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例5“想一想”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理解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基本训练
(1)出示:白兔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红花有25朵,黄花比红花少10朵,?
足球有12个,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2、出示:
粮店运来面粉240袋,
,运来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袋?
让学生读题,讨论:可以补哪些不同的条件?
二、新授:
1、出示:
(1)大米180袋
(2)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60袋
(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60袋
(4)运来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3倍,
2、学生列式口答
4、其余3题,学生尝试解答。
5、学生质疑问难,集体订正
6、讲解第7题
学生说一说要求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袋?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要先算什么?(同桌互说)
7、提问:240+70=310(袋)求的是什么?240+310呢?
8、第(3)(4)题学生说说两题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比较: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第100页第1题
学生列式解答,思考:要求合唱组和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
2、第100页第2题
学生列式解答,同桌互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第101页第1题
说出图意,列式解答。
四、作业:
第101页(2)、(3)。
第2篇: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88、89页练习十九第6-12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连续比较多、少或几倍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并能正确解答,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对比练习
1、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对比
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下面两题。
①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数学得了多少分?
②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英语比数学少得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⑵提问:第①题怎么做的?第②题怎样做的?
⑶提问:为什么第①题只要一步,第②题要用两步算?
2、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②提问;这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③第①题是怎样想的?第②题呢?第一步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为什么第①题先用加法算,第②题要先用乘法算?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九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用减法,第二步用加法?
2、练习十九第9题
让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12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口答结果。
四、全课总结
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首先要先看条件去想能求的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想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正确地列出算式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第3篇: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部分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与有关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析法思路的特点,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食堂原有350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100千克,第二天吃了13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2)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3)订正时,学生讨论:两种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变式练习
1、第97页第4题
(1)学生齐读
(2)学生列式解答
(3)思考:第(2)小题中第二天看的.与第一天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4)集体订正时,同桌互相交流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这3道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
第4篇: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应用题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
设计理念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重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
第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
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
1、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2、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3、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
4、红旗连锁店原有饼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饼干?
5、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6、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车。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7、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8、超市上
第6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补充问题,再解答
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
24-20=4(个)
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
6×4=24(个)
答:一共有24个皮球。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
第7篇:两步计算应用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1
1、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如果买的羽毛球再添4个就与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和同样多。买羽毛球多少个?
2、学校买来篮球30个,足球16个。买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与足球个数差的3倍。买羽毛球多少个?
3、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剩下的要在8天内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本书有200页,小明看了96页。看了的比没看的少几页?
5、小力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4倍。3年后,爸爸多少岁?
6、小刚举哑铃,第一次举了38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举了15下,第三次举的是第二次的2倍。小刚第三次举了多少下?
两步计算应用题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新课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