: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实录】

今天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昨天下午我已布置学生回家读熟课文,自学生字了,故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一定的信心。

开始上课了,我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投影出示)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我开始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品读感悟。我问:“同学们,课文里除了荷叶,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我问:“你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小鱼儿。”

生:“我喜欢小蜻蜓。”

生:“我喜欢小青蛙。”

生:“我喜欢小水珠。”

我说:“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小伙伴。现在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哪个小伙伴的那一段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气和停顿,最好能配上动作读。读完后请你们组的组员评一评,评后再读。最后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这个小伙伴。好吗?”

生:“好!”

顿时,教室里响起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有的坐着读,有的站着读。最令你高兴的是,他们一个当演员表演读,其他的组员当导演指导。我一边巡视一边从旁指导。

过了不久,孩子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我见时机成熟,击掌三下后问:“谁先来介绍?”

“我先来!”“我先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有的还站了起来。

我请班长毕振毅先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

毕振毅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来介绍小水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我问:“他介绍得好吗?”

生:“好!”

“好在哪里?”

“好在他做出了眨眼睛和表示摇篮的动作。”

我高兴地说:“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起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一读这一段吧!”

学生齐读。

我说:“谁再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生:“我来介绍小青蛙。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呱,呱,呱!”

(学生大笑)

我情不自禁地说:“真棒!谁来评?”

生:“他介绍得好。好在他把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都介绍出来了。而且声音又粗又响亮。”

生:“我觉得他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有动作。”

“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好吗?”我说。

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发出笑声。

男生齐读小青蛙这一段。

汇报继续进行:

生:“我来介绍小鱼儿。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生评:“他介绍得好。脸上笑嘻嘻的,还加上动作。”

生评:“他读的好。‘很美很美’这个词读出了美。”

我赞许地说:“他读得好,你们说得也好!”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挥动手臂,作翅膀扇动的样子)我美吗?”

“美!”

(掌声)

生评:“好!很像一只小蜻蜓。”

我说:“让我们都来当小蜻蜓吧!”

(师生一起表演读)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情感和审美体验是个体行为,是旁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体验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以体验感悟为手段的阅读理解过程,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激励、交流和表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朗读训练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四人小组内自读自评,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读、评的学习中。这样,我就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学生汇报时,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由读自由评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提高朗读水平。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精神容易分散,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表演读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我让学生动口的同时动动脑、动动手、动动脚,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教学中,我注重朗读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发表意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2篇: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实录】

今天学习第14课《荷叶圆圆》。昨天下午我已布置学生回家读熟课文,自学生字了,故我对今天的教学有一定的信心。

开始上课了,我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投影出示)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我开始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品读感悟。我问:“同学们,课文里除了荷叶,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伙伴?”

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我问:“你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小鱼儿。”

生:“我喜欢小蜻蜓。”

生:“我喜欢小青蛙。”

生:“我喜欢小水珠。”

我说:“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小伙伴。现在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小伙伴,就读哪个小伙伴的那一段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气和停顿,最好能配上动作读。读完后请你们组的组员评一评,评后再读。最后老师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这个小伙伴。好吗?”

生:“好!”

顿时,教室里响起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他们有的坐着读,有的站着读。最令你高兴的是,他们一个当演员表演读,其他的组员当导演指导。我一边巡视一边从旁指导。

过了不久,孩子们陆续举起了小手。我见时机成熟,击掌三下后问:“谁先来介绍?”

“我先来!”“我先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高举小手,有的还站了起来。

我请班长毕振毅先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

毕振毅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来介绍小水珠。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我问:“他介绍得好吗?”

生:“好!”

“好在哪里?”

“好在他做出了眨眼睛和表示摇篮的动作。”

我高兴地说:“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起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读一读这一段吧!”

学生齐读。

我说:“谁再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小伙伴?”

生:“我来介绍小青蛙。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呱,呱,呱!”

(学生大笑)

我情不自禁地说:“真棒!谁来评?”

生:“他介绍得好。好在他把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都介绍出来了。而且声音又粗又响亮。”

生:“我觉得他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有动作。”

“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好吗?”我说。

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发出笑声。

男生齐读小青蛙这一段。

汇报继续进行:

生:“我来介绍小鱼儿。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生评:“他介绍得好。脸上笑嘻嘻的,还加上动作。”

生评:“他读的好。‘很美很美’这个词读出了美。”

我赞许地说:“他读得好,你们说得也好!”

生:“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挥动手臂,作翅膀扇动的样子)我美吗?”

“美!”

(掌声)

生评:“好!很像一只小蜻蜓。”

我说:“让我们都来当小蜻蜓吧!”

(师生一起表演读)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情感和审美体验是个体行为,是旁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对一篇文章的体验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以体验感悟为手段的阅读理解过程,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激励、交流和表现。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朗读训练中,我更多的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四人小组内自读自评,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读、评的学习中。这样,我就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学生汇报时,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由读自由评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提高朗读水平。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精神容易分散,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表演读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我让学生动口的同时动动脑、动动手、动动脚,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教学中,我注重朗读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发表意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3篇:《荷叶圆圆》 教学实录

《荷叶圆圆》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荷叶吗?你们看(出示:荷叶图)这圆圆的荷叶像什么?

生:荷叶像一把绿绿的小伞。师:你想象的真好,谁再说说? 生:荷叶像绿色的大圆盘子。

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圆圆的荷叶在小动物的眼里又像什么呢?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课《荷叶圆圆》,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 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世界和想象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句中识字

师:请大家借助拼音,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标出来,可以请教旁边的小朋友或问老师。(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分组读书:小声读、大声读、同桌读或走下座位和好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荷叶圆圆》教学实录及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实录及反思

引导语:教学实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料,那么有关《荷叶圆圆》的教学实录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纷纷走进教室,新奇地的发现教室后面来了许多老师,坐在座位上还不时地回头望。这时,我赶紧拿出我早已准备好的图片、故事,卖个关子。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春姑娘走了,夏哥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图片上。(小手纷纷举起)

生:和荷叶。

师;图片中的荷叶有什么特点呢?

生:圆圆的,绿绿的。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4课——荷叶圆圆。(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为了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小组间展示识字比赛。

生:我来,我来。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开火车读,小组间展开竞赛。

在孩子们自己的眼中,大自然是奇妙的,动物是他们的最爱。于是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叶圆圆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