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策划参考
“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策划参考
大主题“我爱我家”的要求是:了解家里的人和事,愿意亲近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本次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通过猜猜我家有几口人以及给家人买礼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并萌发幼儿关心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本次活动以前,已经进行过“为全家福做镜框”“在手掌型纸上画家人”等活动。
2、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肥皂、牙膏、毛巾、杯子、水彩笔等物品若干。
活动流程:
(一)、游戏:“猜猜我家有几口人”
1、你们的图画纸上画了些什么?(画了我们家里人)那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到底有几口人?想不想让小朋友和老师来猜一猜?
2、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猜猜我家有几口人”的游戏:请你用动作或声音来表示你们家里有几口人,做完动作后请念:“猜猜我家有几口人”其余小朋友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猜到了一起说“你的家里有几口人”——对对对,几口人。
3、请1——2个小朋友在集体面前做游戏。
4、找朋友2个2个做游戏。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家里有几口人。
5、交流:除了拍手,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让别人猜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的?(跺脚、拍肩、拍肚子、学猫叫、学狗叫等)提醒做动作的小朋友自己心里也要数一数;猜动作的小朋友要看清楚。(把图画放到椅子下面去)
(二)游戏:“给家里人买礼物”
1、你们爱自己的家里人吗?平常都是你们的家里人给你们买礼物,国庆节快到了,今天我们小朋友自己给家里人买些礼物好吗?
2、看看我们的超市里有些什么礼物呢?
3、交代游戏要求:超市里的每一样东西你们都可以选,但不管选什么礼物,你们都要让家里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礼物,也就是说,你选的每一样礼物都要跟你家里的人数一样多。例如:如果你家里有四口人,你买袜子时就要买4双。
4、幼儿每人拿一个篮子去选礼物。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提醒幼儿每种礼物的数量都跟家里的人数一样多。
5、超市关门,幼儿选好礼物回家。(不要老是动自己的礼物了,不然买回去的礼物坏掉了,家里的人就要生气了)
6、检查:你买的每一种礼物是否能让家里每个人都有?是多了(浪费)?少了?(伤心)家人会怎样?
7、引导幼儿通过看礼物的数量来猜猜该小朋友的家里到底有几口人?
8、你回家以后把这些礼物送给家里的人,家里人拿到这些礼物会怎样呢?
谈谈预设“猜猜我家有几口人”活动的感想:
1、主题情景使领域学习的小情景与主题的大情景自然地融合,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级教师在今年暑假的新课程教材培训中非常强调这么一句话:“让孩子在情景中学习”。是的,儿童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习的情景,来自于他们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兴趣。我们的主题内容能吸引孩子吗?有味道吗?如果光有意义没有味道那就只能是一贴中药!因此,我们的主题式课程就应该提倡让孩子在既还原于幼儿生活情景又经过教师教学加工的情景中学习。
本次活动的大情景“我爱我家”通过一系列的小情景“为全家福照片做镜框”“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我家的厨房”“爸爸本领大”“我和爸爸妈妈有个约会”等一系列小情景,让幼儿了解了家里的人和事,愿意亲近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主题要求涵盖了幼儿多种基本经验,内容完全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在这个大情景中通过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纵横交叉地穿越,灵活的重组,建构了幼儿非分割化的认识。
如:本次活动不是一个单独的数学活动,而是“我爱我家”这个大主题情景中的一个小情景。是一个主题式的综合活动。小情景在大情景中,又跟大情景融会贯通。本次活动中的两个小情景“猜猜我家有几口人”“我给家人选礼物”很自然地承接了美术活动“全家福”“画画我的家里人”、散文欣赏“家是什么”中创设的主题情景,又巧妙的融入了中班上学期的数教育内容: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而且在情感这条线上,孩子们主动为家人买礼物,而且要让每个人都有礼物,让每个人都开心,这完全渗透了大主题的要求。小情景与大情景紧密联系起来了!
总之,主题情景使领域学习的小情景与主题的大情景自然地融合,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创设领域学习的小情景之前,要把我们预设的活动放到大背景中去,让各个领域的学习活动之间相互联系,既是准备,又是延伸。(例如中班“我爱我家”——大班“需要关心的人:家里人、同伴、周围的人、熟悉的人、残疾人、敬老院的人、灾区的人”)
2、打破学科边界,重视各学科间的相互支撑,形成情景性的链结,使多个领域的链结成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开展主题式课程以前,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小朋友一看见某某老师进来了,就知道今天一定是上图画课了。而现在,我们打破学科边界之后,两个老师共同组织开展主题式课程。如:在谈话活动“我家住哪里”中渗透了什么路几弄几号几层楼;在歌曲“爸爸妈妈本领大“的活动中融入调查记录统计的内容等,老师不再站在各自的学科角度来看新教材,看我们的主题活动了。而是以主题情节的发展为线索,共同构建课程。老师也渐渐学会挖掘一个教材内容中的各种教育内容教育因素了。
3、在较大范围的时间和空间内,创设了一个贴近幼儿生活的连续不断的情景,诱发了幼儿了解主题内容的'积极的学习动机,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者。
(1)各年龄班构成由小到大连续不断的情景
(2)关注幼儿生成。使老师预设的主题情景与幼儿生成的有关主题的情景成为连续不断的情景。
(3)使同一个学科领域内的学习内容成为连续不断的小情景
4、创设整合性的情景,促进幼儿综合化的发展。
(1)大整合:将多个学科领域以主题情景为线索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运用教师的智慧充分的使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育在孩子的活动中产生相互联系。老师对大主题的目标烂熟于心,然后在自然、和谐、流畅的教育过程中把孩子的需要化成综合的活动。
(2)小整合:老师要充分挖掘一个小主题情景的多功能性,以整合的思想实施新教材上的每一个活动。
总之,让孩子在还原又经过教学加工的主题情景中学习,最终目的是着力于学习主体综合化的发展!
第2篇:活动主题:我爱我家
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作业:
1、行动方案
2、学习体会
3、个案研究
行动方案
活动主题:我爱我家 活动理由: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素质不同。班容量大,刚入学的孩子谦让不够、团结不够,经常会产生一些小矛盾。有的孩子攻击性强,常打人;有的孩子不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把追跑打闹当作玩儿。刚开学,就有两个孩子闹着玩磕伤了耳朵,被伤的孩子的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怪罪对方,伤人的孩子的家长心疼自己的孩子受了惊吓不作为,老师的建议听不进。经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闹矛盾的事观点不一,多数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主张出现矛盾找老师解决,但也有人主张让自己的孩子厉害点儿,不吃亏,还有人主张“狠很还击,打坏了咱赔”。部分家长的不理智影响了整个集体的稳定与团结,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阻碍了集体的形成。
活动目的;
对每个孩子来讲,初步造就一个有教养的形象,养成文明习惯。
对整个班级来讲,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增强凝聚力。
对家长来讲,起到一个相互沟通的作用,提供一个换位思考的机会。
活动准备:
1、调查家长想法,观察学生行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他们做国的正面的事,说过的正面的话,并制成电脑课件。
2、请家长协助工作,教孩子讲故事,如让梨、过桥、蓝树叶等,都是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事,制成课件以备播放。
3、请音乐老师教唱团结友爱的歌儿。
4、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主持人:我们都有两个家,一个家小在校外,一个家大在这里。小家里有爸爸妈妈,大家里有老师和许多娃娃。我们都爱爸爸妈妈,更爱这可爱的大家,爱亲爱的老师和这五十多位活泼可爱的娃娃。
1、请你猜猜他是谁。
播放课件,再现学生中发生的好事,请大家猜,猜出一人,送他一朵大红花,戴在胸前,猜出一个家长,请他的孩子代替家长戴一朵大红花。
2、学生化装表演小故事,同时播放音像课件,帮助孩子进入情境,体会角色。
3、分小组比唱友爱歌,活跃气氛,愉悦感情。
4、小组讨论:怎样做才算爱大家。请家长参与讨论。
5、小组汇报,全班总结,制定班规,共同遵守。
同学相处讲谦让,有了矛盾讲商量。说话要说文明话,管住手脚游戏要正当。活动延续:轮流记班级日记:我喜欢的人,我喜欢的事。发现身边好人好事,记入班级日志,以备定期总结表彰。
活动效果:
准备充分,活动气氛好。家长参与,强化了教育效果又有辐射作用。学生从正面接受教育,明确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活动延续,既巩固了教育效果,又使其深化到日常生活中,对于优化班级小环境、家校大环境作用突出。
学习体会
多年来,德育工作一直遵循明理、激情、导行的原则逐步实行,的确觉得有的放矢,成效明显。但近年来,却越来越多地感到迷惑,生活中有许多人,做了不太好的事甚至是坏事,可那人却分明不是坏人,有时我们还很同情他们。通过参加培训,我明白了这里有很多属于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要靠心理科学知识来解释,要靠心理科学方法来疏导和治疗,完全划入道德范畴是错误的。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单靠学校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它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取得实效,更重要的是这个大环境下的学生个体的努力,他的习惯,他的意识,他的经验,他的性格,他的适应能力等,都将对他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我们做的是育人的工作,既要有知识,又要有方法,既要学习理论,又要勤于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对学生中发生的事做到心中有数,处理起来有条不紊,也才能从心理上变无奈为自信。
孩子的成长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是真空的、单纯的——尽管有许多家长不愿意孩子知道很多不适合他们年龄的事情,但他们是冷眼看世界的单纯的人,他们看到的、听到的,都将影响到他们的意志、意识、心理状态,何况有些成年人不自觉地把一些个人化的想法和做法渗透给了孩子,已经影响到孩子行为上的偏颇,只不过当成年人为达到个人目的还有所遮掩的时候,孩子会毫无顾虑的直接表现出来,比如,抢别人的玩具玩,却舍不得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别人玩,比如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不顾场合地出怪声、作怪样,比如上课时只想自己发言,容不得别人发言等,以过去的思维,这都是品质问题,如今却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用心理科学去分析,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拂去心中的阴霾,解决心中的问题。
几位教授无私地向我们传授了大量心理科学知识,尤其是班级挫折辅导的理论与方法,方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选择地运用,真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班主任工作有更多的理论依据,有更多的操作方法,有更多机会引导孩子将规范变成习惯,变被爱为施爱。对今后的工作,我更有信心了。
第3篇:我爱我家活动策划
“我爱我家”2011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简介
1.活动主题
我爱我的家,因为你我他
2.活动口号
默契已根深蒂固 心和力相约守护
3.活动宗旨
展现学生公寓文化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学工处、校团委
2.承办单位:
三、活动对象
1.北区公寓学生(接受别区报名)
四、活动时间
1.2011年4月x日~2011年4月y日
五、活动地点
初赛:以电子邮件为载体,无具体地点
决赛:北区食堂门口——以石亭坐落处为背景的一块空地上
六、活动宣传
1.活动前期:(1)海报、刷版宣传——由北区执行中心宣传部完成。报名期间张贴3日,每日20张,每日由两组四人负责,分别在食堂、宣传栏张贴。生活部负责张
贴
(2)展板宣传——提前3天放置在北区食堂门口。早上9:00之前放置,下午
6:00收。由一名生活部同学负责
(3)传单宣传——在初赛
第4篇: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主题活动 主题一:
我爱我的家
2月20日—3月10日
主题思路
家是幼儿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为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亲情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他们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吗?能体会成人的辛劳吗?父母的付出能得到爱的回报吗?
在《我爱我的家》这一主题中,我们通过家长问卷和幼儿谈话调查,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与家人的关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爱家人并尊敬他们,学习关心爱护家人,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行为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了解幼儿有关的经验,了解幼儿亲情状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在有目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欣赏影像
第5篇: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反思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反思
小二班
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家,因为家里有疼爱自己的家人,有漂亮 的家居布置等等。家里的每一样东西对他们来说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到底孩子们对家里 的一切了解多少呢?我们通过这个主题让幼儿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并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有家的温暖。
主题一开始,我们让幼儿带来了全家福的照片,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相互介绍着,当 老师把这些照片布置于墙上时,他们的兴趣变得更高了,不时地指着家人的照片说: “这是 我爸爸„„”对于家里有几口人他们能点清。在介绍家人时,往往也简单地说这是谁,对家 人了解甚少。随着主题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用调查表让孩子和爸爸一起说说画画爸爸的本领,年龄、属相等,孩子们通过和爸爸面对面的交流,对爸爸有了
第6篇: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方案
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我爱我家——做健康快乐附小人(播种绿色希望,收获美好未来)
活动目的:
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激励全校师生振奋精神、锐意进取;营造浓厚的开学气氛,为新学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活动时间:
2016年9月3日上午8:30
活动地点:
操场,如遇下雨改在室内举行
主持人:
甲:叶昊韵 乙:赵宇灵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秋日的骄阳,张开着快乐的笑脸,
小学秋季开学典礼方案小学秋季开学典礼方案
主持人乙:秋天的丹桂,弥漫着感恩的芬芳。
主持齐:新的学期,又将引领我们快乐的成长。
主持人甲:在这金色的九月,我们的校园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大家的到来。踏进校园,见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主持人乙:看到反映我校绿色教育理念的'浮雕墙和焕然一新的风雨操场,在这和谐美丽的校园,我们就要扬帆起航!
主持人甲:每年的这个时
第7篇: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
小班主题活动 主题一:
我爱我的家
2月20日—3月10日
主题思路
家是幼儿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为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亲情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他们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吗?能体会成人的辛劳吗?父母的付出能得到爱的回报吗?
在《我爱我的家》这一主题中,我们通过家长问卷和幼儿谈话调查,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与家人的关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爱家人并尊敬他们,学习关心爱护家人,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行为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了解幼儿有关的经验,了解幼儿亲情状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在有目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欣赏影像资料等多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