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4 08:13: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练习4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区别同音字、音近字。

3.认读词语。

3. 朗读疑问句,体会它们的表达方式。

4. 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5. 熟记成语。

6. 朗读背诵训练。

7.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

练习2、3、4抄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个练习。

课外:背诵。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 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 讲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1) 引导学生看例子,弄清题目意思。

(2) 指读例题,区别Q和O。

3、 练习

(1) 独立完成3道练习题。

(2) 用小黑板出示补充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作答。

4、 反馈

核对纠正。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弄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出示卡片:厂--场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厂”和“场”的意思。

出示词卡:务--物。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物”和“务”的意思。

出示词卡:身--声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声”和“身”的意思。

出示次卡;居--局。

(1) 指名读。

(2) 比较这两个字的音形义。

(3) 用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居”和“局”的意思。

3、 练习。

在本子上练习组词。

4、 反馈。

(1) 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集体读已组成的词,巩固对字形的记忆。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用小黑板出示:普通--普普通通。通过比较,认识到叠词在形容的程度的不同,有“很普通”的意思。

3、 练习。

(1) 集体认读,个别认读词语。

(2) 进行叠词的扩展练习,让学生说说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同类叠词。

(3) 让学生读准,体会词组表示的意思,也可以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结构的词组。

4、 反馈。

请读得好的同学带读;指出读的不正确的,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指名朗读第一句:小鹰飞得高吗?

比较四个句子,明确它们的意思不一样,了解疑问句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3、 练习。

(1) 齐读四个疑问句。

(2) 分组朗读。(强调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3) 同座位相互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读出语气)

4、 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三、 教学第5题

1、 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热、些、想”这3个字。

(2)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 指导书写“热”。

A 出示“热”。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写“热”,上半部分占位大,超越了横中线下半部分则占位小写。

B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热”字

C 学生练习描红“热”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些、想”。提示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得匀称、美观。

3、 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师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写字。辅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指名读题

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室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四条成语的意思。

学无止境:学习是永远不会到尽头的。

一往无前:勇往直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的、无所畏惧的奋勇前进。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齐背。

(2) 指名背。

二、 教学第七题。

1、 审题。

(1) 指读练习要求。

(2) 让学生说一说要求。

2、 指导。

(1)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名人名言。

(2) 指名试读。

(3) 教师范读。

(4) 教师结合本组课文帮学生理解名人的名言。

(5) 教师再次范读。

(1) 练习。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3、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八题

一、 审题。

1、 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买文具。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问题。

二、 指导。

1、 指导观察图画。回答:

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和售货员阿姨对话的?(可联系自己平常买文具时怎样说怎样做。)

2、 引导学生想象阿姨会怎样说怎样做。

3、 指导说话。

(1) 指导学生分角色练说,相机指导。(特别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 同座位练说。(可互换角色练习两次,鼓励学生大方自然地练说)

(3) 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引导学生评议好在哪里,指出不足之处。

(4) 同座位再次练说。

(5) 请班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表演。

第2篇:练习1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 初步句式的训练。

3.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诗歌。

6.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

教具学具安排:小黑板。

主要板书:练习1。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2. 指导。

(1).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

(2).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从读音、顺序、连贯等方面给予评价表扬。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写得好的同学。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组句子。

a. 朗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连贯。

b. 再读句子,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c. 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d. 初步认识句式。

第一句:用两个句子把意思说明白。

第二句:用一个并列复句把两个意思说明白。

第三句:用一个单句把句子说明白。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 指名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b.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c. 师生共同评论朗读情况。

3. 练习朗读。

4. 反馈。

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争取检查到每个学生。

三.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认读汉字。

(2).引导学生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写,师巡视。

(5).反馈。

表扬姿势好、写字写得好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范读。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

a.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b. 第一、第二节分别写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读好停顿和轻声,逐步达到生动和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 反馈:检查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9月10号是教师节,小朋友给老师祝贺节日,还亲手做了贺卡送给老师,大家都是尊敬老师的好孩子。那天,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

2. 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投影出示图画,问: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怎样做贺卡?贺卡上会写些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是怎样做贺卡的。

说话时用上“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做,卡片上写了些什么”等,用几句连贯的话说说。

(2).你把贺卡送给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会怎样?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训练。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练习。

找老师

a. 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

b. 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把“找老师”是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说。

送贺卡

a. 你找到老师,把贺卡送给他,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b. 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c. 要把内容说具体,还可以加上:你怎样走到老师那儿,怎样把贺卡递给老师,怎么说的,是什么神情?

d. 出示句式:我( )地说:老师( )。

把“送贺卡”的经过说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句式:老师( )地说:“( )”。

4. 练习说一段话。

个别练说、指名说、集体评议。

第3篇: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3

教学目标:

1、 熟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2、 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条成语

4、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

教法、学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悉掌握部首查字法,并学以致用。

2、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

二、 教具准备:

挂图,字典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a、 复习部首查字法

b、 自渎课本上的街头牌匾,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好读音。

c、 指名读,齐读

d、 依次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

e、 交流学生在课前记录的在街头看到的牌匾或报纸上、书上看到的生字。

f、 依次认读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a、 出示生字卡,认读

b、 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左右结构的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练习6》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重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2、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 2、指导

(1)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2)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3、练习

(1)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2)动手画图标

(3)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菜算”。(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练习2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2、能说出偏旁的意义,并找出同偏旁的字。

3、补充句子。

4、写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5、读熟、背诵成语。

6、积累谚语。

7、会做一张贺年卡,并会在上面写一句祝贺的话。

8、口语交际:春天来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

2、口语交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有找出同偏旁的字,并了解形声字构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和能力。

3、把句子补充完整,让学生意识到同一段话,可从不同角度学到许多东西,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4、写字训练,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

第一题:

(第一小题)

1、让学生读题后读下面这段描写春天的话。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指导朗读,然后指名读。

3、这段话写得美吗?为什么?你能读出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练习2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2

[教学要求]

 1.复习小写字母的写法。

 2.初步学习习近平义词。

 3.整理成句子,再给句子加标点。

 4.练习写好带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5.朗读并背诵诗歌。

 6.熟记4个成语。

 7.转述老师通知大家的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④说一说“亲爱”一词的近义词(敬爱)。

(3)出示:他使劲把门推了一下。

①自己读句子。

②同座位互说句子的意思。

③说说“使劲”一词的近义词。

3.练习。

根据原词的意思写出近义词。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

(2)出示卡片,巩固近义词。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借助拼音读题目要求。

(2)教师进一步说明题目的两点要求。

2.指导。

(1)朗读复习《标点符号歌》。

(2)出示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练习2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齐背字母表。

(2).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WZMQDF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练习7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7

教学目标:

1、 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 认真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

4、 学会转述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 学习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习一组关于石林风情的词语,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2、 认真写好铅笔字

3、 熟记4个成语和一首古诗词。

教具准备:字卡、字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A学生自渎词语,如有生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注拼音。

B指名读、齐读

C回答书后问题

“石林”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它“石林”?

“阿诗玛”是什么人?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D齐读描写石林风情的词语。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师范写,讲述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练习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