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9 08:04: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推荐)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不同文件间的复制与粘贴操作。

(2)在组合图形时注重比例协调与整体美。

2.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感受计算机操作的便捷。

4.行为与创新

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让学生创造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调整不同组合元素的比例大小。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授法、“半成品加工”策略、多元评价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半成品”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画图的技巧,已经完成了快乐家园的初步(打开文件),我们还通过复制粘贴、翻转、拉伸等调整手段完成了我们盆花的制作(打开文件)。那我们能否将我们的盆花合适的放入我们原来的快乐家园呢?

2、出示课题:组合图形

二、新授

(一)、尝试不同文件间的复制粘贴

1、问:我们在制作盆花时,用到的复制粘贴的步骤是怎样的?

2、板书:选定——复制——粘贴

3、问:如果我们将盆花搬到快乐家园,你觉得能用上面的步骤吗?需要对步骤作怎样的调整?

4、学生讨论汇报

5、师介绍:前期我们每位同学都完成了快乐家园和盆花的制作,但是可能有少数同学的作品不尽如人意,所以老师在桌面上提供了一个素材包,你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文件进行今天的制作工作。

6、你能尝试着做一做吗?如果在粘贴后有问题,需要随时“撤销”(板书)。如果粘贴成功,需要对其进行“移动、拉伸、翻转、扭曲、变色”(板书)等“调整”工作。

7、学生尝试制作

8、展示学生作品

9、师:这就是在不同文件之间的复制粘贴操作。这种方法在以后我们学习其他软件时也会经常用到。

10、师:提示“另存为”将快乐家园保存到自己的班级文件夹内。

(二)区别“复制粘贴”与“粘贴来源”

1、师:刚才我们使用“选定复制粘贴”操作,完成了将盆花组合到了快乐家园的操作。其实在画图里,还提供了另一种将其他图片文件组合进来的方法“粘贴来源”(板书)

2、师:演示粘贴盆花操作

3、观察刚才的操作,你觉得“复制粘贴”与“粘贴来源”有什么区别吗?

4、学生讨论汇报

5、师小结:(1)粘贴来源更简单;(2)区别“粘贴来源”只能得到整幅画的内容,而“复制粘贴”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的内容进行组合。

6、师:所以我们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组合图形。

(三)添加小鱼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粘贴图形的方法,将盆花成功的从另一个文件组合到了快乐家园图中。家下来,我们需要在池塘里添加一些小鱼,以增加池塘的生机,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快?

2、“慢慢画”还是“复制粘贴”?

3、师:为了节省时间,老师在素材包里提供了一个小鱼文件,里面有2条不同的小鱼,你会用上面的方法将小鱼组合到快乐家园吗?

4、学生操作

5、学生作品展示

6、学生互评作品

7、师演示:为了让我们的作品更有生机,可以让小鱼也冒些气泡

8、学生再修饰,保存作品

(四)小结内容

1、师: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你会将不同图片文件中的内容组合起来了吗?

2、学生汇报

(五)作业巩固

1、师:在我们的素材包里,有个“练习”文件夹,里面有3个素材,请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注意要尽量的合理。

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作品保存,“另存为”到自己的班

4、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第2篇:五年级 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花海镇中心小学 何玉海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组合图形面积”。(数学书P88~89)

二、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四、学生准备: 尺子、铅笔

五、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2、认识组合图形

(1)、试一试:把组合图形分成基本图形

师: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图形并没有这么简单,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这是什么?这些图形大家学过吗?你们能不能把它分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呢?(2)组合图形概念 师:(课件出示)像这样的图形,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组合图形了吗?

3、揭题:组合图形面积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组合图形,那组合图形的面积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补充板书课题:组合)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板,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投影出示本课的主题图)

2、我们学过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可这是一幅不规则的图形,我们怎么办呢?

3、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如何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把你的想法画在图形上、不计算。

(1)、分割成两个长方形。(2)、分割成两个梯形。

(3)、补上一个正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4、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帮助小华算出她家客厅的面积。

5、把不知道的转化成知道的从而得出结论,是我们常用的探究新知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教材P88试一试。(错误的同学上黑板展示,让学生说说应如何做,并要注意些什么。)

2、练一练。

3、练习册P89 第二题。

4、错的少的,个别讲解;多的则集体讲解。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六、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

组成基本图形————————组合图形

转化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中,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面得到发展。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或者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学生利用计算机直观、动态地演示拼组、分割、添补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激发了学习兴趣,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自己在处理一些问题的引导时显得有些经验不足,学生刚刚感到有些困难,我就急于去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没有处理好引导的时机。这是在以后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

第3篇: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范文

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不同文件间的复制与粘贴操作。

(2)在组合图形时注重比例协调与整体美。

2.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感受计算机操作的便捷。

4.行为与创新

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让学生创造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调整不同组合元素的比例大小。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授法、“半成品加工”策略、多元评价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半成品”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画图的技巧,已经完成了快乐家园的初步(打开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力目标 :

1、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图形的组合和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创新的意识学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能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2、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找出计算每个简单图形所需的条件。教学难点:选择有效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第13课组合图形

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罗茂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同文件间的复制与粘贴操作;学习用“取色”工具取得其他图形文件中颜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操作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感受计算机操作的便捷。行为与创新:通过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让学生创造新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文件间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教学难点:取得其他图形文件中颜色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比较法、演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小问号想邀请大家去他的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好!那我们出发吧!

3、同学们,小问号的家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杨志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9页“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割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方法

图片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用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及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找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但只局限于对单一图形进行简单分析。本节课可以巩固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组合图形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阳县实验小学 刘小敏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关键:学会运用“分割”与“添补”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主题图形、七巧板、剪刀、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师:猜一猜盒子里藏有哪些基本图形? 生: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些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谁来表述一下? 生:(略)

师:老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生:(略)

(二)自主观察,直观体验

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课件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组合图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