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读书笔记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3 08:16: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学读书笔记

关于《几何原本》的读书笔记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

欧几里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对希腊丰富的数学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用命题的形式重新表述,对一些结论作了严格的证明。他最大的贡献就是选择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原始的定义和公理,并将它们严格地按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和证明,形成了具有公理化结构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评注家泰奥恩 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这可能也是数学界的一个大损失,至少我们无法读到真正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13卷,总共有465个命题,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

第一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其逆定理。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

正如一些现代数学家所指出的那样,《几何原本》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缺陷,但这丝毫无损于这部著作的崇高价值。它的影响之深远.使得“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几乎成了同义语。它集中体现了希腊数学所奠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

第2篇: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读书笔记

暑假读了黄先明的《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首先,他告诉我们高中数学学习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

其次,他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进行了比较。

1、知识差异。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2、学习方法的差异。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

最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

总结起来,高中数学学习就是要: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

第3篇: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读书笔记

————————读《数学思维教育论》摘要(郭思乐编著)

1、数学教育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的学科教育,如同其他的学科一样,其教育意义并不局限于本学科的只是掌握,更反映在它有效地促进人的素质的发展,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深刻、最有效的部分之一。

2、经济发达国家的数学教育改革方向:学校数学的焦点从双重任务---对大多数人教最少的数学,而把高等数学教给少数人-----过渡到单一中心,把数学的最重要的公共核心教给所有的学生。从基于传递权威性的模式过渡到以启发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从强调为后续内容做准备过渡到着重强调学生当前及未来所需要的东西。从原来强调一张纸、一支笔计算到全面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

3、中小学数学中蕴藏着促进人未来发展的因素,这就是人的数学素质,其核心是人的思维品质。

4、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学读书笔记

读《在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建构数学经验》的感悟

今天在看学前教育时我发现一篇不错的文章,对我们园所的数学领域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意义。这是一篇刊登在06年学前教育上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多个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以往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观念以及方式上的不足。以往我们只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去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忽视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仔细阅读后,使我认识到孩子们在接触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是一定不能脱离开实际生活。在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要理解纲要精神,达到教改既定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读书笔记

中华小学海伦国际学校

2016-2017年下学期三年级

数学读书笔记

教师: 施丽秋

班级:三(9)(10)班

2017年7月8日

这学期结束意味着我学习新基础教育教学已经有3年,在这三年的教学时间中我有很多感想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来说说我认识的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的三个“转换” 1.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的转换。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数学课堂上体现的就是放手让学生讨论探究,自己得出知识点。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数学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

注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习了著名数学教育专家李光树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小学数学的教学思想》,我颇有感悟,现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培养,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应该说,情感态度的培养比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态度,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这几句浅显的话语中悟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年代,社会对孩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孩子,而且要培养出具有自信心的良好心态的孩子。因为实践证明,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第一保障,现代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给我们的教育提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数学读书笔记

我希望了解的一位数学家——陈省身

书名:《陈省身传》 张奠宙、王善平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个人还是蛮喜欢读人物传记的,通过阅读感知我们不能亲身去了解的人,很好的途径。

首先,想谈谈为什么选择了陈省身这位数学家,老实说,以前还真对其没什么了解,最多有听过这么一个名字而已。由于良乡校区一切都才开始运转,图书馆也只是在教学楼里临时辟出的一块区域,藏书实在有限,因而在那兜兜转转许久也实在找不出有关数学家的传记之类。差不多都是于我讳莫如深的高等代数什么的。终是好不容易翻出本相对挺沾边的《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2》,作者为笔名李学数的李信明教授,这是他为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撰写的数学科普读物。新华出版社出版了这一简化字版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发现这本书挺有趣的,不愧为“数学普及读物中的佳作”,将一般人认为枯燥的数学问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数学读书笔记

《突破平庸——提升教育质量的31个跳板》

读书笔记

几年来陆续从新知图书城购得教育类书籍若干本,总以工作比较繁忙或琐碎之事乱神为借口,囫囵吞枣草草翻阅后,对这些书籍便束之高阁,置若罔闻,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近日重新阅读,颇有一番感受,现用生涩的文笔浅显记之。

《突破平庸——提升教育质量的31个跳板》这本书主要论述了教育的情感、教育的认识、教育的方法这三方面,采用了教育理论与生活道理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与其他条条杠杠、长篇阔论、晦涩难懂的理论性书籍相比,本书独立章节短小精悍、观点独到、文风活泼,写作形式带给我“不一般”的阅读感觉,写作内容带给我“不一般”的教育感悟。

我先谈谈本书的第29个跳板:方法“跳板”之“整理中,重自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的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的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